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安柱 《吉林教育》2006,(10):31-31
要想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是每个教师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谈主体性班级教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概述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对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讨论。从研究的范围上来看,其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来展开:第一,从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到研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第二,从研究学生的主体性到研究教师的主体性以及研究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第三,研究教育管理的主体性;第四,研究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性;第五,从理论研究到实验研究,再从实验研究到理论研究,注重两者的结合。研究范围是如此广泛,研究内容是如此深入,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研究热潮从客观上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呼…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界,学生的主体性备受关注,但人们不敢或不愿多谈及教师主体性,似乎一谈教师主体性,就会削弱学生主体性。我认为,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体性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其主体性是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我国当前教育中教师主体性缺失的状况,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和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构建学生主体性两个方面。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构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活生生的生命。学生要由幕后到台前.要由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变成自主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成长。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重知识传授.轻独立理解;重教师自身活动,轻学生自主发现;重单向灌输,轻双边交流;重题海战术,轻讨论思考。这样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往往学习素然寡味.没有一点浪漫情调。因此,在当今课改形势下,教师应在设计课堂结构、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堂评价时。着力构建学生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主体的自我积淀和自我完善,写作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自主表达贯穿始终。显然,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写作是学生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主表达,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体性作文教学也就应运而生。随着作文教学的主体从“学生单主体”发展到“师生双主体”又转换到“师生交互主体”,主体性作文教学从学生主体性逐步完善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作文,即作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师是以学生为主的作文教学实施过程的引导力量。教师通过定标、点拨、示范等引导学生自主拟题、自由表达、自我修改,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有关教师主体性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在主体性教育问题中,有关学者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教师的主体性问题,并且一直在讨论着它。2.教师的主体性包括教师个体的主体性与教师群体的主体性。3.要发挥、发展教师的主体性,必须培养教师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思维。4.要探讨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发展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主体性体验的缺失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表演者”或“主角”,他们拥有课堂的话语权,教学过程更多的是教师的“独自”而非师生的“对话”,教学变成“专制”。学生是知识的储存器或寄存者而非思考者、体验者,更不用说创造者。这就造成了学生主体性体验的缺失。学生的主体性体验的缺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萎缩,这是一种“去我化”的教学活动。只有“他(她)的”而失去了“我的”体验的教学无疑失去了课程的生命关照,学生得到的并不全是他们自己体悟到的,“我们听得到声音,却得不到印象;我们听得到声响,却看不见行动”,“因为它们缺乏对内在生命的直觉,它们缺乏内容”。在这种教学情景中,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被置于教学之外,疏离了真实的体验,失去了自已的话语权,本应丰富完满的“全人”不知不觉成了机械的、冷漠的人,造成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异化”。  相似文献   

10.
邬青松 《辅导员》2010,(20):23-23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另~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适应这一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展开多边的交往活动,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参与:主体性发挥的前提 在道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处于主体角色状态中,换言之,学生自己应关注并积极地进行道德自我的建构。所以,参与到道德教育过程中来,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周剑 《中学理科》2005,(7):60-61
一、引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教学新理念,其核心无疑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得从“接”、“受”、“听”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体验,我觉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适当引入学导式教学法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是有很大益处的.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现实化道路,要通过如下三种途径来实现:第一,主体性的形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的;第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促进、提高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提高和强化主体性的关键在于改善主体结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德育教育中的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有着不同的性质。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利论等几个转变。为深化研究,须进一步从当前的知识状况,个体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权等角度出发,夯实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心理学、尤其是法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原则;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存在的困惑以及思政课教学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对策等方面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研究,来实现塑造高校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倡导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做一台单调的播放知识的“放音机”和一台翻版知识的“复印机”。强调建构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或合作探究结论的尝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探究经历和体验。教师则从主导位移引导,以此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怎样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笔者所在学校教研处把“抓好学生预习”作为课题在全校45个教学班中实践尝试。并对如何挖掘学生预习的功能做了如下探析:  相似文献   

19.
陈慕 《现代语文》2011,(3):10-11
在主体性问题上我们曾出现过失误,即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师主体性的失落。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是主体,就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就成了大纲、教材、教参的活工具。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造,没有自己的声音和话语,造成了教学场面的混乱,最终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健美操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和体现教师在学生主体性健美操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阐述了学生主体性健美操课堂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