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使他的诗歌充满复杂性和智性,他用各种强烈的个人经验(个人性)来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公共性),并且能够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使他的诗歌走出自我宣泄的个人性而走向具有普遍真理的公共性,上升到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的高度,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相似文献   

2.
继“朦胧诗”后,“第三代诗歌”借助“pass北岛”的口号明确了自己的诗歌创作方向.“第三代诗歌”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同时也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一批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与人生感悟.在“第三代诗人”中,海子“私人密语”般的诗歌已经被公认为当代诗歌的经典.海子诗歌以其高度的“个人性”去创建“公共性”,并在当代公众生活中得以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3.
文学公共性是借用哈贝马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的公共性概念形成的。文学公共性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反思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文学公共性的角度,通过文学公共性与个人性的关系阐释与解读闻一多的诗歌是一个新的尝试,一方面拓宽了闻一多诗歌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闻一多诗歌的创作。闻一多诗歌创作“泾渭分明”的前后分期实则是交织了一条公共性与个人性编织的红线。  相似文献   

4.
新月派诗歌的平民意识首先表现为对严酷现实的义愤和对下层民众的道德关怀,其次是不分尊卑贵贱、人人平等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新月派诗歌个人性与公共性互相呼应:描摹田园生活的诗歌因站在平民立场,关注平民生活而具有公共性,其中也隐含了诗人的平民化生活理想;爱情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情爱体验,也显示了诗人自身作为广大平民中一员的生存状态;爱情诗因具有个性解放意义而体现了对平民意识的张扬。报刊、聚餐会和俱乐部作为公共舆论空间的直接影响,新月诗人信仰自由主义,成为新月诗派的平民意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与夸西莫多一样,朱塞培·翁加雷蒂(1888~1970)也是意大利"隐逸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他的诗极具"个人性",偏重于抒发个人内心的忧郁和孤寂。当下的中国,对翁加雷蒂的诗歌翻译得最好的我以为还是台湾的集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和学者诸多身份于一体的叶维廉先生,他的译作触及人的内心,深入人的灵魂,传神地再现了翁加雷蒂诗歌的神韵。  相似文献   

6.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在他们的诗歌中均表现出忧郁这一重要特征。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死亡”来表现他们的忧郁情结。李金发写死亡,可以清晰感到他的忧郁,他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表现个人的忧郁情感;波德莱尔是自然地诉说着死亡,与人们交流着死亡的经验,他诗歌中的忧郁充满思辨和哲理,是一种时代的批判。他们诗歌中的忧郁情结都是他们身世经历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臧克家的研究越来越少,其文学史地位也日益下滑,臧克家在文学史上一般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但又曾被其好友姚雪垠叫做“田园诗人”,而过去的研究中往往比较重视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特征.事实上他的诗歌不仅仅关注现实、揭露社会黑暗,还大力描写田园风光、沉浸于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审美趣味,可以说他的诗歌在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获得了适度的平衡.诗人虽试图通过“否定性的言说”方式用公共性压制私人性,但却更加张扬了私人性的存在,更好地实现了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8.
郭小川和马雅可夫斯基都是著名的政治抒情诗人,他们两人处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之下,诗歌都与社会、人民和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但他们的诗歌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无疑他们两人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文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他们的诗歌公共性异同进行了比较.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他们的诗歌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个人特色,不同点是马雅可夫斯基有讽刺诗而郭小川没有;在形式方面,虽然他们都使用“楼梯体”,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李白的诗现存九百多首,文六十余篇,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风格随处可见。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1]3,因此在诗中表现自我,表现主观,在诗歌中塑造自己鲜明的抒情个性形象,则更是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他寄情于物,利用主观调动客观,将自己的一腔热情注入天地万物之中,将自己的个人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诗人超脱豁达的情怀,开阔的心胸和他那直率坦白的真挚之情,也让我们在欣赏时能明显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形象:他恃才傲物,充满自信;他爱国,爱人民;他狂放不羁,追求自我解放与自由……  相似文献   

