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镜头一:在一次大班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要表现好一点,声音大一些,让客人老师都能听到……”镜头二:在观摩活动中,一个女孩子正精彩地回答着教师的提问,但观摩的教师无法听清,于是教师对女孩子说:“你说得挺好,不过声音小了点,如果声音再大  相似文献   

2.
校园逸趣     
巧辩老师训斥班里的值日生:“黑板那么脏,抹布是干的,地球仪上……”说着他用手抹了一下,“全是灰。”“哦,老师,”值日生说,“你抹的地方恰好是撒哈拉大沙漠。”课堂上,老师对一个学生一连串的提问不胜烦恼,无可奈何地说:“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比十个聪明人能回答的问题还要多。”那个学生低声说:“难怪考试的时候我们的考题那么多,许多人不及格。”一个一心想当歌唱家的女孩,刚刚上完一课,就向音乐老师问道:“就您看来,我的声音将来会不会有什么成就?”“噢,这个,”音乐老师回答,“碰到火警,你的声音倒可以派上用场。”一语文老师对学生极…  相似文献   

3.
请别不开心     
董老师是一名小学老师,退休三年了,离开学生,她常常感到日子无聊,很想再为孩子们做些事情。还好,董老师有一批学生虽然毕业十几年了,仍然记得她,也只有他们会在董老师生日时来探望她。今天,是董老师的生日。她一大早就收拾好房间,等着学生们上门,这时,电话铃响了。拿起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稚嫩的孩子的声音:“你……好……”声音很胆怯。董老师听到小孩子的声音,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她用老师特有的柔和的声音说:“小朋友,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那边的孩子轻声说:“我叫小鹏,我,我想找妈妈。”“你妈妈不在这里,有什么事情能先跟……”董老师…  相似文献   

4.
“调”音量     
小朋友们唱歌时,一个比一个声音响,仿佛在比谁的嗓门大。待幼儿唱完,我微笑着说:“老师要和你们做个‘调音量’的游戏。”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我接着说:“你们看,录音机上有一个音量调节钮,是用来调节声音高低的。老师的手也是音量调节钮,往左拧,就说明小朋友的声音要轻一点;往右拧,就说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老师,家在山里。老师去县城进修,一路上翻过了多少架山,他记不清了,只记得蹬过了十八道河。晚上,老师睡在宿舍里,总能听到一种沉闷的声音:“哐哐哐……”那声音断断续续一直响到天亮。第二天,老师问别的学员:“夜里你  相似文献   

6.
有次在一位年轻教师的班听课.没过十分钟,几名学生就坐不住了,一会儿做出夸张的动作,一会儿发出搞笑的声音,教室里顿时失去了应有的秩序.年轻教师拿起黑板擦猛击讲桌,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可仅过一会儿,“不和谐”声音就卷土重来了:“老师,您这么大劲儿吓着我了……”“老师,我实在受不了您一惊一乍的,我得去厕所……”整个课堂活动摁下葫芦浮起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孙双金老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领略到了孙老师那“逗”的课堂教学艺术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一开始上课,孙老师满面笑容地站到了讲台跟前,然后是师生相互问好。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我们今天坐在这个大教室里上课,大家的声音要放响一点。老师手里有话筒,你们身上有喇叭。(笑)你们的喇叭是什么?(学生小声议论)生甲:嘴巴。(声音较轻)师:(笑)哦,你是一个小喇叭。生乙:嗓门。(声音很响亮)师:(竖起大拇指)你是一个大喇叭,真了不起!(学生都笑了)这看似简单的几句对话,孙老师却把自己热情饱满的情绪传递给了每一位…  相似文献   

8.
小事的启示     
常听人们这么一句话:“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怎么做”。说的就是做事要讲究方法,讲究艺术。我曾遇到这样一件小事:刚开学时,有4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和一位家长,在楼道里等着领录取通知书。可能是由于金榜题名心里高兴的缘故吧,有那么一点儿得意忘形,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已经影响办公了。我刚想去教训他们一顿,把他们撵走,这时一位老教师从数学组出去,于是说话的人们尾随而入,他们以为是办手续的老师来了,只听那老师和蔼地说:“请你们在屋里等一会吧,老师马上来。”说完就回了办公室。这时,一个学生很难为情地说:“咱们说话的声音太大了。”那…  相似文献   

9.
大二的时候,上法律课,我们法律老师有个癖好,喜欢提问,提问之前必高声重复一遍问题。有一次上《民法通则》,老师又突然提高声音开始提问,所有同学都恐惧地盯着老师,唯恐被喊到。“1班25号!”老师点道。一片沉默(张三正在发呆)……“25号,张三!来了没有宁”老师  相似文献   

10.
我在教小学自然第三册《声音》一课时,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自然界里有哪些声音?”学生对这一问题非常熟悉,纷纷举例:汽车发出的声音,乐器发出的声音,风声、雨声,老虎、狮子、大象的叫声……包罗万象。没等老师总结,一位学生在前面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概括地回答“所有动物发出的声音。”大家一致表示赞同。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疑问:“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有些动物是不能发出声音的。例如,雄蝉能鸣叫,雌蝉就不能鸣叫,因为它没有发声器官。”他说得有理有据,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蝉,也立即表示赞同。老师被这位学生能联系生活、勇于质疑的做…  相似文献   

