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照顾者,向幼儿进行爱父母的教育有着最自然、最直接的情感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孩子由对母亲的爱而移植到对祖国的爱。他说,情愿为自己祖国而牺牲的公民、战士、英勇不屈的人,都是从对母亲的忠诚、无私而慷慨的爱开始的。由此可见,爱的情感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通过调查了解发现:①多数幼儿对父母的职业是什么,回答不明确。如有的幼儿回答妈妈的职业是打针的、开票的、上班的等,对父母的劳动价值不了解。②部分幼儿认为爸爸、妈妈为他们尽量提供吃的、用的、…  相似文献   

2.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著名幼儿教育家张宗麟先生在《爱国主义教育在幼稚园》一文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不但在幼稚园可以进行,而且应该在幼稚园时代开始;但是必须先做到教师对爱国主义要有正确的认识。”爱国主义是我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特殊的感情。必须从小就进行培养。从幼儿心理发展来看,学龄前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这个阶段幼儿的情感处在不稳定时期,感情易冲动,易外露,空洞的理论教育幼儿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以情感教育为主,从教育幼儿爱自己的家庭、爱幼儿园和爱家乡开始,逐步引导他们爱国旗爱祖国。 首先要培养幼儿热爱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情感,父母榜样的力量,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家庭里,父母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幼儿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文明、礼貌、充满友爱的现代家庭环境。此外,父母与幼儿还应在情感上进行双向交流,培养他们尊敬长辈,热爱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  相似文献   

3.
一、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笔者认为,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对幼儿没有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幼师是幼儿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影响着幼儿的一生。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从父母的怀抱来到老师的身边,从温馨而熟悉的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望着同伴和老师陌生的面孔,心里不免产生分离的焦虑和恐惧,这在他们情感上是一个很大的波动。这时教师只有用无微不至的爱来安抚他们不安的心,才能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儿童是在爱的环境中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及激励和信任的,因而要想让幼儿感受到爱,教师就要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他们。对小的孩子要更多地用身体接触,如亲亲、抱抱、拍拍……对大一些的孩子则要用目光、语言等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信任、鼓励、称赞等等。同时,还要让幼儿学会爱别人和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爱的教育是双向的,即爱与被爱。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的感情。正如列宁所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由此看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是进行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俗话说:爱由情生。情是爱的基础,爱是情的升华。要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从心底热爱自己的祖国,必须使学生对祖国怀有深厚的真挚的情感。只有对祖国的一往情深,才能对祖国有无限的爱恋。所以,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该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上,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爱国的种子。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幼儿各种良好品德的形成,都需要情感——爱的滋润。爱心的培养从哪儿开始呢?我们想到了父母。父母是幼儿最亲近、接触最多的人,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学会爱他人,最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更多地了解父母,理解他们的付出和辛劳,是激发幼儿爱心的极好途径。 为了解幼儿对父母的了解程度,我们对中班幼儿进行了一次“对自己的父母知多少”问卷调查。接受调查幼儿70名,能将父母的职业全说对的,只有一名幼儿,有三名幼儿说对了其父或其母的职业,其他幼儿说的全是父母上班的地点,如办公室、银行、商店等…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它被视为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品质,它的实质表现为自觉地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胜利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并积极地促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孩子的心灵就是没有污点的明镜,能映出周围社会的一切。环境和社会风气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和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我们应当从儿童年龄很小的时候起,不断地、悉心地去培养,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幼儿心中萌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起点,这里有家庭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关系,有劳动的志趣,有理想的追求,有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总之,家庭是激发幼儿爱国主义情感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张风 《学周刊C版》2014,(10):199-199
爱国主义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它被视为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品质,它的实质表现为自觉地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胜利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并积极地促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孩子的心灵就是没有污点的明镜,能映出周围社会的一切。环境和社会风气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和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我们应当从儿童年龄很小的时候起,不断地、悉心地去培养,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幼儿心中萌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起点,这里有家庭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关系,有劳动的志趣,有理想的追求,有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总之,家庭是激发幼儿爱国主义情感的摇篮。  相似文献   