10.
自白派诗人的诗歌可以说是诗歌体写成的自传 ,因此具有极大的个人性和主观性。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沉溺于表现个人隐秘的、受压抑的内心感受 ,对现实的自我和存在于内心深层的自我 ,对于女性自我进行近似残酷的剖析。自白派诗人一反新批评派传统 ,把笔锋转向人的内心 ,在 2 0世纪众多的诗歌流派当中 ,首先奏响了个人的、感性的和狂放不羁的乐章。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些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公共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诗歌领域也不例外,"公共性"与"个人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五四"以来,历经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等的洗礼,中国新诗也呈现不同的风格取向和思想内涵,以郭沫若、穆木天为代表的创造社也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转变,具体表现在由生命体验到革命情怀的变化,创造社的这种方向的转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表现出新诗"公共性"与"个人性"对立统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诗人,莫雅平很低调,但他独特的诗歌作品在广西的诗歌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诗歌作品在充满幽默的叙述中,既流露出了诗歌的智性之光,又安然地表达出个人的生命追求,而这种极具阐释的诗歌文本,更引导我们对当下诗歌问题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田湘有"沉香"诗人的美誉。他将笔触伸向身边的点滴小事,连某些稍纵即逝的瞬间、某些孤独时刻的思索都能够诉诸笔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醉心于传统价值之美,在快节奏里呼吁慢的生活。田湘的诗歌充满理性与情感的节制、对传统与现代的反思、以及陌生化的语言和思考,他的诗歌在新世纪的广西诗坛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诗歌处在复杂的大变局中,既是危机亦是重新清理现代汉语诗歌观念、诗歌功用价值等,以求寻求突破的转机.然因为过度放大经济社会对诗歌的压抑、过度关注诗歌和诗人的"边缘化"现实处境,导致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界对生长出的诸多诗学本体命题思考不够.关切当下中国诗歌的发展,我们必须重新面对90年代的诗歌遗产,重新审视"边缘化"、"个人性"等命题,处理好诗歌发展的"常"与"变"、"体"与"用"、诗歌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力明 《文教资料》2007,(30):18-19
与同代其它的诗人们相比,顾城有着更为突出的个性特色,在他的诗歌中充满着梦幻与童稚,很少去关注现实人生,喜欢以洁净的文字追求一个透明的充满奇幻色彩的美的世界,因此他又有着"童话诗人"的称号。  相似文献   

16.
杜甫晚年的诗歌,强烈的时代和政治主题已经潜藏于诗歌平淡的水面之下。天涯漂泊、无处归依的身世之感,使他这时的诗歌充满一种萧索、苍凉、悲怆的意味。杜甫是一位追求艺术极致的诗人,他晚年的七律无论在艺术技巧,还是在主题思想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燕子来舟中作》是他这些诗歌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7.
"十七年"诗歌队伍在时代巨变中进行着分化。此一时期占诗坛主导地位的是"解放区"诗人、"青年诗人"、"工农兵"诗人和一批"超级作者",现代文学中的"五四"老诗人和"资产阶级"诗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这种重组过程中充满着异声与悖论,反映出特定年代政治对文学规训的复杂与艰难。《诗选》(1953—1958)作者队伍的构成典型地反映着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寇准是宋初"晚唐体"的重要诗人,所作诗歌情思悽惋,富有晚唐风味,围绕自身,抒发了多样的愁苦,这些愁苦是寇准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寇准于政治生活中的刚正、果敢与诗歌中的悲观愁苦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多面的,刚正、果敢等仅是寇准性格中的一个方面。当寇准进行诗歌创作时,性格中多愁善感的一面显露出来,并且主导着诗歌中情感的趋向,使作品充满了愁苦。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诗人的底层书写中,王学忠是位对党和人民充满了深厚感情的业余诗人,他的诗歌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反映民生疾苦的人民性、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时代性和发自内心情感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正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英国乃至欧洲浪漫主义诗风的开创者,也是19世纪最杰出的自然田园诗人,被雪莱称为"讴歌自然的诗人"。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风格质朴,意境悠远,有"自然诗人"和"诗坛上的风景画家"之称。在他创作的大量反映自然的诗歌作品中,一切自然之物都可以被写进诗中,成为他笔下充满主观创造力的意象,如:水仙、激流、雪峰、夜莺、雏菊等。而他的诗歌之所以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和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