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EEST Words     
《音乐世界》2014,(16):144-144
如果你看到的这个世界很悲剧,可是依然觉得有一个希望可以活下去,这才是喜剧。——王祖监  相似文献   

2.
一天下午,上完一堂语文课.我匆匆赶回办公室,陈明同学从后面追来说:“高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四大悲剧分别是什么?”我想了一下,告诉了他四大喜剧,可四大悲剧只想到三个,便对他说:“另外一个悲剧我晚上回去查一下,明天告诉你,  相似文献   

3.
王晓春 《师道》2004,(5):22-22
若是有一位动物学家给动物们上课,每天批评老虎太凶,牛羊过于淳朴,刺猬排外,乌龟缺乏开放意识,兔子不具备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等,你以为这是喜剧还是悲剧?  相似文献   

4.
开心果     
文学新论老师:请你解释悲剧与喜剧有什么区别。学生:当没有人买票看喜剧的时候,喜剧就是一场悲剧。 (陆百丰/浙江)  相似文献   

5.
阿Q和堂吉诃德这两个艺术典型,诞生于不同的世纪,处于不同的时代,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意识特点,但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典型中,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具有质朴、率真的性格特点,都用“精神胜利法”来作为暂时的精神安慰。他们性格的美学构成都是悲喜剧因素的交错和统一,他们既是悲剧性的喜剧形象,又是喜剧性的悲剧形象,他们身上表现了时代的悲剧和不幸。  相似文献   

6.
在古典主义者眼里,悲剧与喜剧被认为是高贵与低俗两分对立的,然而莫里哀却把悲感与喜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喜剧作品中隐含着深深的悲感底蕴,揭示出在“笑”的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生悲哀。  相似文献   

7.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就揭示了生活中悲剧和喜剧产生根源的一致性,因此,鲁迅的小说的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总是互相联接,互相渗透的。《孔乙己》就是以“笑”贯穿全文,以喜衬悲的悲剧。孔乙己正是人们的笑声中登场的,他穷到无以为生的地步,仍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仍然保持着比劳动者高出一等的优越感,极力维护着自己读书人的体面。满口“之乎者也”的,不由令人发笑。当人们戏弄他,特别是用“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来取笑他时,孔乙己立刻变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人间看成一个剧场,那么你也许要问:人类社会代代演叙的是喜剧还是悲剧?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体现于喜剧的嬉笑与轻松还是悲剧的庄严与惨烈?司马迁的《史记》绐我们作出了历史,和艺术的回答:人生是悲剧,人生的价值也正是在悲剧中得以充分展示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三仙姑与曹七巧人物形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仙姑和曹七巧均属于悲剧性的女性形象。但由于作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创作意图的差异,使这两个女性形象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效果:三仙姑的悲剧带有浓郁的喜剧性,从而淡化了悲剧的美学意义;曹七巧的命运以悲剧而终,具有权强的审美效应。前者受现存道德观念所囿,后者才是悲剧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悲剧、喜剧重要的民族美学特征是 :悲喜两大艺术元素的交叉和交融。悲中含喜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一个民族美学特征 ,它和西方悲剧强调悲剧的“纯度”、“单一性”不同。中西古典喜剧的一个差异可归纳为 :西方喜则大喜 ,充满可笑性 ,表现了“热度”,使人乐不可支 ;中国则是大喜加小悲 ,可笑性中带有严肃性 ,体现了“力度”,令人破涕为笑。造成悲喜交融特征的原因 ,一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影响 ;二是现实生活的影响 ;三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中国古典悲剧、喜剧的民族美学特征 ,并没有给悲剧、喜剧的艺术风格带来混乱 ,反而使之更具有辩证的哲理和诗意的潜流  相似文献   

11.
提起悲剧和喜剧,人们可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的著名命题:“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每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都有多方面的造诣,但创作个性决定他总是擅长于某几个方面并有杰出成就。曹禺有悲剧、喜剧、正剧,而他的悲剧艺术最令人赞叹。悲剧是戏剧文学的重要类型,悲剧特殊的美感力量使它比其它戏剧类  相似文献   

12.
南风知我意     
暖夏 《中学生博览》2012,(14):58-61
悲剧是什么? 悲剧就是第一节听力课上,你好不容易达到一百个小时的听力记录被清零了,紧接着又听说第二节就有你最不擅长的数学考试。事后据刘薇描述,当时我扒着听力电脑哭得那叫一凄惨,声震南天。比前天来学校做道德模范演讲的单亲女孩儿还要声泪俱下感人肺腑。以至于我顶着俩灯泡眼去考试,在考场外头待考的同学统统自觉给我留出来一条宽阔...  相似文献   

13.
李渔的小说表面上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而实际上背后包含浓郁的悲剧意蕴。这种悲剧意蕴主要包括:人生的悲凉与无奈;美的不合理的悲剧命运;封建末世的感伤情绪。悲剧意蕴的获得使李渔的小说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也因此不能把李渔的小说简单地划入轻松喜剧或滑稽喜剧一类。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以精练和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平常人的生活悲剧,同时又加入了不少喜剧性元素,悲剧和喜剧在孔乙己身上融为一体,泪和笑在作品中同时存在。因为描写的是平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所以它又能够引人深思。如果说喜剧元素强化了悲剧的深度,那么平常性和喜剧性则使《孔乙己》表现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15.
《李尔王》被视作莎剧中悲剧性最强的作品,然而该剧的荒诞喜剧色彩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也最为浓厚。在《李尔王》一剧中,莎翁通过喜剧性场景的设置、喜剧小丑的安排、荒诞命运的揭示等多种手段拓深其悲剧性,使其达到悲剧艺术之颠峰。  相似文献   

16.
四叶草     
一、生命终点是不可言喻的静默,起点是无端莫名的痛苦。于是,你呱呱坠地,你默然逝去。一切未静止以前,你总想尽方法去动。于是,有喜剧,有悲剧。生命是一片喧哗。在不该挥霍的时光,你挥霍着错误与悔恨。时间似水长流,而生命却要归还。怎样经营,  相似文献   

17.
鲁贵是曹禺悲剧《雷雨》中一个"二丑"似的喜剧人物,他的喜剧行为影响了其他人物的悲剧命运,推动着悲剧冲突向着更加悲剧化的方向发展。曹禺对鲁贵喜剧形象的塑造,由于把握了典型的人际关系,把握了渗透于这种关系之中的悲与喜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辩证法,大大加深了《雷雨》的悲剧底蕴,强化了《雷雨》的悲剧特色,显示了曹禺戏剧艺术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8.
刘菲 《文教资料》2014,(16):13-15
学界对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这一戏剧作品的定义偏向于喜剧,对其悲剧意义的分析较为清淡,然这一重喜剧色彩、轻悲剧意味的倾向有失偏颇。《救风尘》中确有喜剧形式,表现为人物、情节和语言三层面的喜剧性。但实则每一层面的喜剧背后都蕴含浓厚的悲剧意味。并且作家此种形喜实悲的写作特色,意在揭露更彻底的悲剧实质。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曾经给悲剧和喜剧下过定义,他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火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阿Q正传》的形式和风格并不是单一的,是喜剧艺术还是悲剧艺术,这就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用喜剧性的叙事手法,塑造了孙悟空这个中心人物形象.前七回是表象的"悲剧",实质的喜剧,作者以喜剧化解了表象的"悲剧".明代精英文化人的作用,使孙悟空成为明代中后期的"文化英雄",以后又从<西游记>主题中转换为母题,形成大众化审美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