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得还可以,但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却有些不尽如人意,给我的感觉就是,学生死记硬背了一些知识,而不知道真正的音乐为何物。可见传统的欣赏教学带来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了。因为它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为途径。一般为先介绍作品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情况,然后进行欣赏。其实,在未欣赏音乐之前,介绍作曲家情况都是徒劳的。可以这样说,学生对一个作品的兴趣远远没有对这位音乐家的生平感兴趣。我们很多的学生都希望老师介绍贝多芬、莫扎特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音乐作品演绎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来讲,除了全面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技法之外,还需要良好的,全面的基本音乐知识,这些知识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实际上却是作曲家与演绎者之间的纽带,演绎者通过对这些基本音乐知识的深层解读,才能准确地理解音乐,得以正确演绎。这些基本音乐知识是:“拍号,节奏,速度,力度,音区,表情术语等等,本文将对这些基本音乐知识作进一步的梳理与透析,以便更准确地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展开整体鉴赏,引导他们探究作品的意义。在整体鉴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拓展其审美赏析的途径,引导其在作品整体的基础上赏析象征手法、理解抽象形象,运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分析作品对自己的影响。这些方法都基于整体展开。  相似文献   

4.
宋欣语 《陕西教育》2009,(7):141-141,104
贝多芬晚期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思潮,个性特征以及他的内心世界是分不开的,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充分认识其晚期的作品,才能在演奏中正确的把握其晚期音乐的精髓和风格特征.本文从贝多芬晚期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复调手法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期望能对他晚期的创作理念与技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音乐能够直接表达出人内心的情感,音乐欣赏能够通过刺激人的直觉,直指人的内心情感.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在应试形态下的高中教学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欣赏基础、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从作品走向学生自己等策略,选择适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的音乐素材,对学生实施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只要在教学态度上不放弃,在教学技术上不断提高,则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就能走向理想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开始分析,阐述了在音乐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理解学习钢琴的意义两个问题,之后解读了《合唱交响曲》的学习与鉴赏步骤,管窥蠡测,都是教学实践中的体悟,敬请同仁匡误扶正。  相似文献   

7.
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雨丰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5):75-76,79
艺术歌曲是人类音乐和文学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传递的音乐精神与先进的创作理念始终影响着世界艺术歌曲的创作.在声乐教学中,艺术歌曲对训练学生扎实的演唱技巧和提高学生情感和声音的表现力都有很大帮助,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与演唱能力,促使学生的技术与艺术全面发展.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点的介绍、分析,来引起师生对艺术歌曲演唱的重视,进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文章通过对门德尔松的生平、音乐创作、《e小调协奏曲》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作品的分析,让我们深刻地领会他的音乐魅力,欣赏他作品的艺术价值,更好地理解和演奏作品。  相似文献   

9.
作为钢琴作品的灵魂,音乐情感的控制和表达是钢琴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通过对作曲家创作背景、人生履历进行了解,可以进一步对音乐语言进行解读,同时通过分析情感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影响,对其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深入分析,细致的阐述音乐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导入形式多样,导入的最终目标能够围绕导入的话题展开,了解作品背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歌曲演唱的过程就是对音乐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声乐演唱中,如何正确表达作品的情感,是声乐学习者追求的目标。影响歌曲情感表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对作者和作品的基本了解还有声乐技巧和艺术表演等。一、了解作品风格是情感表现的基础(一)了解创作背景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即是对某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反映,整个作品的内容基本上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来自自然又超越自然。  相似文献   

12.
演奏者在通过钢琴进行演奏时,能够抒发自身丰富的情感,在深入理解音乐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情感来表达作品。确保情感表达准确到位。所以在演奏钢琴音乐之前,演奏者必须了解作品的主题、创作的具体背景。在进行演奏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经验及素养,运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作品的情感,确保始终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演奏。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 学生的素质尤其是艺术修养,对我们提高音乐表现力极为重要。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要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处理,也就是说,要在处理歌曲、乐曲的力度、速度、音色、和声、织体、情绪上下功夫;在刻画歌曲、乐曲的音乐形象上下功夫,从而理解作品。对乐句乐段、调式调性、曲式、作品风格等进行分析,还要不只局限于音乐门类的艺术如书法、美术、舞蹈等,多欣赏一些文史对我们深刻认识作品的内涵,理解音乐感情中蕴涵的思想,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茅林红 《成才之路》2013,(23):34-35
音乐鉴赏的本意为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或者是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是初中音乐课程的必要环节,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使学生接触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及思想内涵,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加深对作品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可以使学生在聆听、感知音乐中理解音乐,从而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作美的能力,它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还不完全具备独立的思考与鉴别能力的中学生,让其独立地欣赏一部较大的音乐作品、并达到深刻理解作品内涵、深刻领悟音乐特有本质的程度是比较困难的。怎样才能搞好音乐欣赏教学呢?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大学生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了解音乐家的生平轶事有其作品的创作背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规律欣赏音乐。同时要善于联想,精于思索,才能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和浪漫两种乐派的巨匠。他的创作遵循于古典传统,音乐具有逻辑感、结构均匀感和宏伟壮丽的音乐气概。本文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创作特点三个方面对贝多芬创作的五酋奏呜曲中的《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其作品卓尔不凡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8.
刘琳 《教师》2015,(5):50
声乐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实践性较强,通过让学生学习和继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及学习吸收西方声乐艺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声乐教育以声乐小组课为主,沿用较传统、较陈旧的教学方法,重视歌唱技巧,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处理、对作品创作历史背景的理解和对作品词曲的深刻艺术内涵的理解。理论和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在学习声乐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仅侧重提高声乐演唱技巧,没有全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创作角度分析日语文学,不难发现大背景的错综复杂,而正是这种复杂性,让日本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具备了足够的营养,能够让文学创作有更多的题材可以汲取。而要深入分析一部文学作品,背景是必备功课,只有充分地了解一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在能够真正的去体会作品中的内容和情感,了解作品的意义。对于日本文学而言,这一点也是通用的,只有充分地了解不同时期日语文学创作的背景,才能够体会其精髓,为现代读者理解日语文学作品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日语文学的创作背景对当今阅读者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创作背景、创作概要以及演唱分析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对民族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的创作与演唱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从而了解掌握这首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特征及其所表达的内容,结合自己演唱体会在情感的表达、歌词的理解、语言的准确性、形体表演等演唱出其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