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评价枇杷清肺饮加减对比抗菌类药物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篇文献、495位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软件为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man5.2专用软件。结果: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有效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X2=6.27,P=0.18,大于显著性检验水准0.05,故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 5篇文献的疗效评价及效应量OR=4.92,95%的CI为[2.72,8.92],效应合并值的假设检验:Z=5.25,P0.00001,提示枇杷清肺饮汤加减比抗菌类药物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率高。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治愈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X2=5.78,P=0.22,大于显著性检验水准0.05,故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纳入文献的疗效评价及效应量OR=2.79,95%的CI为[1.87,4.17],效应合并值的假设检验:Z=5.01,P0.00001,提示枇杷清肺饮汤加减比抗菌类药物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治愈率高。结论:现有资料的Meta-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同等的治疗方案下,治疗组中加入枇杷清肺饮加减,对照组中加入单一一种抗菌类药物,治疗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唐杰  丰哲 《大众科技》2016,(6):73-76
目的:系统性评价FTS(加速康复方法)在髋部骨折(hip fracture)围手术期治疗应用疗效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检索Pub Med、OVDA、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收集FTS理念疗法与常规疗法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2篇,共1441例患者(FTS组715例,常规对照组7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FTS组显著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均数差(MD=10.32,95%可信区间(95%)CI:—24.20~44.85,P0.00001],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Z=5.00,P0.0001[OR=0.31,95%CI(0.19,0.49),提高了患者术后满意度[Z=3.65,P=0.0001[OR=4.00,95%CI(1.90,8.42)],减少了住院费用(SMD=0.06,95%CI:—4.58~4.70,P0.00001);术后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MD=3.01,95%CI:—0.82~6.84,P0.00001)。结论:FTS应用于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显著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及Harris评分。由于可纳入研究对象质量总体不高,该结论尚需严格设计的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四大数据库中发表柴胡疏肝散治疗BRG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7月。结果:所纳入7个研究中合计有3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受试者,治疗干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干预予常规西药。两者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为柴胡疏肝散治疗BRG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常规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73,95%Cl为(3.68,8.92),P0.000001]。总有效率漏斗图中可见散点分布不对称,由此说明文章存在偏倚,通过方法学评价而知纳入的RCT均属于高偏倚风险级别。结论:柴胡疏肝散在治疗BRG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但所纳入的RCT均属于高偏倚风险级别,RCT质量评价低,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支持推荐柴胡疏肝散用于治疗BRG。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健脾和胃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中文文献检索CNKI、Wan Fang Data、VIP、CBM;外文文献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1年12月所有严格符合纳入标准的益气健脾和胃法治疗CAG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3软件对主要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操作。结果:纳入22篇随机对照文献,总共有样本量1912名,其中实验组有974例样本量,对照组有938例样本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临床有效率(OR=5.06,95%CI[3.72,6.89],P<0.05)、Hp转阴率(OR=3.72,95%CI[2.18,6.35],P<0.05)、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R=0.3[0.17,0.56],P<0.05)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总积分(MD=-2.5,95%CI[-3.27,-1.74],P<0.05)、胃脘疼痛(MD=-0.72,95%CI[-1.13,-0.32],...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与其他针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要求单独提取资料并相互探讨核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涉及897例单纯性肥胖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针灸疗法,其合并效应量为(RR=1.13,95%CI[1.06,1.20],P<0.0001),而且在减轻患者的体质量(MD=-2.55,95%CI[-3.64,-1.46],P<0.00001)、降低 BMI 指数(MD=-0.39,95%CI[-0.67,-0.11],P=0.006)方面均优于其他针灸疗法.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针灸疗法,病人在临床治疗中获益更多,有望提供单纯性肥胖症的优先替代疗法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对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相应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医以补肾疗法为主拟方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RCTs,检索时限均为各库建库至2019年4月2日。由评价员收集数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s,共计19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提高HBV-DNA较基线下降2log率[RR=4.72,95%CI(3.58,6.23),P0.00001]、血清HBV-DNA转阴率[RR=3.24,95%CI(1.73,6.07),P=0.0002]、HBeAg阴转率[RR=2.14,95%CI(1.25,3.66),P=0.006]、HBeAg血清学转换率[RR=2.22,95%CI(1.29,3.82),P=0.004]均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的亚组分析显示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在治疗4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提高HBs Ag阴转率[RR=1.53, 95%CI (0.24,9.63),P=0.64]的效果则与对照组安慰剂相当。结论: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对于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较强抑制病毒复制和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本次研究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确切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穴位埋线疗法结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60名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埋线结合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30名。治疗组给予关元、十七椎,双侧地机、次髎等穴位埋线,并予腰背部、骶部、腹部、四肢部推拿治疗;西药组予经前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通过症状评分值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减轻疼痛及改善伴随症状,疗效满意,且较单纯止痛药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止渴降糖方对糖尿病肾病和哮喘两种不同病采取同样治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附属中医门诊部门诊或入院患者,根据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60例3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展开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渴降糖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血清尿素(BUN)、血肌酐(Cr)、甘油三酯(TG).选择6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男38例,女2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展开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渴降糖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其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糖尿病肾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哮喘: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渴降糖方对糖尿病肾病以及哮喘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赵霞 《大众科技》2014,(7):130-132
