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晓燕 《寻根》2010,(4):35-41
汉画,特指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画像石、砖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是伴随着汉代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兴起的,而它的最直接原因是当时的厚葬之风。汉画像石最普遍存在的场所是石质的墓室和棺椁中,也有小部分在祭祀祠堂或石阙的壁上。这些装饰于幽室之中、陪伴亡灵的大量神秘画像,其内容的丰富远远超过世间万象,造型风格之豪迈、诡奇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
陈四海  卫雪怡 《寻根》2006,(1):31-36
“鼓”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属“八音”中的革类。在众多的鼓类中,建鼓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建鼓在古时常用于战争、宫廷、祭祀、娱乐等场合之中,从目前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建鼓图像纹样屡见不鲜,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建鼓的形制、演奏方式及发展变化,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黄剑华 《寻根》2007,(2):84-91
一在汉代地面建筑及画像中,石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从阙的起源来看,大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部落聚邑的防御建筑为了便于出入与守卫望,已出现了阙的雏形。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有阙的象形字,有学者认为,这证明殷商时代已有门阙建筑。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研究强调汉代里父老是自发共同体的领导,而忽略了来自各种职能的经济负担.可是,西汉晚期以后的资料显示,里父老直接征收赋役.这些现象是以西汉末自然村落的普遍化为基础出现的.同时,随着王莽末期大量的小农破产或是流亡,他们该出的里社活动经费便成为负责里社的里父老的负担.通过以上对里父老石券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里父老的性质,还可以了解到东汉时期掌握里共同体的国家权力的形态.东汉的国家权力由于当时乡里的全面动摇,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工作,修正了西汉以来通过里社进行统治的支配体系,承认了里父老僤这种新型的自发的乡村组织.这显示了东汉的统治体系虽然继承了秦和西汉以来掌握里共同体的理念,却不得不正视乡里全面动摇的现实而进行了调整,以图谋新的统治秩序.东汉时期乡里的这种性质也是以后魏晋南北朝时代"村"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李岩云 《寻根》2006,(6):36-42
提到纸,人们首先想到纸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其记载见于《后汉书·宦官传·蔡伦》:“(蔡伦)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自此以后,纸方为天下人共同用之,得以推广。那么,纸到底是不是蔡伦发明的?在蔡伦之前,究竟有没有纸?自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先后在敦煌及周边地区的汉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纸张。这些新出土的纸的实物为我们研究古纸…  相似文献   

7.
孙家洲 《寻根》2004,(1):46-47
在古代专制政体之下,任何违背君主意旨的言行,都可能被处以重罪。臣子即便是出于社稷大计的考虑,对君主的不当举止给以善意的批评和劝谏,也有可能触怒君主,招致杀身之祸。深谙其中利害的韩非,就把向君主进谏形象地比喻为触犯“逆鳞”。他在《说难》一篇中,对“谏说谈论之士”提  相似文献   

8.
孙浩 《寻根》2003,(2):65-71
山东省章丘市圣井镇政府驻地南面有一座坡度平缓的孤山,因处于二十八星宿中的危星之下,故名危山。2002年11月23日,圣井镇寨子村的两位村民在危山上挖树坑。突然镢头“叮当”一声,像是砸到了块石头。他们弯下腰捡“石头”,一下子惊呆了——不是石头,是个马头!“石头”做的马头!出于好奇,他们继续挖了几下,又是一个“石马头”!两人赶紧跑下山去向有关部门汇报。省里市里的考古专家们闻讯赶来,一番探测勘查之后,断定这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汉代彩绘陶俑群!一经过两天的初步勘测,考古工作者在危山半山腰上划出一个长约九米半、宽约两…  相似文献   

