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现代化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教育现代化并不是盲目地适应现有社会,而是确立自己的地位,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引导社会、规范社会的需求。教育现代化不仅是被动的过程,更是主动的过程;不是为了盲目地适应现代社会,而是要确立自身地位,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引导社会前进,规范社会需求。我们要利用教育的育人功能,加强综合素质和现代性“历史人格”的培养,把对人格完善、个性发展、超越意识、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教育的前提,也是现代化教育的目的;而现代性综合素质和历史人格则是现代化人才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教育治理体系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参与教育治理的各方进行建立关系的一种过程,现代化是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内在本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增进和实现参与教育治理各方(政府、社会、学校)之间关系"现代性"的过程。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以教育治理体系内涵为出发点,从分析教育治理体系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角度,来探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从而为系统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的性质与分析框架诸宏启一、教育现代化的涵义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教育形态的变迁是指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变化、演进过程,主要是指教育结构(行政管理体制、学校结构、课程结构等)分化和教育功能增生、改变的过...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与现代化在历史、哲学、政治的视野中具有不同的面相,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近现代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和现代性的认识经历了痛苦而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从被动转向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化,呈现的是一种外源性的现代性;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新中国现代化则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更多体现为一种内源性的现代性。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则体现出独立自主性、全面协调性、人民性和计划性的特点;新时代中国现代性则融入了求实、自主、创新、开放的价值。随着中国改革发展的深入,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认知将会更加全面和丰富。  相似文献   

5.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内动力和先决条件,而个人现代性是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特征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晶。个人现代性的主要表征概括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法治、协商意识,自由、竞争意识以及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个人现代性相对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应该具有时间先在性,然而个人现代性相对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又不具备逻辑先在性,每个人不是生来就具有现代性,其需要教育的唤醒和启蒙。个人现代性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共同走向一条互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内动力和先决条件,而个人现代性是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特征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晶。个人现代性的主要表征概括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法治、协商意识,自由、竞争意识以及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个人现代性相对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应该具有时间先在性,然而个人现代性相对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又不具备逻辑先在性,每个人不是生来就具有现代性,其需要教育的唤醒和启蒙。个人现代性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共同走向一条互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客观的、自然的、辩证历史过程,又是基于实践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中国式现代性逻辑的自我生成、确立与证成的过程。作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合法性、正当性理据的探寻、辩护与有效诠释,中国的现代性或现代性的中国逻辑,从立场、宗旨、逻辑和根本价值目标等方面根本有别于西方现代化。其话语表达一旦生成,就会自然地嵌入某种自主性的历史进步历程,起到其内在的规约性、引领性。中国的现代性或现代性的中国逻辑之理论纲领的确立,是典范性模式、道路意义上社会现代化成功实践的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要素和基本构成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现代化何以可能的价值理念纠偏与价值基础重置;二是通向人类现代化正道和文明新道的合理性价值实践和价值目标的变革;三是“现代化多元主体并生共在”视域内人类新型现代化模式及其多元差异主体并生共在场域价值塑造。这三个方面核心要素的有机整合与良性互动,勾勒出了“中国式现代性”或“现代性中国逻辑”的基本结构和内在实质。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它直接呈现给人们多种困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现象和原因具有多重结构,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解困的基本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用改进的思想指导实践、从"旧政治"转向"新政治"、参与者合作建构权威、现代交流方式等,将是驾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9.
试论教育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的既定目标,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呼唤着教育现代化理论的成熟和缜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现代化目标体系,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索。 目前,在如何界定“教育现代化”这个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至今没有一致的看法。人们曾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教育现代化的内涵:(1)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界定。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持续过程,是教育的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主要是指从那种适应小农经济的传统教育向以适应工业化的现代教育转变的历史进程。其中又有…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性转型:百年老校的必然选择1.学校的现代性转型是学校发展的时代性主题20世纪末,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相互交织的壮丽景观。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一是教育的目标突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中国人;二是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主要  相似文献   

11.
人的现代化作为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与目的,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就文化而言,它是指人在精神上脱离和超越传统文化,并逐渐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理性地廓清传统道德文化的内涵,具体地分析现代性的精神实质,正确地对待现代性与传统道德文化的异质冲突,积极寻求二者的结合点,为社会整体现代化提供精神源泉与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现代化是以教育现代化为旨归,以现代性的确立和增长为核心,通过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实现教师形象、教师制度和教师行为现代转型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包括世俗化、专业化、科学化与人本化、民主化。中国教师现代化应当把握自身的矛盾规定性,确立一条现代性与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以及教师现代化不同层面之间的和合之路。  相似文献   

13.
教育现代性与我国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性的内涵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性”是西方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对现代性的研究涵盖了哲学、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不同领域,因而对其理解也就有了学科上的差别。 从哲学上理解现代性,一般人们认为现代性,是伴随着欧洲世俗化过程和资本主义制度化过程中,对时代意识的觉悟,是关注现在的一种精神,是对人的理性的追求,是一系列的理性化的制度安排。从教育上,我们认为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活动,它在教育领域产生的思想、观念、制度上的表现则称之为教育现代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育现代性关…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教育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一、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内涵综合国内的研究,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内涵主要有以下3种认识:一是从教育内在性上分析(从教育活动本身来界定教育现代化),用“现代性”界定教育现代化。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现代性的实现,它是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表现出立足本国实际的中国特性、面向世界的开放性,赋予农业现代化以新观察的现代性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系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阶段的不可逾越、经典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缺陷决定了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须建构“新”现代性。在“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理性观的基础上重构理性是建构新现代性的根本。立足于中国现代化的双重语境是建构“新”现代性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1.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这一概念是社会学家在研究近期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广泛使用的,这一概念主要被用来概括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而引起的社会剧变过程,概括西方工业文明向西方世界的传播过程,概括近代社会变迁过程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现代化是一个既表示过程又表示状态和目标的概念,使之具有现代性——表示过程;是否具有现代性——表示状态;努力追求现代性——表示目标。对于“现代化”这一概念,有的从起源的角度来定义,认为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先导的涉及…  相似文献   

18.
哲学现代性既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又是哲学自身的一种存在样态,一种价值判断。哲学现代性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进步、文化演进与普遍交往的现代化进程而呈现和发展的,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过程。加强对哲学现代性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现代哲学的发展与功能,有助于指导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路径是,教育在参与和推动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的总体进程中,促进自身分化与整合,实现现代性的增长与发展。新中国以来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办成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应当以教育分化和整合的张力平衡与运动为实践路径。具体包括教育利益、教育体系与结构、教育资源配置和质量内涵、教育体制与机制四个相互关联和作用的基本方面分化与整合。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教育考试机构为了满足国家教育考试事业发展需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引领和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推动机构实现高水平现代性的发展过程。教育考试机构现代化的内涵丰富,包括观念、制度、技术、资源和队伍等要素的现代化,其中,观念现代化是灵魂,技术、资源、队伍现代化是基础,而制度现代化是保障。它们共同作用于教育考试机构的各个业务环节,使之表现出不同的现代性特征。为了推进教育考试机构现代化建设,可以采取上下协同、一体多样、工程推动和文化建设等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