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唐代是女子体育活动最兴盛的时期,尤其是宫廷女子体育活动的项目之多、规模之大更是引人注目。通过文献资料法,本文将唐代宫廷女子体育娱乐活动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球类、棋类、舞蹈类、骑射类、民俗类五大类。通过对每一类主要娱乐活动的研究,反映出唐代宫廷女子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这是前朝后代无法比拟的,这与大唐帝国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封建礼教束缚削弱、女性地位提高有极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女子大众体育的发展,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发展程度。目前,我国女子大众体育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受到了我国女性体育意识淡薄、女性双重角色、女性经济地位与消费方式、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场地、大众传媒的导向偏失等因素的影响。如能注重女性体育意识的培养,将女性从角色冲突中解放出来,更新女性体育消费观念,重视场地设施的多元化利用与开发,加强大众传媒的行业自律,必将促进我国女子大众体育的发展,为实现我国体育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续保证。  相似文献   

3.
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诗词文化和体育文化并盛的时期,宋代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当时流行的运动项目、节令体育活动、女子体育活动以及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从宋诗词的体育活动描述中,可以窥探宋代体育文化发展状况,为当代体育文化的繁荣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女性作为女子教育发展的主体,这种独特身份决定了她们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参与活动,与同时期男性教育家相比,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省的女性教育迎来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妇女解放思 想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思想教育的主题.女子学校在层次和类别上呈多样性发展,形成了 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兴起了有组织、较规范的女子社会教育;留法勤工俭学活动促使河北女性迈出了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女子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背景进行探讨,认为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女子体育萌芽是历史的必然.对这一时期女子体育的萌芽进行探索,有助于对我国体育史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关于"社交公开"的讨论伴随着中西思想的碰撞,是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下,在呼吁男女平等、追求女子解放、争取女子权利的过程中展开的。五四时期的男女社交公开,极大地扩大了女性身体活动的地域空间,而且鼓励着广大女性冲破旧有的封建思想观念,引导着她们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男性,以一种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社会。一种新型的、和谐的社会关系逐渐形成,从深远的意义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封建礼教统治下,女子没有户外活动的自由,体育娱乐活动更无从谈起。随着西俗东渐,民国时期,西式“高尚的娱乐”活动如溜冰、台球、网球、高尔夫球等休闲娱乐方式,逐渐为都市女子接纳。女性开始真正体味世俗社会鲜活的休闲生活,并日渐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精神需求,自身意识开始觉醒。  相似文献   

9.
发端于近代的中国女子教育在辛亥革命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此间通过兴办女子学堂、允许男女合校、发展女子留学教育以及创办女性团体和女刊等多种形式,拓展了女子教育的规模,加快了女子教育的发展速度。这不仅极大地解放了中国妇女的思想,唤醒了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利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末新政时期国人自办的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孕育而生,作为新生事物的清末民初女师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同时,它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等级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对现代女子教育及女子师范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韦佳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6):98-100
t《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内外危机,重塑自己在臣民中的权威,清政府实施“新政”,开启了中国社会走向初步现代化之路。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进入女子学堂,女性开始接受师范教育并参与校际运动会,越来越多的女性藉此开始追求身心的解放,争取自由,宣泄个性,体现出了民主、平等、公平的竞争精神,标志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参与体育意识的增强,现代中国妇女体育之路从这里起步。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现状及管理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对广东省城镇社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群众对体育健身的认识和意识有较大提高,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选择活动的地点场所以分散、就近、自然环境下进行锻炼为主,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上都有所提高和延长,群众体育消费的结构也有所变化。在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上目前呈现出以体育社团组织为主导的自主管理型、以政府体育行政机构为主导的统一管理型和以政府体育行政为主导以体育社团组织为主体的结合型3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全民健身的欣起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如何使体育与经济建设接轨,发挥体育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体育政策是体育发展的行为准则,它规定和指导着体育的发展方向。残疾人体育政策是政府为满足残疾人身体锻炼和体育娱乐需求,制定的一系列促进残疾人体育发展的行动准则。《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是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政策研究的蓝本,但现有研究缺乏全国性的研究成果,且局限于数理统计的窠臼,缺乏更深层次的法学、社会学、文化学视角。残疾人体育权利救济研究鲜有权威性的法学成果,这一研究的突破口在于寻找残疾人体育的特征和价值,在法律的普适性和残疾人体育的特殊性之间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皖北六市城乡老年人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皖北城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持续运动时间好于农村老年人,但运动项目都缺乏多样性,农村老年人表现的更为突出。增强体质为皖北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城区老年人以住宅为中心、农村老年人聚集于村落采取小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设施缺乏和无人指导是影响城乡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此外,生活和经济的负担对农村老年人的体育锻炼也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分析现行职工体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广义进化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以企业和社区体育联合会为组织机构、营利性体育俱乐部为辅助的区域性职工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国家以法律形式推出全民健身计划 ,给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契机 ,是奥运争光战略计划的必要条件。全民健身必然会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 ,为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以及体育产业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体育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体育活动中的全面展现,它强调体育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关注人自身发展的价值,体育人文精神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从注重科学价值向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价值取向转变,从金钱至上向物质与精神双重效益转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和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家庭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体育锻炼的基础,对家庭体育现状及趋势发展的研究,将科学地指导家庭体育活动,为家庭体育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部分城市居民家庭的体育观念、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家庭体育的因素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索关于高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从其中得出值得借鉴的办法,让往后校园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之路能走得更加平坦顺利。首先分析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体育运动渐渐的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情况下,高校体育措施对社会开放的现状,接下来探索高校体育措施对外开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从高校自身安全,管理以及对外开放所需要收取的费用,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讨论。为了加强市民自身体育锻炼,全面提升生活质量的保证,高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只有合理妥善的做好开放工作,才能让高校体育设施对外持续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