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是开展通识教育较早且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改变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提高通识课程设置的比例,构建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重视对通识教育课程资源评价。借鉴美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经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要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明确通识教育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改革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能够揭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具有代表性的通识课程的教育特色——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课程安排频次的高频率、课程课题设置种类的丰富性、授课方法的标准化模式。美国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对我国有诸多启示:即课程目标做到不拘一格、增加通识课程的授课频次、丰富和拓展通识课程的授课门类、探究标准化的通识课程授课方法、加强对通识课程授课效果的监督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熊耕 《高教探索》2012,(4):47-51
课程设置模式是影响通识教育乃至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有三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基于学科的模式,基于能力的模式以及混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它们在同一所大学中存在着一个演化过程,在不同大学的分布也存在不同。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应该关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模式,将所有通识教育课程纳入统一的课程设置模式,积极推动基于能力模式以及混合模式的发展,同时加快基于学科模式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通识课程的设置,顺应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美国萨吉诺大学年轻而有活力,其通识课程结构体系涵盖了10个系列84门课程。在设置系统化、学分比重高、选修自由化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该校通识课程设置的理念、特点和做法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理学院是美国本科教育的楷模,其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知识分布模式、能力导向模式和综合要求模式。文章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都十分重视能力培养和包含跨学科的课程。我国高校应该借鉴综合要求模式,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统一设计通识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高校通识教育是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如何在高校教学中优化通识教育课程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立足于我国现实的社会环境,理性思考通识课程教育教学的必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通识课程教育,合理规划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升通识课程教育实效性,实现通识课程教学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李波 《教书育人》2009,(10):108-110
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在英文中被译作general curriculum,又被译作“普通课程”“一般课程”等。其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  相似文献   

8.
钱铭  汪霞 《辽宁教育研究》2013,(11):109-114
美国公立大学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评价,课程嵌入式评价是其通识教育课程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课程嵌入式评价不仅适用于单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为学校整个通识教育提供了连贯一致的基础,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对教学具有诊断功能和回流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提高通识课程教学的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通识教育,是摆脱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途径.必须根据其重在“育”而非“教”的特色,以课堂教学实践为第一手资料,分析通识教育实施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改进措施,以最终实现通识教育追求的全人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现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依托。台湾是为数不多的较早开展通识教育的地区,经历了萌芽、发展、普及与深化4个历史时期,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文章从通识教育课程模式、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及通识教育课程评鉴4个方面,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通识教育非常重视人丈学科的重要性。纽曼认为,大学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博雅知识,强调此类知识的学习,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由教育”,教学生学习以古典语言和文学以及古代历史和哲学为主要内容的“博雅知识”。通过通识教育的学习,学校,必须把课堂学习与社区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提供关于贫困问题的背景知识,或在保健、安居和福利政策的课程中结合社区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美国州立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改革与发展其通识教育。这些策略包括制定"跨文化、科学素养、道德的生活"等明确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通过部分、分阶段和整体等方式整合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基于课程、项目、研究等途径加强"体验式"的通识教育学习方式;采用基于证据的电子档案袋评估、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估和基于本科教育的融合评估等加强对通识教育质量的评估。由此可见,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采取综合与多元的改革取向、展开专门的质量评估并出具质量报告等是其重要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主要体现为更加重视学术教育,增强职业针对性,以及注重就业与再就业的培训工作。通过探析美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可以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满足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而且也是国际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在当今美国大学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课程设置及实施途径启示我们去思考多元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以及我国大学教育的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15.
教育问责制: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问责制(accountabilityineducation)在美国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是针对当时中小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家长和社会的要求而产生的。当时,教育问责运动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它让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学校教育,从而让学校以更低的成本培养出更合格的学生,为美国社会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在介绍、分析美国教育问责制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道德教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如,让道德教育改革成为全民性的运动,品格教育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道德责任的整合等。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作为国家重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观念载体"、作为建构国家认同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直接路径,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权力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干预与管控。文章以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为切入点,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国家控制的生成逻辑,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高校通识国家控制的核心路径和特征。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应走出"认识论"误区的藩篱,注重高校通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在操作层面上的相通性,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学防剽窃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剽窃是世界各国学界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剽窃行为的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界、大学和学人们的共同努力.美国学界虽然也存在着剽窃问题,但一般能够做到有效控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美国大学普遍重视防剽窃教育.本文介绍、分析了美国大学防剽窃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给我国大学进行类似教育所提供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通识教育的国家,随着通识教育在美国高校的地位日益重要,其质量评估体系也日趋完善,值得借鉴和学习。美国的通识教育评估机构主要包括区域性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社会专业评估机构(协会)和院校本身三种形式。在对高校进行通识教育评估时,美国采用了多种直接或间接的通识教育评估模式,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考察,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评估通识教育,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是美国开展创新创业的关键词。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政策的刺激及浓郁的创业文化是美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驱动力。美国高校打造了跨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师资与服务体系。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理念落后、课程"两张皮"、师资薄弱及服务体系封闭等问题。因此,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我国高校应树立基于系统思维的科学创新创业理念,构建基于跨学科的浸入式创业深度学习微情境,打造基于资源整合的"全链条"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基于遴选机制的精干创业教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