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产出应用现代计量技术进行分解,可以从整体上再现其中所隐含的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本文运用状态分解方法,将1951-2008年台湾真实GDP序列数据分解成趋势成分与周期波动成分。研究结果表明:(1)台湾GDP随时间推移呈现周期波动特征,但其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仍然比较稳健;(2)台湾经济波动的冲击的因素主要来自供给与需求冲击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经济波动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以一、二、三产业的划分依据为基础,分析三个产业发展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基于地区经济波动周期的分析,定性说明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与当地经济波动间的关系。之后使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定量研究浙江省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比重相互间的传导过程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与汉森、萨缪尔森创立并由希克斯修正的乘数一加速数模型相比较.尽管在有关否定萨伊定律、经济波动的内生性和重视投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等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机制及其趋势等问题的阐释上,两者存在根本的分歧。  相似文献   

4.
通过供求差异的周期性变化来描述经济波动,再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供求差异的周期性变化,这样既可以将马克思对经济波动的分散解释加以有效整合,又可以增强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说服力。从马克思对经济波动的成因分析中可以得出对政府缓解市场经济波动的政策建议:一是使总供给向总需求靠拢,二是使总需求的变动波动幅度最小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等教育“反经济周期”的发展观点,本文分析5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经济发展波动的关系及原因;考证了近百年来美、日、德三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同时澄清了有关德国学者的“反周期”研究结论的传闻,并揭示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波动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基本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商品流通产业周期性波动由古典型向增长型转变过程分析 采用"环比直接法"测定表明我国商品流通产业从1949年以来共发生12次,增长型共有5次,其中1979年以后6次,增长型为3次。如果讲这种趋势还不是特别明显,那么采用移动平均直接法测定的周期性波动表明我国商品流通产业总共发生五次经济波动,1977年以前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古典型波动,第三次波动的波谷最低值仅为~1.84%.  相似文献   

7.
1982年以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起步,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了台湾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文章主要从发展历程、整体概况两个方面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以产业政策、产业演进、数据统计等为依托,对台湾2013年以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协整、VAR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在1981—2006年度经济数据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以G7为代表的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如何通过中国的FDI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结果表明,中国FDI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存有相关性;世界大国经济波动是中国FDI和中国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而中国FDI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中国FDI方差分解中由中国经济因素解释的成分远高于世界大国经济因素的解释成分,在G7和中国GDP方差分解中,由对方经济因素解释的成分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表明中国与世界大国之间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在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9.
高频金融数据下对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随着对数据行为解析能力的提高,噪音也会随着采样频率的提高而增加,从而导致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偏差。为了降低高频数据中噪音对波动率估计的影响,在HAR-RV模型基础上使用EEMD结合小波分析的方法提高估计的有效性。实证研究发现,仅使用EEMD进行降噪预测并不能很好地预测股票市场的实际变动趋势,而在EEMD分解后的高频部分中使用小波方法进行处理,发现降噪后构建模型的均方误差(MSE)与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下降了93.92%及76.94%,能够满足对股票市场实际序列变动的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一轮经济波动及对策研究梁士伦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的交替出现,它既可以指经济活动绝对水平的增加与减少,也可以指经济增长速度的加速与减速,并且这种交替是通过GNP、NI等综合经济指标的波动而显示出来。经济波动有两种状态:良性波动和恶性波动...  相似文献   

11.
自资本主义经济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波动理论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激烈争论,其焦点主要是围绕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而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明显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在揭示宏观经济波动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剖析资金注入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从信贷投放和投资变化两个主渠道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为熨平经济波动和加快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物价波动实证研究所用考察指标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解放以来物价波动可分为三个阶段,按照“谷-谷”法划分,1977-1999年的23年中,物价波动共呈现4个周期,并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大。改革以来,物价波动剧烈度逐渐远远大于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3.
台湾经济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向外转移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福建相对于台湾具有它的发展优势.福建省的多个地区做好了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该文着眼于在闽台产业合作背景下研究泉州制造业竞争力.通过福建省内五个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从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竞争力指数、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泉州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面对承接台湾制造业转移大陆的机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监测预警理论,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经济周期波动监测预警模型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6年经济数据,编制2006年景气预警指标信号图,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7年1月份的预警指标进行仿真预测和预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无论是海峡东岸的台湾还是西岸的福建,都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人口的变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确立的宏观大背景下,比较海峡东西两岸台湾和福建人口的产业区域分布,福建在进行产业布局时要结合人口的产业区域分布特点,制定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台湾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探讨了台湾地区1965-2000年间高等教育学科对劳动力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章以台湾高等教育四类学科为对象探究了学科结构的潜在影响。同时,产出被分为三个产业部门以考察不同学科对每个部门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总体上对台湾经济增长有显的正效应,其中工程和自然科学专业的作用最显。  相似文献   

17.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来研究2004—2008年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空间产业结构因素和空间竞争力因素将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分类。考虑了空间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表明,海西经济区各地市产业结构因素比竞争力因素更能推动各地市的经济增长。进而从三大产业角度对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经济增长水平进行分类。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