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是张立文先生摒弃"照着讲"的研究模式,从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实际和中国文化的内在特质出发,而总结出来的关于中国哲学发展和哲学思维模式的固有原则、原理、规律和方法.它不仅实现了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而且实现了中国哲学建构方法的创新,是中国哲学"自己讲"、"讲自己"的新方法.其理论归宿是作为中国哲学新形态的和合学.  相似文献   

2.
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理论还包括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制约因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阶段构成,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表现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中国近代哲学革命既受到"中国向何处去"这个近代社会中心问题的影响,又受到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近代哲学革命包括前驱阶段,进化论阶段,新旧思潮之激战和哲学革命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贡献阶段.中国近代哲学革命表现为一是传统的范畴获得了新的内容,二是西方传来的新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三是近代哲学的独特创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表现为一是忽视了哲学的理论思维的科学性质以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二是在处理"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上的缺失,三是在方法论上的缺失,四是在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人的信息活动和信息社会的实践亟须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回应.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信息哲学既是完善全球信息社会治理的需要,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信息、信息劳动、信息实践、信息生产力、信息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信息哲学的基本范畴;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价值论、信息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息哲学的基本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信息哲学是对全球信息文明发展的哲学反思.中国信息文明发展道路为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信息哲学提供了实践基础.网信事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信息化长期向好发展的根本原因.21世纪全球迈向信息社会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汇聚,为马克思主义信息哲学引领全球信息社会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21世纪马克思主义信息哲学是中国哲学对世界哲学的新贡献,是中国为应对信息文明浪潮挑战和建设信息文明社会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解读和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一系列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可大致划分为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与当代哲学.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主流形态不是中国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进一步发展更新形成的哲学,也不是中国当代本土生长起来的其他新的哲学,而是从外国引进、然后又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运用中国语言表达的、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被中国人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的国家哲学.我们应该自觉地、积极地促进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李约瑟的"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观点曾在我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从《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最后文本看,李约瑟并没有明确讲"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话,但从内容上看,他确实有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思想.他的这一思想的形成缘于他对欧洲哲学、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不应从"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论断中推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了中国哲学智慧"的结论.用中国哲学智慧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生动的实践问题,既需要理论维度的艰苦探索,也需要从实践维度加以研究.人们对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有效传播、运用、创新等关注的相对较少,也缺乏这方面深入的发掘和总结.这种状况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和推进难以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在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全面的传播和不断的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衷和落脚点,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实现了中国化的重要标准.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存在的理论源泉和生命力之所在,而中国当代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坚实基础和植根的沃土,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扎实推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探索者、实践者与开创者.他笃信力行,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说明中国的实际问题,完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奠定了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发展史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历程中的地位.本文充分利用了相关文献,力图对艾思奇解放前的哲学贡献进行梳理,对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中的地位、贡献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哲学》是一部新编的大百科全书.这部大百科全书,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两部百科全书:一部是《中国哲学丛书百科大辞典》,一部是《简明哲学百科辞典》.它们近乎于经济哲学,特别是第一次出版,是很不简单的、很不容易的.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哲学大百科手册》,第5页)这部中国的经济哲学,既总结和囊括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又发扬了西方哲学中理住主义才智.也正是这部经济哲学反映和体现了中国认识趋势和文化基础.这部著作,以中国人的才智和特有的思维,提出了他们对自然界、人类和精神(思维)所有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力.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可以分为外国主动引入和中国自觉迈向世界两个维度.通过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的东学西渐史,以"他者"视角为镜,以史为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三个关键问题:中国哲学为何要走向世界、中...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近代中外文化冲突交融的最重要的精神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致思实用、知行关系、一分为二、内圣外王、民本主义等思想和精神,经过毛泽东的批判、改造和继承,成为毛泽东哲学的精华,使毛泽东哲学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性格和中国哲学精神.它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形式,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生根、发芽和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前途,而且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智慧,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部门哲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综合创新的重要范式之一.部门哲学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超越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而向生活实践回归的结果;研究对象的领域化与专门化、研究层面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统一、研究性质的交叉性与中介性及综合性是部门哲学的基本特征;部门哲学在理论与实践、文本与问题、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视域融合”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部门哲学的主要不足在于难以处理好部门性与整体性、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在社会问题日益领域化、复杂化的背景下,部门哲学仍将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主流”和“前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实证哲学是在全球化语境中中西哲学对话的产物.这一思潮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引入期、发展期、反思期三个阶段.从中国实证哲学发展历史来说,先期传入中国的实证哲学尽管来自西方,但毕竟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陶富源的哲学创作体现了继承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任何哲学的创造都是继承中的创造,都是在对前人接着讲、照着讲的基础上的反思着讲、创新着讲.  相似文献   

15.
黄琳庆  陈文庆 《红领巾》2004,(3):9-11,6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为止所谓的哲学方法论,是西方哲学范式下的方法论.事实上,与西方哲学方法论相对应,我们有自己的中国哲学方法观.提出中国哲学方法观这一名称是为了与西方哲学方法论相区分.要想解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就必须确立自己的方法论,中国哲学方法观为捍卫中国哲学的主体性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7.
朱谦之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早年提倡无政府主义虚无哲学,20世纪20年代将柏格森生命哲学与孔子儒家哲学相糅合,倡导唯情哲学,以与唯科学主义相对抗.三、四十年代则以生命哲学为理论武器,建构其独特的文化哲学和历史哲学,为中国文化的复兴与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呐喊,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内生出现代意义上的“人权”概念,但中国哲学——中华文化的精髓,实际上包涵着丰富的关于人权的观念,思想,原则或精神.中国传统哲学包含着独具特色的中国式人道主义理论,是原生性的主要关于“人的哲学”.中国传统的“良心”和“天下”理念是世界人权哲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哲学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完全有充分的自信,可以成功开辟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实现之路.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央领导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整体看来也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前苏联的蓝本有很多不适应.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尚未形成.西方教材乘虚而入,正确的态度应是批判地接受.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中国在和平崛起,这是一个奇迹,我们有资格、有条件形成我们自身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编写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要编写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①这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总体精神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以实践为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相结合,吸收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土壤中,继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