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为什么改革搞了十几年,至今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效益不高,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倒闭破产?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失业却愈加严峻? 为什么我国的工人阶级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理应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但是“近年来与其他阶级阶层相比,工人经济地位下降已为社会各界认同”,部分职工竟成了城市“扶贫”的对象? 为什么在国有企业里,“穷庙富方丈”现象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为了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倡导把课堂还给他们,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许多教师却因此矫枉过正,认为讲得越少越好,该讲的也不敢讲,甚至光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到了整堂课不讲的地步。那么,教学中到底需不需要教师的讲呢?首  相似文献   

3.
4.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活动充满了新意.但同时我们注意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浪费"现象仍比比皆是,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大学纷纷开始实施战略规划活动,我国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也纷纷开始了自主性的战略规划活动,然而对于大学战略规划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却始终存在争议,相关实证研究也呈现出支持和否定两种结果。但对大学来说,实施战略规划至少可以有效终止组织内的争论、凝聚发展力量,同时战略规划还是大学回应外部利益相关者重大关切的工具。大学实施战略规划肯定会出问题,但出问题并不表明战略规划在本质上是无效的,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应对这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大学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战略规划是为了帮助其更清晰、更有效地思考。此外,如果大学不实施战略规划,就会挑战现有秩序,丧失合法性。以上这些理由决定了大学不应该回避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6.
爱情教育不能回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应不应该涉足爱情的领域?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而爱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圣洁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人的发展”这一话题之外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改革不能回避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改革不能回避历史,回避历史的教育改革是很难成功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明确自身和教育问题的定位,发挥传统的力量.为此,教育改革者需要与历史研究者合作,彼此借重,相辅相成,坚守正确的历史态度和历史精神,全面深入地认识和准确地理解历史,以把握未来,开创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21世纪需要的不是只会背诵死的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能力的书呆子,需要的是能听、说、读、写,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格的新型的人才,要造就这样的人才,单单靠课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  相似文献   

9.
21世纪需要的不是只会背诵死的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能力的书呆子,需要的是能听、说、读、写,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格的新型的人才,要造就这样的人才,单单靠课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语文教学在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模式的同时,也应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格局,让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精彩的生活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生活走进语文,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总的精神是通过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这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改的方向。要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的”显豁突出地提高了明确要求,从智育来说,“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语文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高中增加了“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这个目的,突出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一切教学工作要围绕这个目的来进行。偏离了这个目的,就不是语文教…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讲课,叶圣陶先生早在《谈教学的着重点》中说:“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教师就必须在这些方面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哕哩哕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教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提高。”叶老的话精辟地指出了语文教学中“讲”与“读”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非常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课教学, 是学校德育的重中之重, 是沟通社会和学生思想实际的桥梁。如何达到令人信服, 解疑答惑的最佳教学效果,政治课教学就应始终坚持不回避、不乱讲、不僵化的原则和宗旨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文本,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纠缠于文本,以弄清文本内容为唯一目的的语文教学肯定是不妥当的;然而,置文本于不顾,使文本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使文本仅仅成为课堂教学的话题”,也是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一、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文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  相似文献   

14.
纵览近十年来的语文教学之路,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语文界在对待训练问题上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从以前的积极倡导到现在的有意淡化。此种做法,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本文拟就此谈些看法。一、训练是语文教育的经脉有学者认为:“语文学科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应用学科,是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本领的应用学科,为了达到应用,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训练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韦志成《作文教学论》第67页,广西教育出版社)此话不无道理。从课程观看,语文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而完成的,只有通过严格、恰当的训练,才能最终体现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十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2001年后,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方向。近年从对教改的调查看,淡化了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并未使学生汉语水平提高,并与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矛盾,为此,认为不能淡化语文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教学时间最长、教学时数最多的当推语文,而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往往也是语文,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愿看到却又无法回避的事实。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用去全部课时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学习语文,还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自己的母语,这与其说是学生的悲哀,毋宁说是教学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训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然而由于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了“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却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三维目标的落实,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惟一目的,课堂上很少进行,甚至不再进行“训练”,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与感悟、体验对立。正因为如此,课程实验中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重人文内涵的开掘,…  相似文献   

19.
从2004-2005学年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所有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教学。在这一学年里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在新课程大语观的指导下,进行了许多新的教学尝试,为广大语教师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但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如我听过的两节似是而非的语课不得不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十年以前,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质量不如人意,这个看法极大地调动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语文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全国有志于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老师风起云涌,从教材改革到教法创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改革给师生带来了创造的欢欣,给教师带来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彻底改变少、慢、差、费现象的希望。然而,曾几何时,改革势头大减,改革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初中教改往往局囿于一、二年级,三年级要对付中考,不敢轻举妄动,高中更不必说。以改革求质量,以改革求实效,非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