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形势下西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西藏高校要全面深入贯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高校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按照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西藏教育工委教育厅的要求,立足西藏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从工作机制、具体内容、载体手段等方面,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巩固和夯实马克思主义在西藏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传播西藏声音、讲好西藏故事,构建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话语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着重强调意识形态问题,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应主动应对国际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积极面对国内意识形态领域新考验,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与传播手段创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努力开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领导苏俄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能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当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遭到严峻挑战,面临着“弱化”甚至“边缘化”风险。以列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为指导,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地位、创新话语表达、加强精准渗透、优化舆论生态等方面予以加强和改进,对新媒体时代强化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总结意识形态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面临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意识形态的政治性、阶级性、隐蔽性、渗透性特点日益显露,极易被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需要从经典文本、社会思潮、文化争鸣、社会建设等多方面汲取养料,以求日益日臻解决意识形态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下,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权中心地位被打破,文化话语权彰显;主流思想文化话语权面临被分化、淡化等的处境与认同危机;作为规制个体精神生活的话语权受到生活碎片化、选择多样化,以及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挑战.考察和研究全球化场域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及其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这对于我们有效应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地位因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而日益受到挑战,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和作用被削弱。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需在直面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中争夺思想斗争的主阵地,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战斗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始终在路上.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建与争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确立与巩固、改革开放时期的调适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与强化四个阶段性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统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与服务大局.百年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形成的宝贵经验,既为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党启航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说"新话"、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使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武器和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最终目的。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必然举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因此,推动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是必要。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地位正在被弱化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小说家昆德拉带来一场小说的革命。昆德拉的小说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思想内涵方面都有着极为显著的特色。在艺术上它是对小说叙述的突破,开创自由主义伦理小说。在思想上,他的小说是继卡夫卡之后对世界荒谬性的思考。透过政治与性的表面,昆德拉关注的是“人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伦理价值的艰难重塑与对人文精神的充满矛盾的思考过程中,昆德拉探索的是“永不消散的生存雾霭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社会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校校园社会思潮活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社会思潮,必须从改善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党委统筹全局与协调各方的作用等方面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研究和引导社会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正确认识与科学对待当代社会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当代社会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取得成效,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求得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变化了的国际国内情况,形成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标志的和谐意识形态,在理论内涵、主要特征、价值取向等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17.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导向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的基本功能。它主要通过三种导向体现出来:对传统思想的导向、对现实思想的导向和对未来思想的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思想导向功能,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角色担当,一要做终身学习者;二要做经常自检反省的对象;三要做教育对象在思想信息海洋中畅游的“领航员”。  相似文献   

18.
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务工作者开展学术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者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实务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应发挥自身优势,主要从事以行动为取向的研究。当前西方出现的证据为本的思潮,可以为实务工作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研究提供一种范例。实务工作者从事行动研究除了要处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以外,也需要处理角色身份带来的"局内人"与"局外人"的问题、"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问题、"学术研究者"和"行动研究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建立"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宏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水平,创造出更多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而且能够在微观层次推动理论创新,加快理论向现实转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体素质得到提高。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还必须看到,思政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