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文慧 《小读者》2011,(10):54-55
许多动植物都有着高超的模仿本领,尤其是植物界的模仿秀,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芍药和牡丹同属毛莨科芍药属,花形极为相似,如同姐妹,千百年来被人们并称为“花中二绝”。牡丹和芍药最大的区别在于牡丹是灌木,茎干为木质;芍药则是宿根草本,茎干为草质。  相似文献   

2.
宋代欧阳修牡丹记,说洛阳以谷雨为牡丹开候;吴中也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所以每年谷雨节一到,牡丹也烂漫地开放了。吾家爱莲堂前牡丹台上有粉霞色的玉楼春两大株,真是玉笑珠香,娇艳欲滴,谷雨节前,开得恰到好处。还有名种紫绢,瓣薄如绢,色作紫红,自是此中俊物。我徘徊花前,饱餐秀色,简直是可以忘饥了。牡丹有鼠姑、鹿韭、百两金等别名,都不雅;又因花似芍药而本干如木,又名木芍药。古时种类极多,据说多至三百七十余种,以姚黄、魏紫为最著。他如玛瑙、御衣黄、七宝冠、殿春芳、海天霞、鞓  相似文献   

3.
正莲花,总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回忆起来,家乡的莲花承载着我对外婆的思念和感激。①小时侯,总喜欢坐在外婆的腿上,听她讲莲花的故事。外婆总说:"莲花好啊!"我虽然听不懂外婆的话,却傻傻地跟着外婆一起说:"莲花好啊!好啊!"外婆坐在小椅子上,看着我手舞足蹈的样子,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好美,好美!小时侯的我总认为,外婆是那么喜欢笑,看着我笑她就会笑,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外婆是那么容易满足。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莲花     
<正>有人喜欢雍容的牡丹,有人喜欢清香的茉莉,有人喜欢艳丽的玫瑰,而我喜欢那朴素的莲花。莲花外表并没有玫瑰那么娇艳,牡丹那么富贵……但莲花很雅致,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她是由许多水滴形的花瓣组成的,花蕊则是几根黄色的"小柱子"。如果遇到下雨天,雨后便能看到许多晶莹的小珍珠缀在秀美的花上,使她更加亭亭玉立。然而,晴朗的夜色  相似文献   

5.
话说牡丹     
《家教世界》2013,(9):48
牡丹,别名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鹿韭等。属毛莨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我国以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它高1~2米,老干可达3米。叶互生,二回三出羽状复叶。花单瓣至重瓣。一般各种花冠直径15~30厘米。花色有红、粉、黄、白、绿、紫等,花期5月上中旬。牡丹性宜凉爽,畏炎热,喜燥忌湿,原产我国西北,栽培历史久远。河南洛阳、山东荷泽、四川彭县都盛产牡丹。牡丹花丰姿绰绝,形大艳美,仪态万方,色香俱  相似文献   

6.
落叶     
总爱在飒飒的秋风中看落叶。在我的印象中,落叶确与其它花草不同。它不像芍药、牡丹在春光里争芳斗艳,不像莲花躲在碧绿的涟漪中安然自得,也不像菊花千丝成缕孤高自傲,它总是温文尔雅又不失风度,深沉悠远而不乏灵巧。古语说:“一叶落而天下知  相似文献   

7.
祖国之恋     
祖国是慈母,我是她的儿男儿女对母亲是莲花般的爱恋慈母的乳汁汇成五湖四海孜孜哺育我们已经千秋万年祖国是慈母,我是她的儿男儿女对母亲是莲花般的爱恋爱她辛勤地采集野果,跋涉在远古洪荒爱她艰难地寻觅火种,攀缘在峻岭崇山爱她培植出稻粱菽稷,使仓廪殷实爱她驯美出牛羊鸡犬,使庭院腾欢  相似文献   

8.
根的礼赞     
陶渊明因菊花像征隐途而独爱菊花,唐人因牡丹像征富贵而喜欢牡丹,周敦颐因莲花像征廉洁而赞美莲花.然而,人们在赞美花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根,没有根的奉献,能有花的艳丽、果的芳香吗?是的,任何花草树木都离不开深藏地下、无言无语的根,她的确有一种令人折服的气质和精神.……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小花迷,十分地爱花,爱她那美丽的容颜,爱她那淡淡的清香,更爱她那花开时的声音。玫瑰以她的艳丽告诉我:爱情的火热;康乃馨以她的芳香告诉我:母亲的温柔;丁香以她的灵秀告诉我:尊严的高贵;紫罗兰以她的生命告诉我:忠诚的永恒;薰衣草则会抱着她紫色的梦选择继续等待。万紫千红总是春,百花之后——牡丹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里绽放了她那倾国倾城的美丽容颜。欧翁曾赞道: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可见她美丽的非凡。要不怎会有“花开花落十二日,满城人人皆若狂”的景象?的确,牡丹美,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  相似文献   

10.
错误     
正又一年春天到了。我骑着马漫步在青石路上,此时是黄昏时分,各家正忙着做晚饭,金色的晚霞刺破袅袅的炊烟。江南啊……"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现在再应景不过了,但,这是春天,不是苍凉的秋。然而,在我眼中已经无所谓春秋了。我又想起了她,想她如莲花般娇嫩的容颜,想她如清泉般清脆的声音,想她如天空般澄澈的双眸,如今莲花几开几落,我却不曾回去看她一眼——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相似文献   

