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流动变化快、宣泄性倾向、认同化选择和社区化形式等主要特点,分析了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良好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排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和处理的现实问题,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日益增多,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以便有效地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并在真实世界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其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的渠道的同时,也对那些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导致的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有困难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和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给予大学生正确引导,促进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叶  陈文华 《考试周刊》2014,(44):169-17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影响因素,进而寻求新环境下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网络人际交往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空间,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负面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网络交往因其特殊性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建立造成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深入分析网络交往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利用网络交往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文章在贵州省"大学生消费状况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分析,从大学生的上网途径、上网内容和上网时长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分别从大学生自生因素、环境因素探究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以及网络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得出结论:第一,网络依赖导致大学生人际交流障碍;第二,导致人际关系信任危机;第三,导致亲友关系紧张;第四,导致师生、同学关系淡漠。最后从学校、家庭和个人三方面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郑日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在西南交通大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因子对人际交往影响显著,男生普遍好于女生;年级因子对人际交往影响不显著,但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好些;城镇因子对人际交往影响不显著。总体有53.40%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需要进一步改善。要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五级网络制度的优势、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人际交往、抓住各种契机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产生多重影响,一方面,大学生可以享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另一方面还要看到网络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给大学生人际关系带来停滞,由于网络和现实生活的一些区别导致,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网络上的不一致,因此,政府、学校和教师应当协同起来,为实现大学生的正常人际关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谐与否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人际冲突、交往恐惧、沟通不良和沉迷网络等障碍,进行自我调节,就一定会建立和维持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从角色理论探析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心理调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学术界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人际关系和就业压力等角度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很少论及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笔者试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来探析学生社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求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心理调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交往日益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主要形式,它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双重效应。其在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的研究和引导,已经非常紧迫和重要,因此应对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效应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The current paper combines arguments from the social capital and group cognition literature to explain two different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communication network structures and intra group conflict influence groups’ cognitive complexity (GCC). We test in a sample of 44 groups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ra group conflic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nsity and fragment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groups’ cognitive complex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network fragment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GCC by fostering task conflict, while network densit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GCC by reducing relationship conflict in student groups. The paper make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y exploring how groups’ affective and a cognitive dynamics impact on emergent collective cognitiv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4.
浅谈电子商务与税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和网络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网络逐渐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每个角落,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数字化阶段,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在向网络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电子商务作为当代网络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杰出代表,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它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商务贸易方式,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经济方式,推动着经济领域的创新,同时也对建立在传统贸易方式上的税收理论、政策、征管制度以及国际税收规则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古人云:未雨绸缪。因此,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税收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组织行为,是存在于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导致师生人际冲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师生间存在意识、文化、沟通和心理背景方面的差异。化解师生人际冲突的途径要从师生双方寻求,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意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全面解放教师,让教师成为自由快乐的教育者;同时,还应通过师生间良性的沟通,重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信念、性格和信心,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和成功,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成人成才的根本动力,既决定着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又决定着大学生勤奋学习以努力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大学生只有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自觉承担自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积极开展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和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用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上网,充分发扬网络的优势,克服其弊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网络为思想理论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使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有可能利用这个空间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是优化高校思想德育教育软环境的又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一流大学带来的卓越无论是带给大学本身还是带给社会与国家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追求一流大学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的理想。发展中国家在争创一流大学发展的道路上会对高深哲学容易淡化或者忽视,在许多关系问题上感觉到棘手或者失策。这样的价值取向带来的是大学与一流大学之间边界的模糊。本文对大学里一些关系问题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探索并试图寻找通往一流大学的路向。  相似文献   

19.
现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信息工具,网络在大学生信息交流、人际交往、视野拓展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构成了冲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令人担忧。对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进行研究无疑十分迫切也十分重要。本文仅针对网络时代下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提供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平台的同时,也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缺失,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从网络的角度来分析网络道德主体性的缺失原因,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重塑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