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之源。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探讨新形势下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实践要求决定了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功能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力量、获得涵养。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以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是:强化大学道德教化的功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重视网络媒体的影响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承载着人民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的政治观代表着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对此,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应加强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整体的综合文化素养,有效完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思想政治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必要性,阐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最后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以期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众多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品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美德的深刻总结,构建出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道德修养内容.培养青少年优秀道德品质的首要步骤是“识德”,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结合中国传统经典中的德育方式以“养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少年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达到“笃行”.  相似文献   

6.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核,马克思所说的"人本"即"人民本位",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两个基本特征.在目的性上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规律性上是坚持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者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实质是从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层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然要遵循马...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具备"大德育"的视野,通过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实现"三个全面推进",重点把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十个抓手",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渗透和发生作用的育人环境,实现对大学生灵魂的关照。  相似文献   

8.
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把握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唯物辩证法来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认同性、道德性、实践性等维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多重辨析,提出了坚持正确导向,突出思想引领;挖掘历史渊源,传承道德精髓;扎根现实世界,融入生活实践等基本策略。以基本策略为指导,应从立足传统文化,建设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全"体系;回归现实生活,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范式;结合学生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多"维度等方面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沃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只有从传统文化和新媒体中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多维度平台才能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讲好中国故事,追逐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教育,必须以认知教育为前提。同时,要考虑到大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引导他们自主、积极地理性思考,从普通的感性认知达到理性认知的高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高校面向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历史性和批判性这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2.
谢春妮  杜维彦 《文教资料》2009,(25):215-2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国家的文化安全,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突出重点.找准对策,落实"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3.
《邢台学院学报》2016,(2):51-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与之相生相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体的对策是建设好队伍和平台,创新弘扬的模式等,以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倡导和践行。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宝贵资源,而且其中的道德教育也能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重要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不仅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觉,坚持文化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向全党全国提出的重大任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商洛学院学报》2016,(3):62-6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渠道。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寻求一条合理的引导路径,即:明确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合力育人的科学机制,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校园里存在友善观念淡薄现象,日常生活中不少大学生无视别人困难,破坏生态环境、虐待动物,在虚拟生活中恶意评论、发布谣言等。这些不友善行为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主义观念及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溺爱和学校德育没有落到实处等原因引起的,针对这种现象,友善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应该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学校的言教与家长的身教、社会力量的榜样示范、学校完善惩罚机制、弘扬传统文化等途径加强社会主义友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以传统文化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及途径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