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沦》和《田园的忧郁》都是剖析忧郁症的小说。同时这两部小说又带有极强的自传色彩,大部分内容都取自作者的真实经历。从相似的忧郁症状出发,(包括:孤独寂寞的心境、情绪行为上的消沉倦怠、神经过敏症、生理上的虚弱乏力),基于两篇文章极强的自传性,本文根据作家相关的传记材料探析两位小说主人公相同病症的不同成因即:1、不同的社会背景;2、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沉沦》和《田园的忧郁》都是剖析忧郁症的小说。同时这两部小说又带有极强的自传色彩,大部分内容都取自作者的真实经历。从相似的忧郁症状出发,(包括:孤独寂寞的心境、情绪行为上的消沉倦怠、神经过敏症、生理上的虚弱乏力),基于两篇文章极强的自传性,本文根据作家相关的传记材料探析两位小说主人公相同病症的不同成因即:1、不同的社会背景;2、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沉沦》为例 ,探讨了郁达夫对日本私小说的接受与扬弃及其内在原因。郁达夫对私小说的接受是主动的 ,同时 ,作为接受主体的他决定了选择与扬弃的尺度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曾被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与佐滕春夫一度友情甚笃,后因佐滕春夫发表反华小说《亚细亚之子》,两人反目成仇。但佐滕春夫作为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在创作上仍然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更是以其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影响了郁达夫的《沉沧》等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曾被人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佐滕春夫在创作上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等的不同,郁达夫的作品与佐藤春夫的作品有本质的区别,透过一样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表面,我们看到的是郁达夫作品中严峻的现实感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6.
《废都》是一部备受争议而又命运坎坷的小说。本文从三个层面对它予以解读:是转型期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平衡造成了“废都”景观,而作者是以田园牧歌的美学理想来观照“废都”的;沉沦中的庄之蝶想用“性”来拯救自己,这一救赎也许并非毫无效果,但终究只是徒劳,因为“性”也在沉沦中,沉沦者不能充当拯救者;庄之蝶之“蝶”可能有追花狂蝶之意,一定更有“庄生梦蝶”之意,写出了庄之蝶精神废墟的“世纪末情绪”,使《废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沉沦》是郁达夫成名作,是一篇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的自我表现小说.小说真实地刻画了一个身在异国他乡备受民族歧视和压迫的“弱国子民”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小说创作上,作者并不是刻意地去描绘艺术形象,构造故事情节,而是注重艺术的“表现自我”,根据主人公内心感情的波动和思想情绪的变化组成心理流动的抒情结构.因此,要对《沉沦》这篇小说进行分析,应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分析上.通过阅读,我们不难认识到主人公“他”的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坦率软弱而忧郁,是一种被社会扭曲了的病态的性格,所以这种性格深深地打着时代的烙印.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佐藤春夫的早期作品《阿娟兄妹》是一部描述日本农村底层妇女凄苦身世的写实小说。该小说的写作风格与其同期作品如《田园的忧郁》、《西班牙犬之家》等均大相径庭,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佐藤春夫对多种文学体裁的又一次探索。然而,一旦从深层次对其内质进行探寻则会发现,《阿娟兄妹》的字里行间依然秉承着他所特有的"颓废"文学审美意蕴,保持着其一贯的文学主题——一曲为人类无常命运而哀叹的"病蔷薇"之歌。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野草》与波特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在情绪上都表现出相近的孤独与绝望的人生体验,但在这绝望的背后,却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态度,《野草》表现了一种“绝望的抗争”,而《巴黎的忧郁》则反映出一种绝望的颓废与沉沦,并由此导致了两种对于现世及其民众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野草》与波特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在情绪上都表现出相近的孤独与绝望的人生体验,但在这绝望的背后,却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态度,《野草》表现了一种“绝望的抗争”。而《巴黎的忧郁》则反映出一种绝望的颓废与沉沦,并由此导致了两种对于现世及其民众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大陆的陈映真研究加以简单梳理,重点评析了《台湾的忧郁》和《陈映真论》。认为:《陈映真论》的作者集中论述陈映真小说中的死亡意识、诗思交融的叙事策略,就是对陈映真“悲情”文学世界的重点阐发。如果说从《台湾的忧郁》中,能够感受到陈映真小说世界的“忧郁”,那么从《陈映真论》中则能体悟到陈映真的文学“悲情”。  相似文献   

12.
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理论奠基之作,作者旨在引进西方美学和文学理念来改良日本小说,但在叙事技巧上却并未完全排斥日本江户时代的叙事原则,其中一些来自中国明清小说批评。本文尝试分析中国明清小说批评与日本江户时代文学及《小说神髓》的影响与变异关系,通过比较中日文学近代话语转换的轨迹来探究《小说神髓》在叙事技巧上的创新点及其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有一个重要的文学主张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的大多数作品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的特点和返归自然的心理要求。他的小说《沉沦》就体现出他的这种创作思想。本文将着重探讨《沉沦》当中有关“返归自然”的精美描绘和它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以及同郭沫若作品相比,《沉沦》在这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4.
