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钧瓷是制瓷技艺与审美创造理念高度有机结合的产物,作为保藏性的载体,烧成的钧瓷作品既承载着钧瓷烧制的技艺,更承载着钧瓷艺人的审美创造理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钧瓷审美观念与钧瓷烧制技艺的传承至关重要,但这双重意义上的传承又十分艰难。其艰难源自三个方面:一是对传承者本人素质的要求很高;二是传承实践的高额成本:三是商业化与市场化的冲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尽管压力重重,局势不容乐观,但仍有钧瓷艺人在苦苦坚守着传统钧瓷制作技艺阵地。这种对传统的固守和传承性实践应得到充分肯定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作为一个地方的活化遗产,因其生产性保护的开展而具有天然的文旅转化价值。紫陶承载建水千年的地方文脉,但在近年的文旅融合实践中,存在浅层利用、表层开发的困境。文章借“舞台真实”理论探究以建水紫陶为例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在新时代文旅语境中的转向可能,强调在注重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协调统一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符号,审美性地呈现技艺造物的动态过程,提升手工技艺的可参观性,创新文化表征形式。通过从“过程真实”到“象征真实”的转变,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在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歙砚制作技艺从唐代开始一直流传至今,但随着书写方式、砚台形制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审美以及市场因素的影响,歙砚制作技艺步骤及审美发生了变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歙砚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把握歙砚变化规律、契合时代审美意蕴,使歙砚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协调统一,促进歙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家“精点心”的外观形态是一种主要以手工捏塑、模印等成型方法,配合刻、划、绘、染等传统美术手法制作完成的中式传统点心造型,具有“色、味、香、形”俱佳的中国美食特点。通过田野调查梳理论证其代表的是以北方传统“精点心”外观造型为主的古法制作技艺,以形与色的寓意来实现传统节日的礼仪内涵及人们追求生活美满、和谐幸福的愿望,展示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尤其是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的点心造型蕴含“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体现出中华传统造物思想。因而马家“精点心”造型技艺也成为一种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蕴的民间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与体现,其强调中庸的理念,甚至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核心思想。而从造物艺术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用体现出了古代匠人的独特审美思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传统造物理念的诞生。在这一审美思维的影响之下,中国匠人在制作器物或工艺品的过程当中,比较重视所使用材料的自然形态,追求浑然雕琢的艺术造诣,强调不留人工痕迹。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运用数字技术保护发展和传承华锐藏族服饰的手工制作,如通过VR等新数字技术记录保护华锐藏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数字博物馆等新媒体手段传播发展华锐藏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通过传承人才队伍建设传承华锐藏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传承华锐藏族服饰的手工制作技艺无疑是最有效的传承途径,也必然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的高校审美教育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新时代新形势,高校审美教育需要加强审美教育的理论研究,形成审美教育的“整体观”;推动审美教育的课程改革,创新审美教育模式;传承中华美育文化,打造审美教育的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8.
河北沧县镂空木雕刻艺术继承了传统木雕刻技艺的精华,在制作上追求传统表现方式,并赋予新时代的审美价值,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新生活的环境需求.从形式和内容上突出个性,彰显独特的风格魅力;学习和借鉴了传统国画的写意方式,提高了艺术层次,其文化内涵丰富,已成为中国传统技艺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的典型艺术范例.  相似文献   

9.
徽州民居建筑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徽州建筑在技艺层面代表了明清民间建筑的最高水平,在因地制宜创建诗意人居环境,以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民居建筑,发掘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三雕”艺术审美情趣诸方面,都具有一定积极因素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安徽省博物馆举办的“徽州古建筑陈列”对此作了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0.
自明清以来,福建木偶戏以泉、漳两地为盛。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漳州龙海以许盛芳、许桑叶为代表的“许氏木偶头雕刻技艺”的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与传承谱系,并探讨了传统木偶头雕刻技艺在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进入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创作路向:我们要将人民作为新时代美术创作的中心、源泉和话题,从人民中挖掘典型形象作为创作的内容和主题,并从社会现实中寻找创作题材以凸显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审美认知、审美娱乐和审美教育等社会功能,能在潜移默化中宣传新时代中国价值观念、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人审美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2.
“乐极生悲”是中国古代学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它几乎流泛于中国学史的全程。可以说,它是作为传统化心态的独特表现形式而渗透到学作品的艺术构思、形象塑造、抒情题材及表现技巧等各个领域之中,其本质是中国人生命意识的逼真写照,汇集着中国古代人的人生情感、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于文化自觉的视角,从历史溯源看,"立德树人"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寻根、继承和弘扬;从实践反思看,"立德树人"是对知识本位教育的自觉扬弃,"立德树人"重塑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的人才培养基本逻辑,是对人才培养的规律把握及其在信息时代人文价值更加彰显;从价值引领看,"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体现了对教育创新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一百多年的文化论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走综合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有力地说明了人们正确、科学的选择。毛泽东和邓小平以及江泽民的思想一脉相承,与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基本理路是一致的。在大综合创新的时代以创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必将取得中国新文化建设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创造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力量,中国古代文人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活动就是对“仕途”的执著和对艺术、尤其是山水画艺术的痴迷。与其对仕途的执著相对应,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画创作的迷恋也远远超过了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审美范畴。其间一定有更深层的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原因。探究这些深层原因,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特征、把握中国古代文人以及山水画家人格的深层机制,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中国艺术创作的本质和中国人的艺术精神,汲取当代艺术创造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学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秉承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创作观,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又愈发关注当下时代生活,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与时代担当。同时在创作群体上深受现代文学熏陶的老一辈作家笔耕不缀,新生代作家亦逐渐成为时代文学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也在自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滋养下佳作不断,70年的中国文学成就斐然。对70年来中国文学和重要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也有助于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古今学人耳熟能详的审美观照和欣赏对象。作为诗美传统的重要元素之一,意象探微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作者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在收集、整理大量现存资料的基础上,对“苍梧”这一诗歌意象追根溯源,分析其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内容涉及“苍梧”地理名称及相关神话传说,“苍梧”意象的生成机制(包括与“潇湘”题材联姻、与“梧桐”意象纠合以及“云”的加入等)及其内在的惝恍悲愁情调等,以达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在盛唐的诗苑里诗作颇多,独树一帜。历来学者探讨其精妙之处,对其翻译的文化价值却乏人问津。通过对比原诗与其翻译文本,分析译本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以期引起更多有关诗词翻译的探讨,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围绕“工匠精神”概念展开的争论之一是这个概念是否包含“创新”的含义。文章立足于《考工记》中对“工”与“匠”的阐述,通过对这两个字的比较明确了“工”作为手工业者群体的职责范围的含义,并从“创”“述”“守”三个方面概括出“工”的创造与传承本质。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了古人在制作器物的过程中综合天时、地气与材料等自然因素形成的以“巧”为核心的制器理念,这些理念要吸纳礼法制度等社会因素,才能制造出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良”器。在传统社会手工业劳动中形成的制器理念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发源地,为当下社会实践提供了多方面指引。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相融合,不仅有利于丰富学校美术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还有利于增进文化自信。但目前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课程建设不适合学生发展需要、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高等问题,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从教学观念、教师素质、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评价反馈、环境创设方面提出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