9.
在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我们看到不少表现酿酒和宴饮的场景,看到了汉代酒文化的许多真实的美味图景.酒在汉代非常重要,汉代的酒文化也非常重要.酒以成礼,酒中享乐是汉代普遍的风尚,天之美禄为汉代人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散发着酒香的汉代醇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卫绍生 《寻根》2009,(3):104-107
2008年10月,笔者借到修武参加竹林七贤国际研讨会的机会,顺便去位于修武县北10公里处的汉献帝陵凭吊了一番。时值深秋,久废不修的陵墓,在瑟瑟秋风中,显得是那么荒凉。冢上丛生的杂木,由于季节的关系,已是枝叶凋零。四周有几株柏树,枝枝丫丫,歪斜不整,在杂木的映衬下,骤减了几分葱郁,越发显得苍黄。倒是荒冢周围的一片农田,麦芽刚刚钻出浮土,细细的,嫩嫩的,直挺挺地向上而立,显示出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赵唯 《寻根》2009,(5):83-93
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数万年前,人类就巳懂得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灯具承载火烛,书写文明史。灯具发展到汉代,巳进入中国灯具历史的辉煌时期,汉代的灯具不仅形式种类多样,而且大多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在注重生活实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薛瑞泽 《寻根》2003,(4):44-47
中国历史上流行性传染病曾经多次大规模爆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史籍中对汉代流行病发生的时间、爆发的原因,疫情波及的地区、危害程度,以及社会各个阶层防疫和救助措施都有所披露。  相似文献   

13.
The exhibition “Splendor of the Han, Rise of the Celestial Empire” opened at Guimet Museum on October 21, 2014 as part of the celebration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France diplomatic relations. This is the largest exhibition on Chinese antiquities ever held in France since the Year of Chinese Culture in 2004. With many exquisite exhibits on view, inchtdingjade, bronze and pottery, the exhibition aims to present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Han Dynasty, a united and open empir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ethnic diversity existing 2,000 years ago. The staff reporter recently interviewed Mr: Wang Jun, president of Art Exhibitions China and Chinese organizer of the exhibition.  相似文献   

14.
李传军 《寻根》2005,(1):43-45
我国著名的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家任美锷院士最近著有《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以大科学家的身份写小科普书,对黄河的历史发展与变化、黄河的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等许多重要问题作了简明扼要而又科学清楚的介绍,这本书对于让普通读者了解黄河肯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作者在讨论黄河的泥沙问题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丰家骅 《寻根》2010,(1):81-83
<正>读《史记》、《汉书》,常看到官员的俸禄有"秩万石"、"秩二千石"、"秩八百石",对这个"石"字,有不少《史》、《汉》注本比较轻忽,一般都不加注。《辞源》里的"石"字有多种义项,作量词用时,一是容  相似文献   

16.
石云涛 《寻根》2010,(1):136-141
<正>天下石室第一墓我在商丘讲学期间,在商丘师院文学院院长王增文教授陪同下,参观了梁王汉墓。西汉梁国王墓群散布在豫东永城市芒砀山诸山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保安山主峰上的梁孝王刘武及夫人李王妃墓,山的东南角被叫做立山头的地方是梁共王刘买墓。导游带我们首先看的是有"天下石室第一墓"之称的李王妃墓。  相似文献   

17.
至迟从西汉中晚期开始,四川地区西王母形象的正面、龙虎胁侍等典型偶像就已经出现,到了东汉时期,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偶像式图像系统。在四川本地从商代晚期以来的偶像传统是它的图像志渊源。四川地区从战国时期到西汉时期就存在一套流传有序的、记载西王母形象的文献系统:最早记载西王母形象的是《山海经》,它在战国时期成书于巴蜀地区;西汉时期出生、生活在巴蜀地区的司马相如和扬雄分别所作的《大人赋》和《甘泉赋》,也对西王母形象进行了具体描述。这些有关西王母的形象的描述,把《山海经》中西王母半人半兽的形象描绘成人形,为四川西汉西王母的形象的出现,提供了蓝本。四川西王母图像从外地传入的观点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侯佩锋 《寻根》2005,(1):35-37
神话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与仪式、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与古代制度、自然物象、地理地貌、历史事件、人性特点、生活习俗等人类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制度存在着联系。  相似文献   

19.
甘肃西汉水流域的早期秦文化遗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琪伟 《寻根》2010,(6):102-105
<正>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的民间习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天水、陇南是秦文化的发祥地和秦人的根基所在,从秦先祖仲衍的玄孙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礼县大堡子山周围)"(《史记·秦本纪》)开始到宁公200多年的创业阶段,秦人就活动在陇山以西的西汉水流域和渭河流域,秦人在此崛起东迁后,这一带  相似文献   

20.
崔大庸 《寻根》2001,(3):65-73
洛庄汉墓位于山东章丘市枣园镇洛庄村西约1公里处,南距106国道约1.5公里,正西距东平陵故城约6公里。根据早期物普查资料及附近村民讲述,这里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高阜,封土原有10余米高,虽可看出是一座大墓,但具体情况不明。近些年来,附近村民及一些工程部门不断在此取土,高大的封土几乎夷为平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