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准备:食盐、小勺、筷子、烧杯、水 教学过程 一、食盐能无限溶解吗师:(出示一杯清水,把一小勺盐倒入杯中并搅拌)大家猜猜我用筷子搅拌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生:盐会溶解。师:(再往杯中倒入一小勺盐并搅拌)那再放入这勺盐搅拌后有什么现象?生:盐又溶解了。师:那老师不停地往里面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2007,(11)
一、设疑导入师:(演示)把一勺食盐倒在水中,搅拌几下会怎样'生:食盐溶解了。师:(演示)再加一勺食盐再搅拌几下,又会怎样'生:食盐又溶解了。  相似文献   

3.
一、设疑导入 师:(演示)把一勺食盐倒在水中,搅拌几下会怎样? 生:食盐溶解了。 师:(演示)再加一勺食盐再搅拌几下,又会怎样? 生:食盐又溶解了。 师:再给它加三勺食盐再搅拌几下又会怎样? 生:食盐还会溶解。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包盐来到课堂(教师边说边出示手中的食盐),如果老师把食盐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测。)生:盐会溶解在水中。生:我同意这个同学的说法,平时妈妈炒菜的时候,我看到把盐一放到菜里面再加点水,盐一下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师:你们听到老师说话吗?生:听到。师:现在老师正在讲课,坐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听到老师的讲课,那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生:四面八方。师:你的判断真不错。在说话我们都能听到这个很平常的生活现象中,包含了许多的科学道理。要想了解这些科学道理,我们首先必须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这个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好吗?(学生交流汇报。)生: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传到我耳朵的?生:声音遇到物体还能传过去吗?生:我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生: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生:我为什么会听到…  相似文献   

6.
我们学生的能力不应该被低估!他们太了不起,对实验设计能做到如此严密,而且能相互分析补充使实验方案更加可行。在第六册第七课《怎样加快溶解》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他们提出的利用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有位学生说:“往杯子中倒入灰锰氧,加上水,用筷子搅看溶解快  相似文献   

7.
犤教学过程犦上课伊始,我捧着玻璃茶杯进了教室。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的意义,大家都能判断出一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了。可是,生活中的问题却不像书本上的问题那样直接和简单,比如说老师的这杯子里有一些水,这些水占整个杯子的12吗?(注:茶杯是圆柱体的)(学生有的说超过12,有的说不到12,有的说正好12)师:咱们光争论是得不到问题的结论的,真理可不是掌握在嗓门大的人手里。要知道准确的答案,咱们还要怎样?生:验证。师:怎样验证呢?生:拿一把尺子量一量杯子的高度,再量一量水的高度,看水的高度有没有杯子…  相似文献   

8.
现象描述这是一节小学的科学课,内容为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前,教师已经在学生的课桌上摆放了实验材料:两杯水,一堆食盐,一堆沙子。课始,教师对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师:请同学们把桌子上的食盐和沙子分别倒在有水的两个杯子里,观察杯中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  相似文献   

9.
【片断】师:(出示一块方糖)这是一块方糖,怎样使它快速地溶解在水中?生:可以将糖切碎放入水中。生:还可以用小棒搅拌。生:可以将切碎的方糖放入热水中再搅拌。(教师板书:搅拌、加热、切碎、……。)[评:问题的切入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迅速引入了探究的主题。]师:这些方法真的能加快溶解吗(分别指着“搅拌”、“加热”、“切碎”设问)?怎样让别人相信呢?生:我们来做给他看。师:你们准备怎么做呢?生:……生:我们可以分开做,先做搅拌加快溶解的,再做加热加快溶解的,最后做切碎加快溶解的。师:这个想法好,可以把几个问题逐个击破。由于一节…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就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它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液体。生:水。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师板书:水)如果老师在“水”的前面加上一个词(将板书填充为“神奇的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水有哪些神奇之处’生:水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水有没有神奇之处,好吗’[评析:看似普普通通的水会有什么样的神奇?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并带着问题投入研究,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师:看,现在我的手中拿着什么?一是杯子,二是硬币,通常我们会…  相似文献   