11.
史峰 《今日教育》2013,(1):79-79
2012年,浙江卫视播出的一档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火遍全国。歌手的“好声音”总是令人难忘.而老师的“好声音”同样令人难忘。上学的时候,我因为调皮好惹事,学习成绩又差,经常是老师批评对象。我听到的老师的声音多是些“责难之声”“讽刺之声”“嘲笑之声”,鲜能听到老师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举行了一次题为“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班会。一阵沉默过后,周崇军第一个站起来:“我喜欢讲课声音宏亮、表情丰富的老师。”接着,张勇胆怯地说:“我喜欢不把同学赶出教室的老师。”渐渐地,气氛活跃起来了:“我喜欢批改作业细致的老师。”“好老师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突然,一个学生慌慌张张地举手说:“我喜欢有错误就改的老师。”发言的是小邓。他的发言使我想起前不久在他  相似文献   

13.
听说上级部门要来学校检查,师德师风也是检查内容之一,老师们这几天可忙得不可开交。班主任老师特地上了一节“思想准备课”。“同学们,有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如果找到哪位同学谈话,就不许随便乱讲,知道了吗?”学生齐声回答:“知道了。”师接着便问:“老师有体罚过你们吗?”学生大声说:“有!”老师一脸愁容:“即使老师体罚过你们,也是为了你们把学习搞好,不许那样说。”师又追问:“老师体罚过你们吗?"“没有!”“有——”其中一位学生拖长了声音压过其他同学。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对……我刚才没听清楚,我错了。”那位学生忙支支吾…  相似文献   

14.
1公顷有多大     
<正>“1公顷有多大?”吴老师不紧不慢地抛出了问题。“1公顷,很大、很大、很大……”菲菲说。几个同学,你看我,我看你,看样子谁也没有答案。“到底有多大?”吴老师追问道。“1平方厘米差不多有大拇指指甲的表面那么大,1平方分米差不多有一个开关面板的表面那么大,1平方米差不多有一张方桌桌面那么大,那1公顷呢?”拉拉一脸茫然地说,声音很小很小。  相似文献   

15.
那是10月的一个星期五下午,我整理好办公桌正准备回家,突然从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史老师,史老师,我们帅帅这次月考英语考了96分!” 听到帅帅这个名字,我立刻想到了帅帅的妈妈——我校教数学的李老师.门被推开了,果然是李老师,只见她满面春风,脸上写满了喜悦.我笑着迎上去说:“恭喜你,李老师,孩子的英语成绩终于大有长进.” “史老师,还得感谢你六年级那一年对孩子的教育.”李老师感激地说.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一位老师要他的学生用“想”造个句子,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听花开的声音。”老师听了很是生气:“乱弹琴!花开的声音怎么可以听?错了,重说!”  相似文献   

17.
奇妙的演奏     
“今天,我买了一架大风琴!”张老师在语文课上得意洋洋地说,肥肥的大脑袋一摇一晃,神气十足。好奇的同学们一下子伸长了脖子,眼睛瞪得大大的,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张老师的大风琴,从来没听说过张老师在音乐方面也有“超人技艺”呀。张老师故作神秘,二话不说,拉出几个同学,站在讲台上,一字排开,让一个个同学都把右手伸得老长。大家看到这副架势都哈哈大笑起来。张老师笑着说:“不错吧,我来试一下音色。”说着重重按下“琴键”。顿时,一连串洋腔怪调都冒了出来。顾越的声音像一只垂死挣扎的小鸡,又尖又细,而施泽天的“美声”似乎是野兽的哀嚎,余音…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上,实习老师请五年级的同学用“自从”这个词造句,一位同学脱口而出:“自从有了‘六合彩’,就有了特码。”一节想象作文课上,实习老师问:“奥运五环像什么?”在“像运动员跑步”“像运动员游泳”的一片回答声中,有稚嫩的声音冒出:“像特码。”三年级的实习老师课堂上教小学生“怎样给远方的朋友回一封信”,讲到信结尾的祝福语怎样写时,一个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祝你中六合彩。”语文课上,教学生写信封,实习老师讲到要写上邮政编码时,一个小学生喊道:老师,我写“六合彩”的号码行不行?上述情况是南宁民族师范学校99级学生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9.
乐音和噪音     
乐音和噪音文/李红兵幼儿园一到自由活动、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声音嘈杂。常常有家长或朋友这样说:“幼儿园老师很辛苦,光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就够受的了。”于是,我们大班组制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帮助幼儿分辨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知道噪音的害处。”我准备了两盘录音...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口语交际”活动课,说话题目是“最动听的声音”。孩子们兴趣盎然,思考了一会儿,纷纷举手: “老师说话的声音最动听,因为老师说话很有感情。” “小鸟的叫声最动听,它像音乐家在演奏。” “奥运会上,中国获得奖牌升国旗时的声音最雄壮,因为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人再也不是‘东亚病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