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漫长的翻译史上,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主体,角色尽管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地位却从长时期地隐形走向凸显。尤其是在西方"文化转向"之后,译者的地位问题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在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是约束和限制译者三要素,其中,后两个要素同意识形态紧密联系,也是意识形态的体现。文章尝试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英译本书名的翻译为例从意识形态层面来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从而验证在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直接操控译者,但同时也是译者在艺术再创作过程中其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的文化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提出了制约翻译过程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其中意识形态是最重要的因素,诗学和赞助人两要素也都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是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意识形态因素决定着主题的选择和表现的形式。本文主要结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从而验证:翻译过程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包括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和译者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两部分,其中译者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涉及了该社会中赞助人的力量。两种意识形态共同起作用,通过译者的主体性对翻译材料和翻译策略进行选择,从而实现对翻译活动的隐性操控。  相似文献   

3.
翻译研究的文化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提出了制约翻译过程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其中意识形态是最重要的因素,诗学和赞助人两要素也都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是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意识形态因素决定着主题的选择和表现的形式。本文主要结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从而验证:翻译过程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包括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和译者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两部分,其中译者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涉及了该社会中赞助人的力量。两种意识形态共同起作用,通过译者的主体性对翻译材料和翻译策略进行选择,从而实现对翻译活动的隐性操控。  相似文献   

4.
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方式的翻译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意识形态不仅仅在语言和概念层面影响着翻译策略,还体现在对翻译的选材上。从佛经翻译选材及其翻译策略角度探究社会意识形态对佛经翻译的影响,并试图说明佛经的翻译其实就是汉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选择,是一种异域意识形态向本土意识形态渗透、交流、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陈志凤  刘庆争 《考试周刊》2007,13(30):55-56
意识形态对翻译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严复和林纾的翻译为研究中心,考察了意识形态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鹏 《培训与研究》2010,(11):122-124
随着人们对翻译认知的加深,人们将视野从语言内部转移至语言外部.意识形态作为语言外部材料,对翻译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意识形态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从翻译行为、翻译策略和翻译文本三个方面分析翻译活动中,意识形态如何对翻译进行操控.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指导制约着翻译原文本的选择。在翻译选材过程中常常是几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同时发挥作用。对意识形态与翻译选材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了描写与分析,阐述了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和个人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的影响,来为实际的翻译选材提供积极的指导。与此同时,翻译选材又对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与冲击,为旧意识形态的巩固,新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多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书健  李玲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97-98,123
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观强调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重要影响;而文学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更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以美国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具体干预.  相似文献   

9.
外文作品的翻译工作是我国早期了解外国思想、科技、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的有效手段,而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字的运用主要是受到翻译者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外国研究者曾经提出了将意识形态纳入到翻译研究工作中,并探求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以求能够在二者之间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本文即是对小说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操控与翻译进行的分析,以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林纾为例,了解翻译工作和意识形态操控之间的合理性,并运用这一理论对林纾的翻译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制约和操控最为明显。清末翻译思想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翻译对意识形态的依附。从翻译的内容上看,清末的翻译大致经历了科技翻译、政治翻译、小说翻译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是在相应的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科技翻译反映的是科技强国的翻译思想,政治翻译反映的是自上而下进行政治改良的翻译思想,小说翻译则是自下而上唤起民众斗争意识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清末翻译的每一阶段都是在相应的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都依附于一定的意识形态。从清末中国翻译思想的变化研究翻译对意识形态的依附,为研究翻译与意识形态关系提供依据,对理解翻译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应包含两个角度:意识形态与翻译过程的关系研究;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的关系研究。首先,翻译的意识形态困境通常源自作者与译者的意识形态差别或译者的个人意识形态倾向与目的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之间的差别,不同译者会做不同处理。其次,翻译研究本身也无法回避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影视作品作为视觉文化的一部分,在制作传播过程中深受商业意识形态的影响。本文以影视作品中的卡通片的字幕翻译为切入点,结合勒费弗尔关于意识形态操纵翻译的理论。探讨商业意识形态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对美国系列卡通片字幕翻译的操纵,分析译者和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与表现。文章指出,正是由于商业意识形态对卡通片字幕翻译的操控,凸显了卡通片字幕翻译的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李小霞 《文教资料》2013,(25):30-31,33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本文借鉴翻译文化学派的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探讨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选材的影响。以中国文学翻译史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将中国文学翻译史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探讨意识形态和当时阶段文学翻译选材的关系,从而得出在文学翻译选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都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勒弗菲尔的翻译理论,分析意识形态对庞德的翻译的操控。通过分析发现:庞德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汉语诗歌文本进行操控和改写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受他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所影响,译文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所以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翻译的《红楼梦》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的两部标志性作品。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对《红楼梦》译者的翻译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文化、意识形态、译本的编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意识形态对于翻译行为的操控与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政论体文献作为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其翻译不可避免的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操控之上.本文着重探讨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和影响,以中共十七大报告英文译稿的翻译实践为个案研究,把翻译置于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中共十七大报告的英译过程中,为让译入语读者全面、客观、公正地理解原语文献中的政治观点,译者有意向译入语输出原语主流意识形态或采取某种方式顺应译入语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翻译研究不仅要注重语言层面的转换,更要注重对语言外部诸多因素的研究。由比利时比较文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费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充分注意到翻译中语言的外部诸多因素,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在改写过程中,置身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改写者由于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的影响,往往会更加偏重某一种翻译选材,并对原作进行一定加工调整,以使其和改写者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相符。本文以改写理论作为指导,从清末民初各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出发,研究和分析清末民初翻译选材的特点以及意识形态对中国近代翻译活动的操控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中国文学翻译史上意识形态与翻译策略的关系发现,一方面勒菲弗尔关于意识形态与翻译关系的理论对诸多的翻译现象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译者作为具体翻译过程的操作者,其个体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选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当时的意识形态相对开明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影视作品作为视觉文化的一部分,在制作传播过程中深受商业意识形态的影响.本文以影视作品中的卡通片的字暮翻译为切入点,结合勒费弗尔关于意识形态操纵翻译的理论,探讨商业意识形态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对美国系列卡通片字暮翻译的操纵,分析译者和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与表现.文章指出,正是由于商业意识形态对卡通片字幕翻译的操控,凸显了卡通片字幕翻译的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重点放在意识形态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动机和文本的选择的影响上。也正因为翻译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文学作品的在翻译的过程中,是对原有作品的在创作,不但是可以顺延作品的本身,还可以推动文化思想的发展。在对很多作品的翻译中,作为一个译者还是应当尽量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研究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