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移动学习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交互结合体现在:移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了丰富学习资源、广阔的学习空间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也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了易于获取、多元而又互动的交际模式。创建和利用移动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认识,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技巧;运用移动交互软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灵活度。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项目组将原有的Moodle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移动化改造,增设文化教学动态管理模块,构建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泛在学习环境。以系统而丰富的文化资源的输入,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及文化的认知能力;通过教学引导、激发学生非言语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采用综合文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宽容度;运用英语在线互动功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教学灵活度。  相似文献   

3.
周含 《考试周刊》2012,(68):95-96
跨文化交际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跨文化交际知识也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提高高校英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把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借助多媒体网络着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公共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困难有教师、学生、资源、评价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文化的导入;大学生要明确英语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学习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当前社会中的语言专业人才提出的重要要求,所以对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做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英语文化素养为出发点,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高校英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几个方面对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培养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当前社会中的语言专业人才提出的重--求,所以对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做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英语文化素养为出发点,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高校英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几个方面对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培养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文化因素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助于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培养语言使用的得体性;理解词汇所含文化意义可以提高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利用教材,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8.
杨莉 《时代教育》2013,(15):138
高校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的跨度就是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提升高校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所在。本文就高校大学生在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建议,进行了梳理,期望能够给予当前的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师既要教授语言知识,也需传授文化知识,加强中西方文化对比,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发掘与延伸跨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利用多种途径,体验与学习异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设计了具有情境性、趣味性和交互式特点的跨文化交际开放式实验,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实验课程的目标与定位、课程设计与管理模式.实验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了互动学习空间.创新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个性化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模式,是互联网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的新探索,能为其它语言类实践课程的开设提供示范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大学纪事》在“院校合并”的背景上,暴露了高校大跃进式的发展所带来的系列危机,展现了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揭示了现行的大学体制所造成的知识分子阶层精神的萎缩和人格弱点。  相似文献   

13.
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尝试“三明治式“办学,大二就确定学生工作单位、课程设置和企业合作、边学习边实习……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合作,从全校挑选出66名优秀大一学生,新增设两个“定向”班,这批学生从大二开始和上港共同培养,毕业后将全部被上港录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香港大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相似文献   

16.
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多年以来,高校一直把大学语文课程局限在语言文字学范畴,这与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性课程的身份是不符的。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性课程,其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这一目标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字"、"文学审美"和"中华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递进完成。  相似文献   

18.
社团——引发大学生生命活力的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经济的压力和交际、情感的困扰,降低了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并在某种程度上使他们感到痛苦、焦虑,失去青春活力。大学生社团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社团文化来重构大学生对生命状态的眷恋,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使大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     
教育部:“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启动,浙江:PETS听力口语成绩作录取参考,海南:2007年海南高考总分为790分,江苏:外语分值“缩水”学业水平测试计入高考,上海:2007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将继续进行春季招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精神在建设一流大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建设自己的一流大学,必须培育具有大师、大楼和大气的大学精神,学习研究国外先进经验,加大政府投入,促进我国高教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