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陈岚 《现代情报》2017,37(5):125-131
近年来MOOCs在高等教育领域快速发展并掀起一轮学习变革热潮,然而其学习者持续参与度不高,课程完成率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学习者MOOCs平台的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优化MOOCs平台建设和实践。文章基于MOA(动机-机会-能力)理论对MOOCs平台学习者参与行为进行分析,围绕动机、机会、能力3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并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分析了MOOCs学习者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求知动机、兴趣动机、自我提升动机是激发学习者参与MOOCs学习的主要动机,且求知动机对学习者参与MOOCs学习的影响效应最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学习者的个体能力也是影响MOOCs学习者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围绕实证分析的结果,文章从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个性化课程服务、完善MOOCs认证机制、加强学习社区建设、优化平台设计、提高个人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行为影响显著;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显著;习惯对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对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3.
移动电子政务的公众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移动电子政务的特点,提出政府对公众(mG2C)移动电子政务的用户持续使用模型,并具体分析内生变童和外生变量以及模型内部的关系,最后结合模型对我国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意义]旨在帮助在线问答平台运营商了解用户需求,更好地提供服务并且获取更大的收益.[方法/过程]结合在线问答平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引入"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构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准社会关系、平台质量和社会影响均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转移成本对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检测是语音识别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说话人的连续语音提出了一种基于HMM模型的关键词检测方法,并针对关键词模型、垃圾模型及关键词的检测策略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万君  张媛 《情报探索》2022,(4):39-44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变量对导航软件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为导航软件的优化提供方向.[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并且结合理性行为理论,根据导航软件的特点构建研究模型,以使用过导航软件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并采用Spss和Amo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操作界面简洁度、语音包资源、推荐度、成本风险和用户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实现,对文本相关与文本无关进行比对,得出文本相关的识别率要高的结论及原因。  相似文献   

9.
严安 《现代情报》2012,32(11):100
百度依托其搜索引擎推出了各类社会服务类产品,如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等,使得百度在用户眼里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搜索引擎,而是能够提供各类信息和知识服务的门户社区。本文以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TAUT)为背景构建百度产品使用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并利用结构化方程建模(SEM)方法对298个百度产品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努力期望是影响百度产品使用意愿的关键因子。百度产品使用意愿又进一步是百度产品使用行为的关键因子,最后结合百度环境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软科学》2019,(7):116-121
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TAM)、期望确认理论模型(ECM)和感知风险理论,研究构建并探讨了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概念模型及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数据345份,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和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后,得出:共享单车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感知风险对其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期望确认度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而感知易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直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于2001年提出,已在信息系统、图书情报、管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首先,介绍ECM-ISC的提出及演化过程。其次,以施引论文为视角,结合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法,从应用目的、应用对象、应用形式、应用方法等方面揭示国外ECM-ISC的应用规律。抽取ECM-ISC应用背景下影响信息系统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归结为用户因素、系统因素和环境因素。最后,提出ECM-ISC应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玲  段尧清 《情报科学》2021,39(6):134-142
【目的/意义】以情境理论为视角,探究不同因素对政府开放数据公众持续使用行为的异质性作用机理,有 助于提升政府开放数据利用效益、实现数据价值、赋能社会经济和公众生活。【目的/意义】构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 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比检验不区分情境和高任务需求情境、低任务需求情境下,用户、任 务、系统、环境等要素对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和持续使用行为的作用强度和方向的差异性。【结果/结 论】在不区分情境和区分情境下,用户、任务、系统、环境和初始接受行为是导致公众持续使用政府数据的主要因 素;在高任务需求向低任务需求转变的情境下,任务因素对初始接受行为的作用强度和显著性均减小,公众持续使 用行为的被解释程度亦降低,还存在其他需要探测的影响因素。【创新/局限】构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持续使用行为 的整合性影响因素框架,并基于不同情景进行了异质性分析,低任务需求情境下需要进一步探测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申胡日查 《科技风》2021,(1):167-169
[意义]从用户的角度展开研究,能深入了解用户使用数字资源行为意愿,从而精准建设数字化资源.[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高校学生用户使用数字资源行为意愿混合模型并对此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系统特征、个体特征和信息质量等因素对高校学生使用数字资源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孙岩  冯立芳  庞阿荣 《科研管理》2013,34(8):139-146
在对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出个人心理、社会条件和家庭特征三类城市居民能源使用行为的影响变量,基于行为形成的过程视角探讨了上述变量对我国城市居民能源使用行为从意图到实施两个阶段上的影响差异。对583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个人心理和社会条件变量与能源使用行为显著相关,而家庭特征变量中仅有月可支配收入与行为显著相关;在行为意图阶段,个人心理变量的影响最大,而在行为实施阶段,社会条件变量的影响最大。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居民能源使用行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政府门户网站的公众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系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客体的持续使用行为.在Bhattacherjee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信任感知和娱乐感知两个内部变量和社交影响等四个外部影响因子,提出了政府门户网站持续使用模型假设,最后结合模型对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和期望一确认理论模型(ExpectationCOnfirrnationTheOry,ECT)为基础,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通过对交互式学术门户网站使用群体的分析,提出了交互式学术门户网站的持续使用模型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有用感知、易用感知、归属感知、交互性、网络外部性均正向显著影响网站的持续使用态度:满意度、自我效能和态度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主观规范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模型验证结果对我国学术门户网站的建设和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讨不同维度的感知价值对移动地图APP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期望阐释不同价值维度组合的作用机理。[方法/过程]以感知价值为理论基础,将移动地图APP使用情境下的感知价值划分为便利价值、信息价值和质量价值,构建移动地图APP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收集448份有效样本,采用fsQC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信息价值和质量价值是促进移动地图APP持续使用意愿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期望证实模型以及使用理论,实证研究信息系统采纳后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首先,将信息系统采纳后的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接受阶段、使用阶段以及成果阶段,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期望证实模型以及使用理论构建研究模型。第二,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和路径分析检验,验证影响因素间的假设,同时对影响用户继续使用意愿,三种使用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满意和感知有用性对继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使用路径和使用融合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最后对研究结果与不足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