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能力为首要任务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规定":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教学论述中,强词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叶老说:“有些人把阅读与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象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我们常常听到很多教师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时,也说读写结合,多读多写。但是为什么多读了就能写好呢?这中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我以为读与写之间应很好地沟通,乃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沟通读与写的是什么呢?我以为是生活,它象一座桥梁,联系着读与写,没有这座桥梁,读与写往往是无法结合的。从这方面看,小学语文教学明显  相似文献   

3.
"读写结合"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大趋势。"读"即对文本的研读,"写"即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他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结合尤为重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诗歌教学课堂往往书声琅琅,读中理解,读中  相似文献   

4.
"以读促写"是对传统教学理论的改进。英语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正在其范围之内。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不能忽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而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评价高中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读会写,尤其是会写。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孪生姐妹:阅读可以帮助写作,写作能够促进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正如朱作仁教授所言:"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各位同仁一同探讨引导学生以读助写、为读而写、乐于写作的教学方法。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文中的语言丰富多彩,既有通俗易懂又极富文采的叙述类语言,比如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与我国清代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提出了"读说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以有效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本文就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说写"一体化教学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事实证明:阅读量小,练笔次数少是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说过:"只有多读、多写,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加大学生读、写的量,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会读文、会说话、会写文。因此,处理好教学中读说写的关系是关键,是基础。语文教学中的读说写是紧密联系的三个环节,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我注重把读说写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基础。 一、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课内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少而精,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学生已懂的知识,不要因为不放心而再三重复,尽量给学生多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利…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1):47-48
阅读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精华。在语文教学板块中,阅读与写作是重中之重,读写结合指的是通过课文等语言载体,从阅读的内容出发,制订与阅读本身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进而推动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如何有效的"读""写"结合就非常重要了。读写融合在语文实践中作为一种核心教学策略,读书和写作都是较为长远的功课,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才能凸显其价值。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各种文章,多方面积累语言知识,促使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语文是工具类学科的一种,就学科本身的特点来说就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储备与运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学科也逐渐显现出了其人文性和实践性特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经验。基于此,本文以以读促写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以读促写的价值,之后对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小学生的真实学情,对如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策略展开习作教学进行讨论,希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把低年级的写话指导课和阅读指导课进行有机整合,总结出较为适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读说写指导课",即:在阅读积累基础上,先画再说后写,指导学生据画说写,自由表达。这一模式遵循先说后写的言语学习规律,降低了写话难度,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众多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拟结合教学实践,归纳"四读""四时""四写""四评"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阅读向写作延伸,有效开展阅读指导下的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
正陈秀征把培养中学生愿读能写的"中国语文心"作为语文教育的追求。他告诉记者,让学生愿读、能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追求,也是当前语文教育最应回归的目标。谈及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他说,今天的语文教育,"抓住了人文性,丢掉了工具性;突出了合作探究,削弱了自读的基础;阅读肤浅,作文虚伪;许多教  相似文献   

14.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四项基本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在"听、说、读、写"上下工夫,并且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项。因此,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人具备了阅读能力,就可以凭借它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从而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读物,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速读     
<正>1从"读书好"走向"读好书"一项阅读调查显示,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而一成国民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三分之一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屏阅读",已与传统的"平阅读"平分秋色。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屏时代";更有人简单将"读屏"与碎片化的浅阅读画上等号,呼吁多读书、少"读屏"。这是一个图书品种多样的时代,然而,在五花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而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与发展。因此,我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读书随写",可以把阅读教学与写  相似文献   

18.
写话是写作教学的实际起步阶段。加强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是写话的基础,写话是阅读的提高。"读写融合"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方法。"读写融合"能使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因此,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写话的兴趣,利用多种形式的"读写融合"策略搭建阅读与写话的有效桥梁,帮助学生走上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9.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把阅读和写作一般比作蜜蜂采花和酿蜜的过程,其中阅读是采花的过程,是材料的积累;写作是酿蜜的过程。掌握读和写相辅相成的关系,对学好语文大有裨益。一、读写的辩证关系1、读是写的基础。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的灵感和素材的积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大量阅读即包含了读的文章数量多,又包含了一篇优秀的文章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诵。小学生阅读的过程可以懂得文章中心的确定、遣词造句的技巧、表达的流畅、前后语境的表达等方法,可以习得文章作者分析事物、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读前写"与"读后写"有区别什么是"读前写"?就是面对一篇选文或群文,学生还未经过阅读指导,老师依据文体特点、单元训练内容等,策划有关用笔表达的言语活动,让学生依写的需求先行阅读,再依自己的理解完成话题表达任务。这是一种写中求读,写后导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范式,与过去"读后写"相比,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