11.
在上《观察水———溶解》(苏教版《科学》第五册)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食盐、味精、红糖、果珍、奶粉、面粉、醋、菜油等实验材料来研究溶解情况。汇报时,学生对醋在水中是否溶解产生了分歧:师:你为什么认为醋没有溶解?生1:因为醋原来是红色的,现在放入水中,颜色还是红的,闻起来还是醋味。生2:颜色变淡了点,说明醋已经溶解了。师:其他同学怎样认为?生3:我不同意第1位同学的意见。因为现在醋和水已混合在一起了,分不清谁是醋、谁是水了,所以醋已经溶解了。师(对生1):你现在有什么想法?生1:我还是认为醋没有溶解。因为我现在还能看出醋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准备:餐巾纸、红色的水、培养皿、玻璃片2片、粗细不同的玻璃管2根、宣纸、蜡光纸、塑料片、粉笔、记录纸、酒精灯等。教学过程:一、观察现象引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一看,水是怎样的?(教师演示实验:把餐巾纸的下端浸在水里)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给同学们讲一下?生:餐巾纸变红了。生:水沿着餐巾纸上升了。生:水是慢慢上升的。师:你们想试一试吗?在试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在实验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什么问题?(教师下发餐巾纸,学生实验)师:现在,谁能说说你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3.
请看下面一则口语交际课的开课:(上课铃响了,靳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师:上课。(学生起立)师:同学们真精神!生:……(突如其来的一句问候语,让说惯了“老师好”的学生一时无从应答。)师:(微微一笑)你们不要说“老师好”,也来夸夸老师。生:(豁然开朗)老师真精神!师:可不可以换一个字?生1:老师很精神。生2:老师更精神。师:同学们真可爱。生:(齐)老师真可爱。师:老师我能说可爱吗?(靳老师笑了,学生也笑了。)生1:老师真可亲。生2:老师真可敬。生3:老师真和蔼。师:同学们,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生:(齐)老师,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学生说完,又…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录一:教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问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3节中描写雪松的语句进行教学。师: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读书)生:老师,我觉得雪松很聪明,它不断地弯,再反弹。师:你还能读出什么?(学生再读)生:雪松不断地反弹,反复地……师:你觉得雪松有什么特点?生:不怕困难。生:雪松很有力量。师:你们再读读,不要放过每一个词。大雪压雪松,它会怎么想呢?相信你们还会有别的发现?(学生又一次读书)生:老师,雪松太了不起了,它不断地反弹。它是想先退一…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节生动活泼的写作指导课,教学生怎样观察、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教师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将这节课的内容成功地教给了学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教学片段教师在创设了一个轻松的谈话交流氛围后,引入了下面的故事。师:同学们都知道莫泊桑吗?(教师笑问,举手的同学很多。)生:他是法国作家。生:他是《羊脂球》的作者,还写过《项链》。师: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非常广,都读过这些书吗?(很多同学点头)文章写得好不好?(教师惊喜地问)生:写得很感人、很好……(学生齐说)师: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是怎…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和沉浮现象,能够用语言和文字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2.针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初步感知,理解有关“沉浮”、“溶解”的概念。3.在动手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教学准备:橡皮、塑料尺、小玻璃瓶、橡皮泥、泡沫塑料、水槽、盐、红糖、土壤、石子、筷子、透明杯子。教学过程:一、从生活中引入师:在上节科学课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固体,今天老师这里就带来了一种固体,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红糖),如果老师将红糖放入水中,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猜测。)犤评…  相似文献   

17.
片断(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后,让学生将课前观察测量到的蒜苗生长高度的数据进行整理,写在黑板上。)师:如何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同学栽的蒜苗在同一天的生长高度呢?生:画统计图。师:统计图我们在哪里学过?还记得怎样画统计图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自主画统计图。不一会,不少同学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师:遇到什么问题了?生:老师,蒜苗生长高度的数据太大,统计图的格子不够用。生:老师,您那里还有没有大一点的统计图?师:(歉意地)对不起,老师这里只有这一种统计图。蒜苗生长高度的数据太大,统计图的格子不够用,怎么办呢?(学生沉思一会后,又埋头画自…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省“教海探航·梦兰杯”颁奖活动中,笔者有幸听到了高丽老师执教的“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短短四十分钟,领略了执教教师的风采,尤其是下面的这一精彩教学片断,更是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片断】师:有没有谁敢和计算器来比一比,赛一赛?(生摇头,没有一个人敢比赛)师:老师敢,你们相信吗?(大部分学生都不相信)师:怎么,不相信?那这样吧,可能你们会以为老师早已知道答案,为了公平起见,你们就现场请一位老师和计算器进行比赛。生:王老师。(教师出示题目,开始比赛)333 667 1000-500(王老师马上报出得数1500)师:王老师已经报出得数…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包盐来到课堂(教师边说边出示手中的食盐),如果老师把食盐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测。) 生:盐会溶解在水中。  相似文献   

20.
一次教研活动,有位教师上了《溶解》这一课,在做沙子和食盐的对比溶解实验时,他让学生用筷子代替玻璃棒作搅拌工具,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很少听到“乒乒乓乓”的声响,更没有打破烧杯的现象发生……听完课,我好奇地问这位教师为什么不用玻璃棒来做搅拌实验,难道学校的仪器室里没有玻璃棒?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学校仪器室里有玻璃棒,但使用起来太麻烦,还容易摔断,而筷子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它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品,用筷子来做搅拌实验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更用不着在学生实验操作之前强调什么,既方便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