11.
山水,是大自然的肌肉和血脉;鸟鸣,是大自然悦耳的歌喉;而鲜花,则是大自然心灵深处的微笑,它把春夏秋冬季节更替的信息,传递给爱花的人们。百花之中,我尤爱莲花,爱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纯洁美丽。在我看来,丁香的忧悒、常春藤的娇艳、梅花的冷峻、牡丹的雍容华丽、月季的嫣然流盼,在莲的平和、大度与无欲无求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小时候,我家乡的公园里也有一方莲池,那是另一种意象的美,斜阳下悠悠水波,在飘萍的簇拥下,阔大的莲叶轻松舒坦地睡在水面,莲花则亭亭玉立地开放在叶面的湿翠之上。微风习习,则摇曳生姿,漫舞…  相似文献   

12.
或许大多数人都认为牡丹是富贵的象征,就连刘禹锡在《赏牡丹》中也曾这样夸赞:“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而女作家张抗抗笔下《牡丹的拒绝》中的主人公却是出离富贵,转求高贵的象征。作者以洛阳牡丹拒绝开放为描述的重点,热情赞美了牡丹的个性之美、高贵之美。  相似文献   

13.
墙头草     
路旁有一棵草,一棵普普通通的草,生长在墙头。草的名字并不美,墙头草,俗话说的两边倒的那种。草的样子一点儿也不美。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桂花的芳香扑鼻,更没有莲花出淤泥不染,玫瑰的骄艳四射。墙头草好像什么也没有。墙头草有四片叶子,第一片叫“静”。它既不是陆游笔下的“无意苦争春”,也不是毛泽东笔下的“俏也不争春”,它似乎更清纯脱俗,从来不与世相争,只是默然地站在墙头。第二片叫“忍”。它静静地站在那儿,纹丝不动。总有人将一波波倾盆大雨洒出。它被吓倒了。抖了抖,挣扎着站了起来,将水吸入了体内,反而茁壮成长,慢慢而坚定地忍…  相似文献   

14.
一见钟情 在花店琳琅满目群芳中,无论是浓妆艳抹的玫瑰,富贵雍容的牡丹,还是清新娴雅的天堂鸟,都无法让我停下脚步,但就在万紫千红的深处,她以看似貌不惊人的一袭翠绿,吸引了我的眼球。那份心有灵犀的一见“钟情”仿乎预示着一份奇妙的尘缘。 我惊讶于她的美,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啊!那油绿的花萼,紧紧地包裹住花蕾,好像母亲在温柔地保护她的新生儿;硕大的绿花蕾被细细的绿色枝儿轻巧地托着,两种绿浑然一体,绿得沁人心脾。这枝花,静立在墨一样漆黑的瓶中。我决定把她带回家。营业员告诉我,她叫睡莲。这时,我猛然联想起《格林童话》中的睡美人…  相似文献   

15.
枣树·牡丹     
枣树阿姨与牡丹姐姐做了邻居。她们都正值花期。枣树阿姨身上开满了一朵朵不起眼的小黄花,没有谁去瞥她一眼。牡丹姐姐却以她那娇艳迷人的花容,招来了蝶儿、蜂儿、鸟儿,也招来了过往的行人。人们给她拍艺术照、制作录像、谱曲填词、写赞美诗,把她拥上花中女王的宝座。一天, 牡丹姐姐昂起头骄傲地问枣树阿姨:“哼,看到了么,本王魅力如何?”枣树阿姨大度地说:“孩子,你的确很美。不过,小孩对长辈说话要  相似文献   

16.
易渡 《红蜻蜓》2023,(15):26-29
<正>“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晚春时节的花园,有一种花迟迟才开,宛若春天盛会中最后登场的贵宾。在众芳簇拥下,它不开则已,一开倾城。植物百科牡丹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17.
陈冬梅 《师道》2014,(6):20-21
对比,是作家描摹事物传达情思的重要的创作方法,周敦颐《爱莲说》通过菊花与莲花的正比、牡丹与莲花的反比突出莲花高洁,宗璞《紫藤萝瀑布》描绘了“我”驻足观赏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瀑布后原先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的鲜明变化,  相似文献   

18.
幽莲遐思     
七月的莲花,芬芳,可人;七月的莲花,娇美,幽雅;七月的莲花,圣洁,崇高;七月的莲花,美不胜收。如果我是画家,莲花会成为我很好的写生素材。我会画尽它的美,它的纯;如果我是诗人,莲花也会从我笔下涌出它的幽香,它的风情。然而,我什么也不是,只有借別人的笔——画笔也好,文笔也好,  相似文献   

19.
蝴蝶花     
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不由地惊诧于她满树的红花与绿叶,交相辉映着,开得那样生气蓬勃,那样肆无忌惮。我忽地被感动了,那是我到大学校园的第一天。看那火红的生命,翠绿的青春,交织出一幅热闹的画面,心底就油然升起一丝颤动——那只是一株花,没有玫瑰的芬芳,没有牡丹的雍容,没有莲花的高雅,却尽情地生长着,展示她生命的气息和特有的风姿,给人以慰籍,给人以勇气。  相似文献   

20.
花,是大自然的精华,是国家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十大名花在新疆部有栽培,有些还有野生近缘种。1.万花之王——牡丹属牡丹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它以花姿优美,鲜艳富丽,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新疆野生种有同科同属的新疆芍药,块根芍药和窄叶芍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