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斑白条天牛是我国重要林木蛀干害虫,分布广泛,寄主众多,防治非常困难。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云斑白条天牛主要危害白蜡树。详细记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危害白蜡云斑白条天牛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生物学习性、危害特征,根据其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物学习性和危害特征,提出适宜的防治措施和策略,建议开展以释放天敌昆虫花绒寄甲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最终实现云斑白条天牛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先民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创造了发达的农业文明,但过度的开发又对文明起着抑制作用。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开发深刻影响着先秦黄河三角洲地区文明的产生和政治格局的变迁。认识这一现象,对当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既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农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文化市场发育的滞后性、迟缓性和不平衡性已不能适应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从黄河三角洲农村文化市场的现有优势出发,充分发掘黄河三角洲已有文化资源,积极建构并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机制构成了促进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政府环境责任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中的重要课题。政府环境责任的科学谋划和落实不仅是黄河三角洲开发中赋予政府的无法回避的历史使命,而且是黄河三角洲开发中要求政府必须履行好的一种社会责任;不仅是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黄河三角洲开发中促进和加强政府有效社会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不仅是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腾飞的动力源,更是确保黄河三角洲高效可持续开发及其区域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是河海交汇的产物。黄河这条以填海造陆闻名于世的东方巨龙,对入海口情有独钟。她出昆仑、穿峡谷、跃龙门、跨平原,一路奔波,携来九省区的尘沙沃土,在渤海湾畔塑造出了黄河河口三角洲。黄河的粗犷和渤海的博大,造就了黄河三角洲独特的地理风貌。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的东北部,地质构造属沂沭断裂带和济阳凹陷的一部分。在古老的太古界变质岩基底上,自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岩总厚度最大可达万米以上。古生代沉积稳定,厚度在2千米以上;下古生界为海相沉积,上古生界为海陆交替相———陆相沉积,是一成煤期,有煤层,也有利于储油的原生孔隙…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及世界上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区内生态环境独特 ,形成了粗犷奇特的自然旅游景观。同时又有新颖别致的人文景观 ,二者相互衬托、辉映 ,使黄河三角洲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一、迷人的自然植物景观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条件独特 ,又受海水侵袭的影响 ,三角洲土壤中盐度潜水位、水的矿化度较高。所有这些自然条件 ,使三角洲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植物景观。1 柳林景观 主要分布在黄河现行河道两侧的河漫滩地带。杞柳、垂柳、旱柳等混杂生长 ,奇形怪状 ,是我国罕见的天然实生柳林 ,多呈乔木或灌木丛。春天来临 ,万千丛柳竞相吐绿 ,时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迎来了历史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山东黄河三角洲实业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愉悦家纺等黄河三角洲企业外宣的翻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黄河三角洲企业简介的英译要进行多维转换,主要体现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语言层面,要书写规范、贴切达意、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文化层面,既要彰显中华文化,又要关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交际层面要再现原文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8.
只有准确把握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才能实现该区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目标。基于2010—2019年黄河三角洲6个地市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耦合协调度,从三个层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程度。研究发现:从生态保护层面看,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水平呈先升后降状态;从农业高质量发展层面看,黄河三角洲地区呈波动上升态势;从耦合协调关系层面看,整体呈缓慢增长状态,且各地耦合协调程度存在差异。因此,要因地制宜提升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的耦合协调度,既要加快建立二者之间的协同机制,促进区域内各级政府和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又要提升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构建协调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环境危机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化出现的意义,提出全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主要内涵,从先进文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角度分析了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思想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借鉴,从七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治黄科技信息》2004,(6):12-13
黄河三角洲境内的中心城市山东省东营、滨州等地。近年来纷纷采取退耕还林、划区放牧、围地蓄水、工程造林等措施。以确保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正常生存、繁衍和协调发展。经过7年不懈努力。黄河三角洲上如今又现连片人工林海,其中13万亩柽柳林已全部成活,成为黄河口上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已受到国家和山东省的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的粮棉基地建设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流域的治理已列入黄河整治规划。山东省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列为“二大跨世纪工程”之一(另一是建设“海上山东”),东营市被列为沿海经济...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的推进阶段。加强政策法治环境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是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区域内的政策协调,解决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制度障碍和发展难题,是保障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为此,建议要尽快建立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合作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改革现行的区域发展协调机制,提高推进区域合作的效率;制定区域协调发展"公约",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整合区域政策,完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共同市场;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市场引导、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初友香 《考试周刊》2011,(15):203-204
校本课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调查与研究》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既能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要,又能对协作学习给予适当的支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风能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分析与能值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的风能资源分布和储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风能资源的禀赋,指出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场的理想之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黄河三角洲绿色能源基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田家怡 《滨州学院学报》2001,17(1):48-50,94
论述了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演变 ,界定了黄河三角洲的范围 ,给出了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概念 ,追溯了黄河三角洲历史文化的渊源 ,分析了其源汇 ,为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滨州学院学报》2010,26(2):53-53
在迎战黄河三角洲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全新形势下,我校作为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应该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和滨州的建设发展中有所作为。目前,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研究院,以全面推进服务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在近几十年来的退化现状.从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面积、植被、湿地景观、浅海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根据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代黄河三角洲包含了10县2区1市共13个2级建制单位。它们虽然分属于滨州地区、东营市和淄博市,却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血脉。即使从各县之间的一些争论问题上,也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整体性。因此,作为黄河三角洲的子民,应该牢牢记取一句话,同在黄河三角洲。  相似文献   

19.
《滨州学院学报》2022,(4):70-76
当前黄河三角洲生态治理面临着生态脆弱性、治理理念转型、治理手段单一、治理格局落后等方面的挑战。数字化有助于黄河三角洲生态治理实现治理效能的新跨越。数字化不仅可以助力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创建、推动生态的精准修复,而且可以构建全方位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体系,提高治理水平。为此,要探索数字化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治理的多重路径。要树立数字治理新理念,制订黄河三角洲生态治理数字化发展规划;要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现代化黄河三角洲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体系,积极开展数字化建设工程;要利用数字技术构建黄河三角洲全流程的生态风险预警与治理体系,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弘扬生态文化,构建黄河三角洲网状化协同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人类早期的历史是一部以开发食物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历史,黄河三角洲早期的农耕文明与渔盐业生产,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提供了丰富独特的饮食物产,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在民间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礼"、"孝"、"和"的饮食文化观,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