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男子跳远助跑速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国内外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跳远成绩等相关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论述了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和绝对速度以及助跑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关系,并为提高我国跳远运动成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 《辽宁体育科技》2000,(5):12-13,1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跳远成绩等相关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论述了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和绝对速度以及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关系,并为提高我国跳远运动成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俭 《中华武术》2005,(1):22-23
在跳远项目中,助跑速度是运动员能否达到高水平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助跑在跳远技术的各个环节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助跑最后2~3步的速度对跳远成绩有重要的影响(贡献率可达到70%以上)。科学研究结果及运动实践证明,世界高水平男女跳远运动员最后2~3步的助跑速度一般分别都在10.3米/秒和9.3米/秒以上。只有助跑速度达到这个水平的跳远运动员,才有可能创造世界级水平的成绩。但在我国的跳远运动员中,有很多人在助跑最后2~3步的速度都没有达到10米/秒和9米/秒,只发挥出他们绝对速度的80%~90%,从而大大影响了跳远的成绩,使他们所具备的潜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进行研究,尤其对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最后一步速度与成绩的相关分析、助跑最后六步速度、助跑最后六步步长和步频等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对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助跑最后六步的最大速度、平均速度和最后一步的速度,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助跑最后一步的速度。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平均步长、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的差值与成绩之间不具有显著性相关,表明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步长的变化对成绩的影响没有必然的联系,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几步的技术特点不同,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步频与成绩呈显著性高度相关,表明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采用稳定步长、加快频率的助跑方式。  相似文献   

5.
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与成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法,对12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建立了助跑最后5m速度对跳远成绩的预测表,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男子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体育意识、信念及体育行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跳远运动员来说,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非接触法,以男女运动员各三名为对象,运用高速摄影机,对受试者最后4步的助跑及起跳动作,对人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步频、步长和腾起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跳远运动员来说,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非接触法,以男女运动员各三名为对象,运用高速摄影机,对受试者最后4步的助跑及起跳动作,对人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步频、步长和腾起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已大于70 %,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跳远助跑速度的研究。美国的林德曼和哈温要求运动员的跳远助跑速度应达到个人平跑最高速度的99%,即应以99%的助跑速度利用率进行跳远助跑。根据国家体委科研所王清、唐礼1986年的研究成果,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已达98%以上,并认为我国跳远运动水平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助跑速度利用率高、基本达到或接近世界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国外,尤秀跳远运动员与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成绩调查分析,探索在充分利用好助跑速度的条件下,如何通过适当损失助跑速度来增大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来提高起跳效果。提高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支持高助跑速度利用率与支持低助跑速度利用率双方论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不管是要求跳远运动员维持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论点,还是强调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论点,都不能准确地描述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本质关系.结合双方争论的观点与论据提出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成绩曲线的模型,用于解释及反映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间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外8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第二段5m的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更为密切,从而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男子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后1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腾起角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后10米助跑速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腾起角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指运动员在跳远过程中,对自己最高速度的使用水平。通常用运动员跳远助跑中的最高速度与平跑中的最高速度比值来表示,由于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大于70%,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跳远助跑速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者王清、冯树勇等人研究表明,跳远运动员最后10m的分段速度与成绩相关性高度显著,最后5m的助跑速度越快,则表现出来的成绩越好。赵国雄认为,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并且,在所有的影响跳远成绩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大于70%,它对跳远成绩的影响最大,并与跳远的成绩密切相关。因此,跳远运动员在熟练掌握跳远技术的基础上,助跑速度越快,起跳能力越强,其跳远成绩就会越好。助跑与起跳的完美衔接对于找出适当的助跑距离、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已接近国际优秀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但在助跑过程中表现出助跑节奏和速度不稳定,踏板的准确性较差,运动员普遍在后4步中有明显减速现象,对速度的利用率较低,成为影响我国跳远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在训练中有的放矢,以提高跳远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起跳踏板的准确性,是目前跳远运动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跳远运动员必须掌握正确的助跑节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已大于70%。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世界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男子一般在10.3米/秒以上,女子也接近10米/秒。近年来我国男子跳远运动水平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是助跑速度有了很大突破。根据观测数据,目前跳远成绩在7.99米以上的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9米(最后四步)所获得的助跑速度均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三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最佳竞技能力具有相对稳定的成熟期,男女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97.59%和97.92%,其中第一、二跳是成功率最高的两个跳次,男子的最好成绩出现在第四和第六跳次,女子的最好成绩则出现在第二和第三跳次;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高达个人最好成绩的98.78%和99.80%,最好成绩出现在第二和第三跳次;女子跳远和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前三跳的助跑速度和最佳成绩均比后三跳要快、要好,而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大量运动实践和研究表明 ,助跑速度对跳远成绩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助跑速度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助跑速度 ,运动员就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良好的助跑速度首先取决于运动员的绝对速度 ,也就是说绝对速度是运动员获取良好助跑速度的基础。因此发展绝对速度对于提高运动员跳远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被人们所认识 ,并逐步加以重视。那么 ,构成绝对速度的步长和步频对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有什么影响。2 研究对象与方法为了便于确定不同的步长、步频组合类型 ,我们首先确定了一个速度值 ,即选…  相似文献   

20.
郑怡涵  王之彰 《中华武术》2023,(4):39-40+3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成绩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跳远运动员专项助跑速度的不稳定使得跳远成绩不能处于领先地位;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普遍比我国顶尖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要优越,因此也要重视绝对速度的训练。在训练方法上,专项助跑速度的练习应根据运动员自身速度素质采用初期、中期、后期分阶段的针对性训练方法;绝对速度是在运动员自身速度素质基础之上通过力量与协调性练习得到发展的,具体训练方法有蹲踞式或站立式50~60米冲刺跑、负重拉力带快速爆发跑等。同时也要注重助跑和起跳衔接性的练习,具体训练方法为全程性起跳练习、上下肢协调配合练习等。因此,我国跳远运动员必须要重视专项速度的训练,在运动训练课中合理设计训练过程,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运动成绩,使我国跳远运动员能够更快地进入世界顶尖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