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水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对中国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进行分析,并对当前中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有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存在的诸如教育类课程设置时间少教学质量不高、实践类课程的实施未达到预期效果、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和师范生自主训练动机不强、意识淡薄等制约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并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教育类课程设置、建立分散延续“一贯制”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寻求中小学的帮助等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全民 《高教论坛》2009,(9):47-48,53
心理教育能力是教师素质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基于对当前中小学心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本文论述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心理教育能力的构成,并提出了加强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论高师院校师范类学生说课技能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课不仅是广大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高师院校师范类学生的必修技能之一。加强和改进师范生说课技能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加强师范生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联系,也有利于师范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文章从说课的概念、类型、内容及提高说课技能训练的意义入手,着重论述了如何提高师范生说课技能,以期为改进和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类学生素质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开放的就业体系中,就业竞争对手增加,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需求市场萎缩,过量供给的师范毕业生群体的专业和层次结构存在失衡现象。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自身就业能力乏弱,择业观念不当,更加剧了其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准确认识和分析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将会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的到来,为解决高师教育远离中小学教育实际问题提供了现实条件.高师院校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与基地中小学实现教育实践课程共建.师范院校可以借助中小学教师岗位情境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序,实现对师范生的虚拟现场培训.中小学也可以借助高师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协同高师教师开发出实战性很强的教育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6.
当代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社会就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提出的高要求、新挑战,高师院校应坚持"分层次、全程化"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从制订计划、改革课程、拓展平台、开发实践性知识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实践,着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7.
"教师即研究者"的提出对师范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科研能力成为目前师范生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高师院校应从课程设置、科研管理、教师素养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强化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要求高师教育为其培养教学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范生.实践证明,师生全程参与的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能使教师和学生同时成为"校本培训"的对象,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需要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能培养应构建以技能要素培养与训练为中心,实施两类课程联动、三个平台同构、四段各有侧重、五种机制保障的培养体系,简称为"2345"专业技能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新课改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在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交往与合作的能力等方面有新要求.应对思路是进一步明确提高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意义,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加强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研究,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要求;深化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