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人才盛世局面。济济人才为当时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就了武帝的一朝治世。从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的现象出发,考察汉武帝的用人方略,可探究当时人才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西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灾害多发期,汉武帝统治时代又是整个西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的时期。自然灾害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还广泛影响到为政者的治国思想。汉武帝采取了重视农业、移民屯垦、廪贷灾民、兴修水利等积极的救荒措施,及时有效地缓和了因灾荒而造成的社会危机,维护了地主阶级的统治,稳定了农业生产,同时也为后来西汉王朝的"昭宣中兴"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严德健老师《汉武帝在位期间用相多少人?》(《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11期)一文详列了汉武帝一朝的13位丞相,依据是《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但其中一位“严青翟”,当作“庄青翟”。  相似文献   

4.
给西汉文学和经学带来深远影响的帝王当推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刘邦是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彻是汉王朝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时期的皇帝,他们对文学的态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西汉文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成书出于汉景帝末年或汉武帝初年,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今存二十一卷。《淮南子》一书是汉初六十余年实行“黄老之治”政策的总结,也是刘安向汉武帝进献的治国大纲。刘安召集数千门客,著书立说,为了什么?他是为新兴的西汉王朝治国安邦提供理论根据。他提出的治国方案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6.
西汉王朝不断依据自身的实力调整对匈奴的政策: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以前,实行"和亲政策",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前119年),实行"征讨政策",不但没有征服匈奴,反而使汉朝国力衰退。元狩四年以后,对匈奴实行"绥抚政策",又使经济恢复发展起来。从西汉王朝对匈奴民族政策的演变过程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才能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7.
从汉武帝发动马邑之战开始,西汉王朝结束了和匈奴之间数十年的和亲政策,转而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围剿战争。这一政策的转变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它是汉武帝特殊的主观意志和国家客观实力结合的必然结果。从这二者的角度出发,探讨汉武帝的对匈战争,可以为我们研究其对匈奴政策提供一个观察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西汉王朝从汉武帝至汉宣帝期间,修筑了约两万里长城,其中绝大部分修建于汉武帝时期。汉长城不仅防外,同时防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是西汉王朝修筑和戍守长城的意图。汉长城对匈奴而言,主要表现在军事上的围困和经济上的封锁,达到了削弱匈奴的目的。汉长城对中原而言,产生了耗费巨额财力和破坏内地人民和平生活的不良影响,迫使汉武帝下罪己之诏。庆幸的是长城不能把互相连着的经济关系断绝,成为草原和中原的分界线,反而成为南北不可分割的见证物留给后世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非凡的措施,他的文治武功为他赢得了大量正面评价。同时,他的所作所为,也招致了诸如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奢侈荒唐和妄生内乱等负面评价。本文综合多方评论,对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进行述评,得出了汉武帝有功也有过,功大于过、瑕不掩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大宛乃汉代中亚一小国,汉武帝太初元年到太初四年,西汉王朝动用几十万军队、十几万匹牲口,先后两次对大宛征战。此战耗资巨大,天下骚动,战士阵亡近十万名,战马损失三万多匹,是西汉王朝在中亚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军事活动。关于这场战争的动机,学者们曾颇多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改良马政说。余嘉锡先生认为,汉朝发动这场战争的动机是为了求得大宛的良马以改良汉朝的马政,以资军国之用。二、打  相似文献   

11.
1.(2005年贵州省安顺市)大型历史剧《汉武大帝》你看了吗? 汉武帝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实现了大一统。在这一过程中,他曾 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骚扰() A.契丹族B.匈奴族C.女真族D.蒙古族 2.(2005年四川省课改实验区)《三国演义》开篇云:“天下大 势,分卜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请你选出中国古代史上四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 ①秦②西汉③西晋④隋⑤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3.(2005年重庆市)2001年,“农学大师”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得…  相似文献   

12.
马踏匈奴     
汉代有一件有代表性的雕塑——《马踏匈奴》。 汉武帝时,西汉国势强盛,为了平息匈奴的侵扰,汉武帝决定派兵反击。带兵出征的将领很年轻,名叫霍去病,汉武帝封他为骠骑将军。在祁连山一带,霍去病率兵先后六次打败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的是,霍去病在24岁时病逝了。为了纪念他,修建了祁连山的墓冢,墓前有大型的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  相似文献   

13.
西汉初期,匈奴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王朝在与匈奴打交道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不断依据自身的实力调整对匈奴的政策:早期的"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的"征讨政策"、汉武帝后期的"绥抚政策"虽终武帝之世,匈奴问题未能彻底解决,但为以后最终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也对促进民族交往和融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丞相简称“相”。官名。秦武王二年(前309)始设。掌辅佐君主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为百官之长。初设“左、右丞相”。战国时各国多置,称“相邦”。西汉改称“相国”,常设一人。后复旧称。掌选用、考课、劾案、惩治官吏,主持朝廷集议、奏事、封驳、谏诤,以及郡国上计。金印紫绶,秩禄万石。自汉武帝以后,其实权渐移向中朝“尚书”;哀帝时改称“大司徒”。东汉光武帝时,称“司徒”,献帝建安时,复旧称。三国、两  相似文献   

15.
桑弘羊理财活动的重要理论依据是管子的轻重学说。他运用管子轻重之学,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和统一铸币权等重要经济政策,解决了汉武帝时期所面临的严重财政困难,为西汉王朝的强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了解轻重理论,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桑弘羊的理财活动。  相似文献   

16.
《资治通鉴》第21卷记载: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太仆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当公孙贺被引来举行拜授丞相的仪式时,他不接受印信,叩头哭泣不肯起来。汉武帝根本不理这些,仪式结束即起身离去。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公孙贺不得不接受印信,出宫后长叹一声:“我从是殆矣!”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鉴于秦王朝“十三岁而牡稷为虚”的历史教训,汉初统治者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实行新的统治策略,使王朝长治久安。汉初士人们承先秦遗愿,纷纷著书立说,为统治者进言献策,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考试浅谈     
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从我国古代就可以看到它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兴旺发展。战国诸侯养士的风气很流行。有所谓“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的说法。汉武帝能把西汉朝推入全盛时期。是与他拥有大批人才不无关系的。当时他拥有大政治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  相似文献   

19.
对于汉武帝用兵匈奴,史学界评说不一,但多肯定地他的功绩。然则仔细考察,他发动的几场大规模战争给整个汉王朝乃至整个民族都带来了灾难。汉匈之间的矛盾并非到了用和平的方式无调和的地步,而汉朝和匈奴双方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些都与汉武帝及其王朝的强控意识紧密皇权,强控思想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走向强控现实。  相似文献   

20.
西汉三次外戚专权的程度及特征是不同的;但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吕氏专权有维持汉初政治、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进步作用。霍光正确地执行了武帝停止战争、恢复发展生产的方针,使危机四伏的汉王朝重新走向稳定,为“昭宣中兴”作出了贡献,他是“照宣中兴”的奠基人;王莽在西汉社会后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统治政权摇摇欲坠之机,凭借其姑妈及王氏势力取代了汉王朝,建立“新”朝。他所实行的改制,其用意是解决西汉后期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土地高度集中、奴婢大量存在。但是他的改革失败了,因而也就使得他用非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尝试归于失败。尽管如此,王莽代汉及其改制并不能因此而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