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解放主要指破除阻碍教师专业充分、自由发展的诸种束缚,解除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依附,还教师以自由选择、自主创造的权利,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空间,让教师有效地行使专业权力.教师解放包括外在制度的解放与内在自我的解放.立足专业发展的教师解放策略主要有:物质条件的解放、发展时间的解放、发展空间的解放、考评制度的解放、培训制度的解放与教师自我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丁东粮 《天中学刊》2011,26(4):72-74
《紫颜色》是黑人妇女生存、团结、求解放的缩影。黑人女性从麻木走向觉醒,从依附男性到精神上、经济上的初步独立的过程,就是黑人女性解放的过程。西丽等人为妇女的解放,尤其是为黑人妇女的解放走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有追求婚姻自由解放自我的思想和大胆的行动,但是又不自觉地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面对涓生要求她独立的呼声没有回应,最终酿出一场自由恋爱的悲剧。对此,在倡导个性解放的背景下对涓生不应苛责。鲁迅洞察到女性解放的道路还很漫长,对子君们投身爱情提出了质疑,对女性解放的现状表现出悲观情绪,凸显了对女性的关爱和直面真实的文艺态度。  相似文献   

4.
在五四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中,对女性解放的涵义的理解是从社会解放、个性解放、阶级解放这三方面展开的.社会解放指女性从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类的解放;个性解放指女性从自身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实现个体生命的解放;阶级解放指女性从不合理的阶级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类全体的解放.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们对女性解放涵义的理解和界定对中国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易卜生创作的“娜拉”形象一直深入人心,该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娜拉”从依附到觉醒的心理转变过程,强调女性只有获得自我人格和精神的独立,从根本地作为“人”的意义上意识到自我价值,才能获得真正彻底地解放。  相似文献   

6.
作为"五四"时期被解放的妇女最文明的代表,女学生自身的解放并不彻底,现代女性主体意识并未完全觉醒。原因在于先进知识分子主要着眼于解放作为劳动力的妇女与解放作为强国保种的妇女,虽实现了启蒙,却未完成解放。第一代女作家笔下的女学生形象表明,她们的自我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相似文献   

7.
丁玲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倾注了她一生的心力,她描摹千姿百态的女性生存本相,探求思考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她认为女性的悲剧是时代社会的悲剧;是传统男权思想意识与性别观念的悲剧;是不合理的体制制度的悲剧;是女性自身尚未建构自我主体的悲剧.她进而思考女性的命运,寻求女性的解放道路.她认为要改变女性的悲剧命运必须改革社会,更新制度;必须投身社会实践,进行文化改造;必须建构女性自我主体,"强自己".  相似文献   

8.
《白雪公主后传》塑造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渴望解放的现代女性形象——白雪公主,但是白雪公主没能逃脱依附男人的命运,渴求女性解放的愿望落空。小说中无处不在的男性凝视将女性变为男性的欲望对象,女性试图建构的主体性成为永恒的匮乏,女性的解放受阻;强大的男权势力宣扬男性主宰、女性服从,男性作为本源和主体而存在,女性被看成男性的补充物和客体的思维范式,而女性在这种范式中被培养、被规训,继而被阉割,最终失去自我,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虚妄。因而,《白雪公主后传》质疑和拷问了美国女权运动。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性别中"他者"的女性,是以被扭曲的"镜像"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在主流话语的浸染下,长期以来,女性形象及认识仍存在着悖谬之处。这主要包括新时代女性的自强不息与依附传统观念之悖;女性的情感特色与缺乏创造性之悖;女性的日益增强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性别的否定之悖。当代女性随着自觉性的不断提升,社会评价逐渐提高",镜像"也开始逐渐被打破。女性的社会解放与自身解放,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不仅要解放学生,同时还要解放教师。现实中,要真正解放学生的确很难,而解放教师则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教师,需要社会来解放自己,更需要自己来解放自己。本文介绍了一条走向教师的自我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中西方两部女性觉醒题材代表作《莎菲日记》和《觉醒》。一方面,两部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觉醒过程中展现出相同的模式,是进步与倒退、解放与孤立的并存。女性回归本真的向往受到男权社会的束缚,自我解放的过程也意味着自我孤立。另一方面,两部作品深入探讨了女性觉醒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社会和个人因素。对两部作品的对比分析体现出中西方女性觉醒题材作品的共性和不同。  相似文献   

12.
女性解放关系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女性解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女性解放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3.
性别意识与女性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意识”已被联合国、我国及其他国家纳入决策主流,这无疑是促进女性解放的福音。本文将“性别意识”放到人类解放的框架中,着重分析了女性在争取解放过程中应清除的心理障碍和存在的理论误区;同时论及了男性也面临着进一步解放的问题,只有使“性别意识”成为社会共识,才能使男女两性“双向互动”、“互补共进”,女性解放、男性解放乃至人类解放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荆棘鸟》通过对克利阿里家族三代女性.性格的刻画和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女性意识从觉醒到成长并最终解放的过程。老一辈女性虽然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不能认识到自己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男权专制,因而最终未能获得独立自由;新一代女性通过实现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摆脱了男权束缚,最终实现了爱情和自我价值的圆满。  相似文献   

15.
从“人的发现”到“女性的发现”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发现。周作人在其“人学”理论中所倡导的从“人的解放”到“性别的解放”这一“女性本位”解放观,时至今日都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女性自我解放意识觉醒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女真正的解放不在于外部形式的解放,而在于妇女内部的自我解放意识的觉醒。完整意义上的妇女解放,应 当包括两个向度:其—是以社会公正为目标的解放;其二是以内在精神境界的提高为祈向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问题式思想追问的目的不是终极断言或真理答案,它是开放并不断发展的,整个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女性解放问题亦是如此。可以说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女性都是备受压迫的群体,所以要实现女性解放必须开放地研究压迫女性的各种情境。我们要看清女性的处境,包括回顾历史处境和认识现实处境,加强女性的自主意识,即理解女性的自由问题,探索女性的发展途径,即女性的解放道路问题,包括不能走过去的“屈从’’之路,而要走“抗争”之路,自主、自立、自强,最后迭到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紫色》与《祝福》两位女主人公迥然相异的命运说明,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自我反思过程是女性在反抗压迫,寻求自我价值中的关键因素;女性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自我意识的成熟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女性解放的成败与否。另外,对宗教信仰的正确认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范海燕 《考试周刊》2012,(26):31-32
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是女性主义文学经典。本文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探讨沃克在《紫色》中表达的黑人妇女的自我解放之路,即以缝纫、写信等创造力活动和黑人妇女的姐妹情谊为武器,追求精神上的解放和经济上的独立,最终踏上自我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20.
自父权制代替母系社会以后,女性就以第二性生存,经过多次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许多优秀女性脱颖而出,但她们的背后都有比男性更多的辛酸和汗水,大多数女性还处于弱势群体。本文从女性解放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女性进步对全社会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21世纪女性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