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刘金鹤 《吉林教育》2004,(10):20-20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学校教育开始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多元化的思维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正迎合了这一特点,因为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  相似文献   

3.
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探究式学习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师生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必要条件;问题意识是课堂探究的灵魂;引导发现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阶梯;史料呈现是课堂探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落实。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达成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一、探究式学习的特点探究式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前提条件,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如下的特点:(一)自主性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让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并以实践主体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中亲身体验自己对自然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实施探究式学习是有益的尝试。在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中,探究式学习的内涵、课堂教学特点及操作流程对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转型期的科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及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的几种方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条件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小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发展需求。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概念,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但可以优化落后的教学模式,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完善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情景的创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组合,模拟创设历史场景或历史情景,使学生得到历史体验并进行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各种学习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上《雅典的民主政治》时,设问:2004年奥运会在哪个城市举办?以此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灌输式的讲解、机械性的重复训练严重束缚了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体验.因而我们以探究式学习为教学思想的课堂模式替代了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找教与学的切入点,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下面谈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美霞 《考试周刊》2013,(3):144-145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就是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营造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究式教学是按照科学探究要素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以作者的课堂探究式教学尝试与体会,阐述课堂探究的可能形式、内容,以及进一步提高探究式教学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究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美国几十年的科学教育实践表明,探究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本文分析了探究教学的优势与弊端,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并针对我国的科学教育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作者从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高校大学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该课程在教学实际中长期处于尴尬状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良建议,希望能够为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讲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可现实中,绝大多数课堂教学还是老样子.平时,老师整堂课一人讲到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不外乎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切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二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老师似乎成了解练习题的"机器",学生成了练习题的"俘虏";老师在处理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定理等内容时,只是大量地"抛售"结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蕴藏在这些概念、法则、定理等内容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无法体会,更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应围绕揭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而展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层次去考虑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课堂必须让学生提高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人才;把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努力让学生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思考,并且启用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包括:创设情境,设置悬念,适宜提问,思路引导,双向互助以及渗透扩张。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经成为生存的通行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使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下面,笔者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问题谈点浅见。 一、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因素   首先,是长期以来,教育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重视不够。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过分注重教育适应社会的价值而忽视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不重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是教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和"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明确。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BTI的口译课程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把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方法引入口译课程之中,以期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和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托学生的实践,使其理解口译工作的过程特点,提高学生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Background: As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 is not universally implemented in science classrooms, it is crucial to introduc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hrough the use of contextualized learning activities to allow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to learn the essential competencies of scientific inquiry and promote their emotional perception and engagement.

Purpose: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essential scientific competencies of inquiry can be integrated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s and investigates both typical and gifted secondary students’ emotional perception and engagement in learning activities.

Sample: A case teacher along with 226 typical and 18 gifted students from a suburban secondary school at Taiwan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Design and methods: After attending twelve 3-hou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s that focused on scientific inquiry teaching, the case teacher voluntarily developed and elaborated her own teaching activities through the discussions and feedback that she received from workshop participants and science educator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ctivity worksheet, questionnaire, video camera, and tape recorder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Mann-Whitney U tes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es.

Results: Case teacher’s teaching activities provide contextual investigation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practice making hypotheses, planning investigations, and presenting and evaluating findings.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reveal that typical students can engage in inquiry-based learning with positive emotional perception as well as gifted stud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ability level. Both gifted and typical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al perception of and active engagement in learning provide fresh insight into feasible instructions for tea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inquiry-based teaching but have little available time to implement such instructions into their classroom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our work begin to address the critical issues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by providing an exemplary teaching unit encompassing essential scientific competen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