《沉沦》里创造的"零余者"形象与五四退潮后的青年的精神状态相呼应,使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造成了一股"郁达夫热",也被现在的文学爱好者所倾慕,大多数评论者研究的都是其中的忧郁青年形象和作品中流露的弱国子民的强烈情结。笔者在阅读时,却被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所打动,郁达夫在《沉沦》中的景物描写占有不少篇幅,并大多由景物牵动小说情节和小说主人公情绪的发展,因此对于景物研究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读郁达夫的小说,我们常常会被作品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那种忧郁之美所深深吸引和震撼。“忧郁是上帝的快乐”,对郁达夫的小说虽然有伤感主义,颓废主义等等毁誉不一的评价,但小说忧郁之美却是审美认识上不可忽视的,这也许正是他的小说一直为读者接受的重要原因。 忧郁,是贯穿郁达夫整个文学创作的独特审美取向。《沉沦》中主人公变态的压抑和对祖国贫弱的忧患,《零余者》中“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的绝望,《茫茫夜》中主人公不甘堕落又不能自拔的无奈……都从不同角度折射着忧郁之光。即使是写来较为明朗轻松的散文,也是“感伤的旅行”的记录。《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通过其中表现出来的忧郁之美可见其一斑。《沉沦》的主人公身处异国,在民族歧视的时代氛围中敏感、脆弱、自卑,甚至有些神经质,经常“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在他眼中连他唯一的避难所,被他视为朋友,慈母和情人的大自然,也充满了忧郁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私小说"产生于日本特定的社会环景.田山花袋的《棉被》则是日本"私小说"的先河.《棉被》是作者"人性"的自供状,是田山花袋灵与肉的内心搏斗过程.简单地把"私小说"斥为作家个人感情的无病呻吟是不公平的."私小说"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影响.《棉被》写出了道德战胜肉欲,强调了人的社会道德与责任,维护人伦与家庭,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李莹 《现代语文》2005,(11):37-39
前言 《背德者》、《窄门》和《田园交响曲》被列为纪德的代表作,国内也发表了很多研究这三部作品的成果。大部分论文、著作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但国内还没有人对这三部作品的文学价值作一个确切的定位。笔者认为《背德者》、《窄门》和《田园交响曲》三部小说对纪德成为文坛上令人瞩目的作家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这三部作品的创作时期正值纪德的文学生涯由失望、沮丧转向成功的过渡阶段。这三部作品对他走向成名之路,有特殊的意义。其次,纪德的故事体小说是对欧洲文学传统的承传,它与中世纪的宗教文学有相当大的渊源关系。再次,在这三部作品中,还体现了纪德对纠缠19世纪作家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冲突问题的态度。此外,在这三部作品中已经呈现出纪德小说的那种独特的文学风格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在郁达夫的全部小说创作中,《沉沦》应该说是最具涵盖意义的一篇。《沉沦》表现了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主题与主导情绪,并且包容了几乎所有其以后作品的内涵。并且,它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中较具中心意义的杰出代表,作为这种代表,它显示出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间的深刻联系。不可否认,不同的阅读方式带来不同的阅读效果。对于一部由于以文字为其基本元素从而具有无限的“召唤结构”与“意义空白”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因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而且,最本质的,因为个人的心灵结构与文化素养及世界观的不同而得出许多各具理由的阐释(在“接受美学”、“叙事学”那里,对作品的任何个人阅读意义上的阐释都已成为合理至少是以允许存在的。对作品的理解重要的已不是作者写的是什么而是“我”所看到的是什么)。本文将要试图着手的正是基于此种阅读理论上的对《沉沦》的一种阐释性阅读.为了这种阅读,我想先明确一些有关《沉沦》的背景(历史的,个人的)以及由此而来的《沉沦》在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我们至少可以假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沉沦》是郁达夫的一篇"自述传"抒情小说,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文中"他"的日本求学之旅,忧郁症下的内心情感,情爱的接触等,来抒发个人对祖国的爱恨交加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高云 《华章》2012,(29)
《舞姬》是森欧外的处女作,也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是以其在德国留学时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私小说作品.虽然不能说男主人公就是作者本身,但是他的主要的思想可以说是作者的选择.《舞姬》的发表掀起了日本文学史上浪漫小说的高潮.小说采用回忆的形式,叙述了近代受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自我觉醒”的日本优秀青年丰太郎,与舞女艾莉丝的一段爱恋,最终以丰太郎为了“功名”抛弃了艾莉丝,导致其精神疯癫的悲剧收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