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晏阳初女子教育的主要思想是强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他亲身推进女子教育实践,并取得突出成就,对推进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中日两国在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思想、士人教育以及改革主体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位置以及社会性质等因素是产生不同结果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和福泽谕吉分别是近代中日两国洋务教育和维新教育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两人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也都分别影响了中日早期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两人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有许多相同之处,表现在都重视教育,重视以实学为中心的教育改革,重视学习西方。但两人的教育思想的差异则是影响两国教育近代化历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研究两人教育思想的不同,对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謇和福泽谕吉是近代中日两个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他们都抱持教育救国的理想,并为之努力躬耕.但由于中日两国国情的诸多不同,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化学生的思想品行等诸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对两国近代化历程产生影响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黄卫 《历史教学》2007,(12):78-82
张謇和福泽谕吉是近代中日两个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他们都抱持教育救国的理想,并为之努力躬耕.但由于中日两国国情的诸多不同,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化学生的思想品行等诸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对两国近代化历程产生影响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教会女校的创办与浙江女子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佩芳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6):73-74,94
浙江的教会女校是在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出现的,它是西方列强对浙江进行文化侵略的一种手段,但客观上却揭开了浙江女子学校教育的序幕,对浙江女子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日两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思想对两国的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中国两国教育现代化起步的历史背景及教育思想对两国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做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两国当代教育的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石曾提出了勤工俭学思想、大学区制思想及教育与学术并重思想,虽然他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历程仍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日近代留学教育作为两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从总体效果来讲,日本近代留学教育远远优于清廷统治下的近代中国。本文试从两国发展留学教育的背景、指导思想、实际措施等方面,对两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剖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女子留学的出现要比男子留学晚半个世纪,但是女子留学要比男子留学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且是中国女子近代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旨在对清明民初女子留学教育的缘起及贡献作一定程度的探讨,以期对当代女子留学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中学”与“西学”的论争是贯穿始终的课题。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以后,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据各自的出发点,在“中学”与“西学”方面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论争。这场论争增强了人们向西方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加速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破产和崩溃,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刘正伟 《学科教育》2013,(6):102-111
20世纪80年代末,在教育史学界,田正平吸收了史学界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理论范式;此后,他一方面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内涵、理论体系及框架进行不断阐述;另一方面又与全国教育史学界同仁一道致力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相关专题研究。25年来,这一理论范式不仅是田正平认识与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工具,他在留学教育、近代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交流,高等教育、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为国内众多中青年学者所认同与使用,引领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传统对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及办教育的指导思想 ,它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前沿和关键所在。而中国文化传统所特有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思维形式 ,对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有着深刻的影响。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相关与整合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赋予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新内涵,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方向,与此同时,2035教育规划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治理新目标,而构筑终身学习现代教育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治理新格局的形成,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核心和主线;如果说2035的教育体系与现存教育体系将不仅区别在外塑,更区别在内核的话,前一个目标则指向于2035教育的内核,后一个目标指向于2035教育的外塑。在整全的视域下,两个目标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前一个目标是包涵新教育治理格局的终身化教育体系,后一个目标是基于终身化现代教育体系的教育治理现代化新格局。研究2035教育现代化,需要将两个目标统一一体于新思考框架中。其中,我国2035年将建成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就是扎根于本土现代化进程中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中国实行的第一部学制,癸卯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普通、实业、师范教育并行发展,学制系统与教育行政系统分离。癸卯学制是我国教育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综合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48748名3-8岁儿童学习品质与数学能力关系的24项研究数据,通过元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二者的相关强度,并分析了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包括学习品质的子要素、年龄、文化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学习品质及各要素与数学能力之间均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与数学能力的相关要强于小学低年级阶段二者之间的相关;早期学习品质对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处境不利儿童的学习品质与数学能力的相关强于正常家庭的儿童。研究结果提示我们,早期学习品质在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对学习品质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干预,是促进儿童数学学习,甚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从基础教育战略地位、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研究主题以及区域推进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基础教育现代转化的主要标志及特色 ,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范畴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以及与其相近、相关的各种教育关系之争,是近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教育大讨论,引起众多教育家以及教育学者的关注,留下了大量的富有启发性的言论和教育观点。社会教育与各种教育关系之争,源起于国外各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及学习外国教育的失望,肇始于国内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具有深刻的教育思想渊源与教育制度探索的背景。这些争论“话语”具有丰富的教育学价值与教育史价值,为探索适应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价值的教育学思想体系、话语体系以及制度体系,为书写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史,留下了宝贵的本土经验。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城乡教育现代化的共同本质和目标,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有特色、先进性和高水平的国家教育现代化本质和目标在农村有特色的普遍化。现代化基础教育学校特色是在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基础上充分体现的学校精气神的个性,是教育理念特色与教育形式特色的统一。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优质教育必须振兴乡村教育,结合乡村文化、地理等特点,努力推进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和乡村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对构建我国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教育发展战略,它既是思想观念,又是动态的实践发展过程.构建我国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是动态地掌握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态势、衡量教育现代化的方向、速率、程度的迫切要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寻求可操作的定量化的方法和能力,用以评价和分析教育现代化的运行现状、变化趋势,并兼有对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预警和决策功能.建立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应遵循四个原则,即: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原则和导向性原则、同时还应注意教育现代化目标函数的类型和边界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