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旭 《内江科技》2010,31(12):108-108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CR39只对离子敏感,而对、射线以及电子等不敏感,因此在超短脉冲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质子束的测量中,一般选取固体核径迹探测器CR39测量质子束。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86-187
上海光机所李儒新研究员承担的“强场超快科学前沿交叉研究”项目,于近期通过验收。该项目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主要是:(1)在强场超快激光物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方面。首次在实验上采用位相延迟优化的双色场驱动,演示了同时得到加宽和增强的高次谐波超连续谱发射,提出了脉冲宽度和强度可调的阿秒脉冲产生新原理;利用近年建成的飞秒拍瓦级激光装置,成功开展了超强超短激光与高密度、大尺寸异核氘代甲烷团簇的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5-435
空间中心空间环境特殊效应实验室韩建伟等人利用基于自主技术研制的我国首台脉冲激光单粒子效应实验装置.首次在国内采用芯片背部辐照技术,对4M位SRAM器件和基于90nm SOI工艺的Power PC CPU器件进行了单粒子效应试验。试验获得了S洲器件单粒子锁定的微区分布,并测得了其发生单粒子锁定的阈值,与加速器重离子的试验结果非常吻合。激光扫描试验测得了CPU对单粒子翻转最敏感的部位;随后对该器件进行的版图分析表明,该部位正是此CPU芯片的通用寄存器所在区域。试验观测到脉冲激光诱发的该CPU一位和两位单粒子翻转及其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实践表明,脉冲激光装置是进行卫星用器件单粒子效应敏感度评估、电路抗单粒子效应设计验证、自主抗单粒子效应集成电路设计效果试验的有力工具,是元器件空间环境特殊效应的重要平台,对促进我围卫星产品和国产宇航器件抗单粒子效应设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封闭光学玻璃箱体内,应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20°顶角圆锥附近静止大气进行了定常和脉冲循环控制,对等离子体诱导的圆锥截面绕流速度场进行了二维PIV测量,对定常控制和脉冲循环控制下最大绕流速度及最大轴向涡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的电压和频率值对上述参数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定常控制模式,脉冲循环控制下沿垂直于圆锥截面对称面径线分布的时间平均切向速度和轴向涡量范围要广;在脉冲循环控制控制下,动量传递的主要表现在离散涡的形成而不是气流的加速。  相似文献   

5.
距离本刊年度人物评奖大会已时隔数月,记者终于约访到了2011年度科学人物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魏志义研究员,一方面因为工作太忙,一方面因为不愿宣扬自己,因此就耽搁下来了。但作为一支活跃在国际激光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我们一直惦记着他的学术成就,希望能分享给关心激光的读者。几经努力,终于争取到对魏志义研究员及其团队的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6.
黑洞其实并不可怕,我们在实验室里就可以轻松制造出来,而且,保证安全无危害!黑洞会蒸发黑洞可以说是目前宇宙中发现的最神秘的天体,它拥有强大的引力,即使是宇宙中跑得最快的光,进入了黑洞的势力范围都无法逃出。这个连光都无法逃  相似文献   

7.
正以上效果图显示了显微镜下超快红色激光脉冲在砷化镓半导体上激起的"量子液滴"。每滴"液滴"中的电子和空穴以液态模式环状排列,其周围则是等离子体。美国天体物理联合研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与德国马尔堡大学的理论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类新的准粒子:他们利用超快激光,让半导体内部的多个电子和空穴以新的方式排列组合,凝结成类似于液体的"量子液  相似文献   

8.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简称BEPC,是目前我国建造的规模最大,技术要求很高,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大型科研工程。它主要由注入器、储存环、探测器、数据处理中心和同步辐射产生区组成。建成后既可进行高能粒子物理实验,又可产生同步辐射光进行材料、生物、医学、化学、物理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对撞机是六十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速器,由于具有投资省、有效能量高等优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对月探测的第一步。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太空探索的强烈渴望,在21世纪,众多国家都在加紧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探月计划,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