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年级科学教学的起步阶段,对学生的科学前概念进行调查,对教材进行预先的剖析、对课堂进行深入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初探学生,了解教学起点;要初探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要初探课堂,思考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教材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才更有效,才更扎实。探学生、探教材、探课堂的道路漫漫,任务艰巨,需一路探索,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2.
通过反思自己的课堂,研究别人的课堂,认为语文教学该从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入手,教师要充满自信,激情投入,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学会感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孙欣 《学周刊C版》2011,(5):130-130
有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教师要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合理运用教材,使学生真正地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怎样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定要教师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时,既要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又不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素材;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达到高效和谐。  相似文献   

5.
与教师交流中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现在的科学教材和教学内容都是按小班制编写的,探究对象和内容都是以小班制为对象的,而我们面对的却是大班,班级人数多,怎样合理有效地使用科学教材?怎么让大班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之中?笔者认为,在大班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实验之中,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上课前只备教材而不备学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大大深于对学生的理解,这样就造成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只是流于形式,而在学什么、怎么学等方面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并不考虑学生已知了什么,在预习时了解了什么,现在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又是什么。这种教学,在本质上还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笔者认为,教师要想真正尊重学生,不仅要在教态、教学语言等这些外在形式上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地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去教学。那么,教师应该了解自己学生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占重要地位,而关系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最为讲究的当首推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分析能力,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积极探索。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作用。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时,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质量,提出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适合学生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提问要有训练思维能力的价值,学生不动脑是答不下来的,但经过努力是一定能答出来的;提问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部联系上要相互衔接,首尾相连,层层深入;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要在把握教材的前提下合理设计问题,绝不能信口开河。据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正确把握,精心组织,甚至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可能有几种答案,对于学生这种或那种回答怎么分析、怎么引导、怎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能力等问题,都要事先有所考虑,有所估计,有所准备。  相似文献   

8.
余会福 《甘肃教育》2011,(15):44-44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运用主体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培养阅读教材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做到读有其法,读有所思,思有所悟,由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通读——读懂教材,了解教材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有效的教学设计以读懂教材与了解学情为前提,而读懂教材是要读懂教材的内容、编者的意图、知识的生长点、知识间的联系等。因此,设计教学前,教师要深刻地研读教材,深入地了解学生,让课堂教学更加简洁而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一、提高备课实效才能为高效课堂铺好路基提高备课实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上,书写教案的精力要少花.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先吃透教材,而不急于动笔,总是先思考从哪里着手讲、怎么讲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情,他们会不断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搭建什么样的教学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理解课文.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不是物化备课教案,而是拿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容面对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效、高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喜欢语文的我时常思考:"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吸引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心"。如何用"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设计课堂教学要精心所谓精心就是特别用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创造性思考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了解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要让学生情绪高涨,积极配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引导得法.重在善问,也就是如何很快地设计和提出问题。提问得当,学生便思维主动。反之,则思维混乱,乃至感到索然无味。教师使用的教材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教师启发、引导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自然各异,因此问什么,怎么问,就成为一门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处理教材,提取课文陈述知识的内容蕴含的方法教育素材,努力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始终将学生置于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通过本身的思考与活动来获取知识.学生课堂思维有较大力度,教学效果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体现以下课堂意识:  相似文献   

14.
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师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工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进行再开发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智慧得以体现的过程。教学活动综合性强、涉及面宽.其设计除了总体构思,还包括多个分项策划环节,主要有:教学目标设计(定向):教学内容设计(定点,即确定重难点和要点):授课类型设计(定型):活动程序设计(定序):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学内容僵化、单一,教学形式呆板、-鹰追,那么,这样的课堂自然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自然也就低下.要想让汉语教学活起来,拓展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尝试.课堂教学要基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徐爱文 《成才之路》2010,(33):I0020-I0020
一、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但其实,新教材的内容更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难点,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自己看书探究.尤其是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更要讲得精,更要善于引导,放手之前要先看学生的水平如何。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的设计是否合理往往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这里就能够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理解程度。课堂提问的次数并不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成正比,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满堂问这种弊病,仿佛问题越多学生对课文理解越透彻.殊不知那些简单而没有深度的问题只能让学生学习的兴趣锐减。就如何全面地把握教材,设计好的课堂提问.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面积存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不是理念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术即教学水平问题.教师的一切与日常课堂教学有关的操作技能都可纳入教学技术.教学技术可提炼出三项“核心技术”,即教材研读的技术、教学设计的技术和课堂实用的技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这三项核心教学技术。在教材研读技术层面,让阅读成为“教学素养”的构建基石;在教学设计技术层面,让“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育理念落地开花;在课堂实用技术层面,让最传统的最基本的成为学生最难忘的.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掌握情况。也是教师向学生输出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更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我们就要进一步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服务。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这篇课文学生哪里能够读懂,哪里难以读懂,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课上怎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如何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生的疑难之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