目的:观察祛银方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4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祛银方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和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治疗4周后,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中医临床症候症状等方面的改变,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73%;两组生活质量指数(DLQI)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两组的DLQ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医症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除瘙痒症候治疗有显著性差异外(P0.01),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银方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在改善中医症状如瘙痒、口渴等方面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雷公藤的毒副作用,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药敷脐相关联合疗法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在中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检索治疗肝硬化腹水相关疗法,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ADDIS1.16.6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5篇文献,共计2919例样本,涉及10种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中药敷脐+口服中药+艾灸+常规、中药敷脐+针灸+常规与西医常规疗法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种中药敷脐联合疗法在提高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但各种联合疗法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总有效率从优到劣排序中,中药敷脐+口服中药+针灸+常规排列第一,因此有可能成为最佳的治疗方案。结论: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研究结果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药熏洗联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检索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Pubmed数据库。采用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man5.2专用软件,将符合标准的7篇文献,合计776名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异质性检验,X=3.25,P=0.78,P0.05,分析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纳入文献的疗效评价及效应量OR=4.68,95%的CI为[2.88,7.60],效应合并值的假设检验:Z=6.25,P0.00001,提示中药熏洗联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有临床疗效。结论:现有资料的Meta-分析,与其他单用一种治疗方式相比,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探讨采用针刺、穴位敷贴配合刺血疗法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瓜霜喷剂涂抹及西地碘含片和多维元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穴位敷贴配合刺血疗法辨证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70%;治疗组复发率为4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穴位敷贴配合刺血疗法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效果。方法:10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当归注射液加甲钴胺注射液注射曲池、血海、足三里;对照组5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9.2﹪。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对HIV湿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改变。方法:选择HAART治疗1年以上的HIV湿疹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最终完成治疗者30例,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抽取肘部静脉血约4m L注射至单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每侧穴位约2m L;对照组患者在单侧曲池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约2m L。所有患者均3天注射1次,两侧穴位交替进行,共治疗90天。两组患者均给予HAAR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情况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没有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脾虚湿阻证和血虚风燥证两种证型皮损改善明显;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红斑、丘疹、脱屑、苔癣化、瘙痒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红斑、脱屑、苔癣化、瘙痒等症状体征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有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能改善HIV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皮疹改善方面,自血穴位注射在以虚证为主的证型方面较普通穴位注射明显,且自血穴位注射能提高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活血通窍汤剂、耳周穴位封闭及耳穴压豆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比单一方法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且方法简单,安全,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圆利针舌骨肌刺激疗法对脑瘫患儿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瘫流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圆利针刺激舌骨肌,对照组为常规中频治疗。治疗前、后利用教师流涎分级法、Sheppard的吞咽障碍调查问卷(DDS)对患儿流涎、吞咽障碍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流涎症状、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圆利针刺激舌骨肌疗法对治疗脑瘫患儿流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常规中频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部骨折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获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Jadad AR试验方法学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定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数据,并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临床研究,1710例患者。15项研究具有同质性,合并效应值RR=1.19,95%Cl[1.14,1.24],z=7.73(P0.00001),表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要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但是鉴于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尚存在发表性偏倚,上述结论仍需要更进一步设计合理、随机方法正确、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从血液流变学、头颅多普勒超声的相关指标改变,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对照组50例,口服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mg,一天3次。两周为一疗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头颅多普勒超声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0%(P0.05)。(2)中医症候: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3)血液流变学: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降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经颅多普勒超声:治疗组对平均血流速度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药治疗VBI性眩晕,服用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平衡刮痧疗法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旨在非手术治疗的领域提供舒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3月~9月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的颈椎病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平衡刮痧疗法联合牵引)35例,对照组(颈椎牵引)24例。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20d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疗效分析。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临床控制3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刮痧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有效,联合应用优于单一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20.
温灸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温灸结合针刺疗法与单纯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温灸结合常规针刺疗法,对照组仅选用常规针刺疗法。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灸结合针刺疗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