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东汉碑刻共有68个同素异序形容词,分为单向型同素异序词和双向型同素异序词两种类型,文章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其特点和发展变化进行了论述.东汉碑刻同素异序形容词的大量使用,从一个方面说明同素异序词在东汉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碑志语料在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中数量相对丰富,时代印记鲜明,尤以北朝数量为最。碑志中的典故词以简练的词形涵盖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正确释读典故词,对疏通墓志的文意,补充辞书的用例和释义,客观反映共时词语的面貌,丰富汉语词汇史,具有积极作用。这里所释的“?门”“罢祖”“澄挠”“献剑”等条碑志典故词,就是该时期碑刻文献词语的重要词例。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碑刻语料在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中数量相对丰富,时代印记鲜明,尤以北朝数量为最。正确释读南北朝碑刻文献词语,对疏通碑刻文献的文意,补充辞书的用例和释义,客观反映共时词语的面貌,丰富汉语词汇史,具有积极作用。这里“望菀”“归首”“孤融”“平反有悦”“婚母”“一湌之惠”等条碑志典故词,就是该时期碑刻文献词语的重要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东汉碑刻中保存了数量可观的史料内容,涉及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至语言文学、哲学、文物等众多领域。东汉碑刻在小学、今文经学及书法方面的贡献已广为人知。但是,它蕴藏的丰富的史料内容,至今尚未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它在校订史籍方面的价值,更是其他资料所不能替代的。本文对部分东汉碑刻进行总结,以阐释其在此研究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汉碑刻是个生动而丰富的语言宝库,其种类多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历史、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神仙鬼怪等东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东汉碑刻如此兴盛是与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其目的主要是彰功表绩,向社会宣扬孝道、展示亡者的德勋。碑文须面向大众,要让普通百姓基本读懂,这就决定了撰碑者在行文时无论是用俗语,  相似文献   

6.
榕湖景区新添了数十块桂林山水古今诗文碑刻 ,笔者翻检文献 ,略将榕湖景区唐宋诗碑刻鉴赏如下 ,并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疑难字词、有关典故等相关的问题 ,也做了粗浅的梳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桂林市榕湖景区的数十块桂林山水古今诗文碑刻中,有一部分是元明清文人的诗作。笔者翻检文献,略将榕湖景区元明清诗碑刻鉴赏如下。并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疑难字词、有关典故等相关的问题,做了粗浅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宋洋 《文教资料》2013,(34):22-24
典故词是植根于古代典籍中的词语,古代文献中有关“西狩获麟”的典故及其典故词具有重要的文字学、词汇学价值。“获麟”典故词的产生发展是有迹可寻的,可以从典籍来源、构成成分和词义特征三大方面探究《左传》中“西狩获麟”相关典故语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从东汉碑刻通假字考订东汉语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出45方东汉碑刻中的通假字,确定这些通假字以及它们的本字在扩韵》中的声韵调以及其上古音所属韵部,并据此考订东汉语音。从东汉碑刻中的通假字来看,东汉时期语音与衔经》韵文为代表的上古音大体上相近,同时也存在一些特点:声母方面,清浊音的分别、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区别和中古音相比不甚明显;匣母与见组声母同属一类;邪母与喻四、定母的关系十分密切。韵部方面,个别韵由上古音到《广韵》音系的演变在东汉已经显露出开始的迹象;东部和冬部相通等等。  相似文献   

10.
《汉碑全集》和《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是目前东汉碑刻拓片辑录及语言文字整理最完善的两部著作,但在字形迻录、疑字考释、碑文释读、碑文注解等方面仍存在值得商榷之处,需要作进一步的补正.  相似文献   

11.
匈奴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部。东汉政府对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南匈奴在政治上承认并确立其藩属地位,经济上给予大量赏赐资助;对北匈奴则采取先羁縻、后攻伐的政策。东汉政府采取上述政策维护了其政治统治,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古代神话、伦理道德结构、思维偏向三个方面入手 ,对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作深层次的比较 ,认为侗族文化是一种比较接近汉族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经他改造后的儒学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董仲舒把自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的一些有关祥瑞灾异的思想系统化、政治化,形成了一套为统治者服务的祥瑞思想,成为董仲舒实现其“大一统”愿望的理论工具之一,对两汉时期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汉画像石上丰富的祥瑞图像正是这种影响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侗乡侗族人民在建设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时,善于吸收汉文化,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大量引用汉族文学故事到本民族的文学作品里,运用于日常的社交活动之中。从侗家人写的三首诗《题宝钗黛玉》、《赞刘姥姥》、《评凤姐》和从江县佰伍花桥里的《红楼梦》人物画,可以看到《红楼梦》在黔东南侗乡的传播和侗乡人对《红楼梦》的感悟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榕江县是一个以苗侗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一个县,由于该县特殊的语言环境,苗、侗等少数民族语言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汉语方言受到侗族语言强势影响,不仅语音上“夹侗”,词汇上亦如此。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少数民族语言也会对汉语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与以往对汉儒董仲舒所持批判态度不同.着重分析了董仲舒进步的史学观点。为了追求国家安定、社会发展,董仲舒从促使政治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大一统理论与“三统”学说。这些学说在汉代史学观念更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充是东汉时期的一位优秀知识分子,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在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察举选官盛行的东汉时代却“仕数不偶”。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应是王充的个人条件不符合汉代仕进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于董仲舒对策之年,历来有多种说法。这诸多说法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史记》和《汉书》的相关记载表面看上去似乎有矛盾,给后人钻了空子。孙景坛据此认为董仲舒对策是班固的伪作。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是由于后人误读史料造成的。《汉书》把董仲舒对策之年系于元光元年五月和《史记》的记载并不冲突。这从方法论上给历史研究一个启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是不能轻易改动严谨史学家所留下的史料的。  相似文献   

19.
清代是侗族地区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书院的发展对汉文化在侗族地区的传播,对培养人才、促进侗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清代侗族地区的书院教育独具特色,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