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区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创新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提出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概念,借鉴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准则,构建了高校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从科技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环境出发评价高校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科技评价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对于高校提升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在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教师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完善科技评价的法制法规,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与大学的个性特色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建立与科研过程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建立对人力资源的分层次评价体系;建设评审专家队伍,加强评价工作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法的高职院校科技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高校战略实施的载体,这是高校科研绩效管理最根本的任务。影响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绩效的因素十分复杂,目前尚无公认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于此,文章构建了AHP法的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旨在为我国今后系统、客观地评价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建设所达到的目标、效果、效率提供参考,从而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分析和评价既有利于地方高校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改进高校科研工作管理,又可以为宏观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安徽省地方高校为样本。通过建立分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10年地方高校四个维度的创新能力和总体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并建议安徽地方高校在注重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重点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提高产出效率和知识市场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浓郁的学术氛围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教育质量内涵发展的要求.而开展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本文阐述了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针对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也是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如何创造一个优良的科技发展环境,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创建学习型高校科技管理新模式的措施.认为创建学习型高校科技管理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促进知识创新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保护国家科技、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武器,成为高校科技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一、知识产权管理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国家与社会联系的桥梁,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都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选取天津市22所学校的理、工、农、医类学科科技活动数据,对天津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天津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创新能力提升对策,可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的头2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抢抓机遇,迅速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引领和支撑"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立足高校的实际情况,从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出发,对高校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对高校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目的是整合科技资源,使科技成果能够进行有效地配置和融合,优化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和调控科技活动及科技成果的转化,适应国际国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实现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对接。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给出了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的建议,对高校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提升整体学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全面实现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表现是高校科技创新实力和水平的提高,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增加。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把重点放在对原始创新能力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能力有关的高层次的科研产出、科研效益的评价上,引导高校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质量。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上应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树立协同创新理念,转变评价的方式和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成果的产出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R&D投入与高校科技创新产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检验,分析R&D投入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影响的区域差异,有利于推动各高校和地区制定措施提升R&D投入产出绩效,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功能定位上将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分为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和应用型三类。然后,总结出国防科技创新平台具有创新性、战略性、公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最后,借鉴技术成熟度的概念,对国防科技平台的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协同创新模式探索、体系设计与管理、投资效率提升等方面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1世纪以来,英国政府根据国家创新战略部署,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治理体系创新,激发其创新活力。为了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高其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能力,英国政府持续出台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其中,调整战略布局、加强经费支持、优化体制机制等举措,反映出英国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改革的新动向。英国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变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出英国高等教育体制演进中传承与创新兼顾的特色。英国高校在为高新产业发展赋能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办学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论文参照国家有关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07年度提出的杭州创新指数为衔接,从城市科技竞争力动态评价、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等方面对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为提升科技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83-86
科技合作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渠道。高校对外科技合作主要有三种类型:中心辐射,全面带动;发挥优势,特色合作;立足本土,在贡献中获得发展。西南交通大学的对外科技合作主要属于第二种类型,兼有第三种类型的部分特点。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对外科技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做出突出的贡献。但学校的对外科技合作工作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新变化,推进与企业的深度产学研合作,同时要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为重点,加快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18.
当前,标准化战略在科技管理中的应用已成必然发展趋势。高校科技管理具有管理的共性,在高校科技管理中引入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是对高校科技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和挑战,对于提升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1计划"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这一计划强调的协同创新理念已经对高校原有科技工作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深刻认识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如何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的各项重点工作,如何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已经成为高校科技工作内涵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决定了今后高校科技工作的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技竞争力即高校利用所掌握的资源产出科研成果的能力,主要体现为高校及其科研机构的科技总量、实力以及科技水平和科技潜力。高校科技竞争力已成为国际竞争力或区域竞争力中最关键的一环。通过从科技人力、科技经费、科技环境与基础、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等4个方面对京沪地方院校科技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北京地方院校在科技投入总量、经费投入结构、科研活动重心、成果转化率等方面存在差距。建议通过加大地方科技经费投入、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方向、加强优势学科团队建设、探求合作发展、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提升北京地方院校科技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