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呈现出传统文化价值对学科间壁垒的融通,传统文化意识对跨学科资源建设的延展,传统文化认同对学生实现跨学科能力的促进作用,这种融入在文化传承、育人模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应提炼文化价值,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学科资源挖掘;拓展跨学科资源,主题化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底蕴,探索跨学科知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2.
文伟 《英语学习》2023,(8):37-41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具有深远意义。在英语课程中引导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项目式学习是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阅读、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项目式主题阅读大幅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学习语言、理解文化,还在实践探究中构建意义、认同文化,在行为外化中表达文化、传承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由知到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3.
董艺 《江苏教育》2022,(31):55-57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是教育者应切实思考的问题。主题探究式班会符合学生的道德认知规律,是班主任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文化需求出发,通过文化主题引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戏剧演绎和小课题研究中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为切入点,以儿童立场为设计原点,探寻课程内容中的儿童元素,凝练单元内容的核心问题,以“进阶性项目—驱动性问题—阶段性任务—辅助性支架—全程性评价”为主要方式,设计项目化学习,实现儿童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张宇 《福建教育》2023,(26):54-5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上要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让学生了解与认识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传统文化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应该从提升教师文化修养、设置传统文化实践课、改革英语教材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改革,从而为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推进文化育人的现实需求,其与单元教学共同作用,成为践行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与突破单元教学实践困境的关键。地理学科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灵魂,并助力其组织结构的创新,从而激发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的活力。文章以初中地理“河流”单元为例,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主题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优化教育资源,彰显办园特色,提升内涵发展。为此,幼儿园应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利用本土资源,多措并举,以环境创设、育人活动等为载体,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和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在各大高校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设置,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课程设置上未必科学、合理,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在"中国审美文化"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国审美文化"课程是以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由此培养学生的感性直观和理性反思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9,(24):13-15
通过挖掘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科学·技术·生活"栏目的素材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关学科核心素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利用科技服务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树立科技改善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中国高等院校的文化自信,在世界范围内,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大学,在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由之路。近年来,福州大学自上而下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活动,积极探索融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效方式方法,坚持多项举措,成效显著,为当下"双一流"大学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英汉翻译基础”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例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具体实施路径、评价方法等,并结合问卷结果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后学生“文化自信”思政目标达成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学习的关系及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期望与要求等,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升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为背景,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以“曲水流觞·兰亭佳宴”宴会主题为例,通过选题背景与要素分析,阐述传统文化在主题宴会设计中的呈现,从而探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餐宴会主题设计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师以“剪窗花”的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欣赏剪窗花艺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实操剪窗花过程,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追溯剪窗花历史,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等教学策略,探索小学数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凯婷  朱中文 《科教导刊》2023,(24):122-12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加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古诗词教学能够唤起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继承国学经典,增强民族自信。文章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诗词赏析”课程为例,通过阐明高职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融入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新时代文化自信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对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意义深远.文章以江西理工大学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为例,从理论、实践、方法三个维度分析了新时代文化自信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文州 《广西教育》2022,(6):158-160+164
本文以品牌设计课程为例,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价值,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品牌设计课程所面临的困难,提出深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深入运用传统文化素材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策略,包括全面、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展丰富有趣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体育领域的渗透与传承,然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20.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国家层面的倡导与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诗经文化从内在品质和外部需求两方面表现出融入大学校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理念认识、师资力量、学生认同等方面的问题。推进诗经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时,需注重高位推动、高频联动、高效落实,在高层引领、制度支持、教育嵌入、载体运用、研究阐释等方面发力,使诗经文化真正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