8.
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孩子一出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按自身的规律独立地发展着,他们作为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与家庭和社会又是一个联合体,他们的情感发展受到家庭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父母只要充分调动联合体中有利因素对孩子进行切实有效的情感教育,孩子的情感就会健常正常的发展。那么,家长应如何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呢?一、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婴幼儿时期是人的情绪情感萌生的时期,也正是情感教育的大好时机,家长必须抓住这一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孩子关心父母,孝敬老人、爱老师、爱小朋友、爱一些美好的事物、体验各种情感的感受,这是当今早期家庭教育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情感,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教育。父母的爱同食品一样,是孩子成长的“食粮”。父母的爱尤其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社会条件。有研究表明,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一般发育缓慢、感情冷漠、心智落后,还易早年夭折。父母的爱也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信其所亲,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挚爱,才会接受父母的教导。这正如马克思所言:“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父母应如何爱孩子呢?一、爱而…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孩子,仅仅受到父亲或母亲单方面的爱和教育是不够的。长时期仅仅受到母亲的爱和教育,男孩子容易女性化而阳刚气不足;长时期仅仅受到父亲的爱和教育,女孩子容易男性化而缺少女性的温柔细腻。家庭的教育,父母双方是阴阳契合的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这是因为它不仅给予孩子知识,同时还要给予孩子心灵方面更多的东西。对血缘、亲情的教育,对来自父母双方的气息和信息,孩子是格外敏感的。单亲的家庭,即使生活再优越,这方面的教育是无法弥补的。双亲的家庭,却常常忽略这方面的教育,尤其是父亲,往往在外面闯荡,为事业或名利而奔波…  相似文献   

11.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家庭中这种双向的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可现实生活中父母爱孩子,而孩子不爱父母的事屡见不鲜。长期以来,家庭中的情感教育被父母们理解偏了。父母只知道给孩子大量的爱,这种爱,一是单向的爱,只把父母的爱一味地倾注于子女身上,而如何教会子女爱父母、尊敬长辈却被忽视了;二是偏爱,对子女的爱常常偏于生理需要和物质  相似文献   

12.
胡丽敏 《山东教育》2005,(33):28-29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从熟悉的“家的集团”进入第一个“社会集团”——幼儿园,从独享父母之爱到分享老师之爱,接触的人、事、物都是全新的。幼儿的依恋情绪就表现得较为强烈.情感的心理需要也比较突出。孩子在活动中需要有情感的依托、情感的支持。而区角活动正是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积累、  相似文献   

13.
肖红 《伊犁教育》2005,(4):45-4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每一个父母为教育子女都付出了许多。作为父母,在做这些应该做的事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爱,并让爱延续,因为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4.
动之以情是爱祖国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幼儿情感外露,易与外界的好恶之情产生共鸣,并对一切生动美好的事物本能地相通,这是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应以情感体验为主的心理基础。情感又是伴随认识而产生的,幼儿对祖国的情感基于对祖国的具体的认识,应从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游戏与活动,形象、具体、愉快地获得关于祖国的知识,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幼儿知道  相似文献   

15.
铁路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以为,铁路幼儿园的“铁路”特色,在于它可以利用“铁路”题材,向幼儿进行多方面教育: 一、可以利用幼儿最接近的人,培养幼儿爱铁路、爱铁路工作、爱劳动、爱父母、爱劳动人民的良好道德情感。铁路职工的孩子,他们的亲人中,有的是司机,有的是乘务员,有的是车站售票员、服务员,有的是养路工、信号员……遍布铁路的各个系统、各个部门。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素质教育怎样搞?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实践中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品质,最重要的是精神,最关键的是兴趣。一、最根本的是品质。品质中最根本的是爱心,而当代幼儿最缺乏的正是这个。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生下来就处在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地位上,想怎么就怎么,不管别人乐不乐意,只要求别人爱他们,他们却不去爱别人。因此,对这一代幼儿的品质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帮他们树立起爱心。教育幼儿应从爱父母做起,进而教育他们爱别人。对他们来说,爱别人除爱家人外,就是爱同学、爱老师、爱家庭以外的人。所以在教育中要教…  相似文献   

17.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情感——天性。爱孩子,是父母诸多情感中最不易改变的一种情感,每个做父母的人都有这种情感。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爱的教育北京市教育科研所方明实现世界和平必须让世界充满爱的阳光,为世界和平作贡献必须着力培养人们的爱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母亲是家庭中的重要角色,每位母亲若能成功地对子女进行爱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爱小动物、爱草木...  相似文献   

19.
祁娟 《新课程研究》2012,(7):184-186
父母的信任教育也对幼儿的人际信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大班幼儿的信任水平是受信任对象和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影响;父母的信任教育总体水平相对较高;母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较少提及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让孩子感觉到环境相对值得信任;年龄越大的母亲,提供给孩子的信任教育就越多;父母的信任教育可能影响儿童对陌生小朋友的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20.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很难形成。因此,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一、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1.萌发幼儿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它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要从身边做起。苏霍姆林斯基要求他的学生,首先要爱妈妈,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因此,家长要教育幼儿努力给母亲和其他亲人带来欢乐,为他们分担忧愁和不幸。还可通过游览、参观、旅行,使孩子领略到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