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文化的现代进化与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不同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民族社会的演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性功能,同时,它也在伴随着民族生存发展条件与需要和民族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地积累和进化着。当民族文化的新质积累到临界区度并表现为人类社会从传统形态急剧跃迁到现代形态之际,传统民族文化也就相应地步入现代化时期。本文分析了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化的方式和途径,探讨了民族文化的现代进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教育现代化对民族文化现代进化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向前演进和发展,即必须要进一步地现代化。实现民族精神现代化,应以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价值资源,以塑造现代人格为社会心理基础,以现代社会制度为工具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日本两国现代化的社会历史基础,“对西方挑战回应”的态度以及传统文化结构与文化观念煌变的差别,使中国现代化道路具有与日本的现代化道路根本不同的特点。中国的现代化。在文化上不能以儒滨复兴为前提,只能以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以民族形式为形态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根据,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根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精神是构建大学精神的总前提;构建大学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大学精神及其统一,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早在神话中就已初露端倪。作为古代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之果,它最率直地表现了原始先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对文学民族性的形成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本文通过中西神话异质点的比较,论述了不同民族的文学之所以显示出不同特色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取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越南民族精神创造于越南整个历史过程并表现于越南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中,它在越南为独立与民族解放而奋斗的过程中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当前,民族精神对许多民族的改革与现代化至关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稳定保持与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保持与弘扬那些创造了民族文化同一性的传统价值观;其次要选择适宜于越南条件的模式,要积极地与世界融合,广泛参与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对话,学习其精髓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同一性。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发展规律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将民族精神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融会。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弘扬和培育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李曼  杨瑞华 《培训与研究》2007,24(12):55-56
现代化进程中的和谐文化建设,着力点在于实现文化转型、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培育新型民族精神。文化转型就是要用理性主义和人本精神重塑国人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模式,实现人的现代化;增强文化凝聚力就是要加强文化认同度,建构既有民族性又有先进性、现代性的文化体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再造反映时代发展和进步要求的新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反思与超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民族精神是所有民族生存发展的内核与灵魂。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本文从对全球化的多方位分析入手,考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与碰撞,探讨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历程和相应产生的多种民族精神状态,探讨当代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挑战和我们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做好“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重大攻关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现代化,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蕴。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生长的灵魂之基、精神之源,凝聚着家国情怀、人本精神、求真务实、创新精神,是支撑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力量。需在把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特质基础上将这些文化力量转化为文化表达,培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性格,为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民族现代化的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刘景慧所著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一书中以人类学民族学的视角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出发,提出了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使人耳目一新。该论著认为:人们在谈论这话题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即现代化的内涵在不同时代的人们观念中并不相同。民族和文化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自身心理的发展,文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文化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观念器。观念更新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固然需要崇高的精神劳动的创造,但这种创造也需融入中国人自身心理的成熟发展等更广泛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中国人自身的心理调适与心理现代化的发展,促进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以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多元价值观,形成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民族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华民族的宽容精神陈金龙中华民族是一个豁达大度的民族,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这一精神要求胸襟开阔,能够团结各个方面的人,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兼容各种不同的文化流派和学术观点,平等友好地对待兄弟民族和周边国家。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产生的政治和历史背景不同,导致在文化领域的权力分配、人际关系以及关注个人利益的程度等多方面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具体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领导和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新的国际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化因素自觉融合的特点。因此,新环境下的民族文化发展不断离开社会效益的和经济效益两方面,但根本上,民族文化的内部推动力还是来自精神层面的自觉融合的现代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文化产业化是更为有效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不仅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先进的体制环境,而且有助于实现传统民族精神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进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完成自身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又是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中国共产党开启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进程是提升民族自信,回应西方挑战,解除文化窘境,消解文化惰性的必然要求。党具备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领导核心的先进性,群众基础的广泛性决定了她是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必然开启者与承担者。党从提供指导思想,优选现代性因素,奠定现实基础等方面为民族精神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为教育之“土壤”,教育亦具有文化传承与拓展之功能和使命。在科技、经济等要素现代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从而引发许多新的教育命题。本文基于人类学视野,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侗、瑶民族聚居地区进行田野考察,描述了民族传统文化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提出学校教育适应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民族成员精神需求的诉求,探讨了教育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世纪诗歌与民族精神交织得十分紧密。它的萌发、发展与成熟直接导源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发生、发展与完成。与民族精神的这种特殊关系,便促成了中国新诗的“四性”特征:工具性、现代性、创新性和民间性。四性特征标识了20世纪诗歌的个性,同时又是对民族精神现代化的绝好印证。这是它区别于两千年古诗的本质所在。从民族精神视角解读新诗,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它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