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后,伴随着管理重心的适度上移,长期以来困绕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解决.但是最近看到的几则报道让笔者有了一点思考.一是湖北一位民族自治县的副县长向<中国教育报>记者诉说该国家级贫困县县级政府在实行了新的体制下陷入了"旧债未还,新款还没有着落"的困境之中;二是<教育时报>刊登的一位主管教育的副乡长在新的体制建立后发出了"以县为主,乡镇咋办"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李宏伟 《江苏教育》2012,(Z2):29-33
【我的主张】普爱:育人的基点万物的生发,离不开阳光的滋养;人的成长,离不开土壤的培育。我的求学之路从新海起航,我的教育之行从新海扬帆。1975年,我以一名学子的身份在新海读书,开启了我的美好的中学时代;1984年,我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在新海教书,追求着我的教育理想;如今,我则是以一名校长的身份在新海践行着我的教育理想。因为我的母校新海中学前身是建立于1930年的普爱学校,故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校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浸润着新海那底蕴丰厚而又独特的"普爱"文化,我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新海连绵不绝、历久弥新的"行健"精神,并逐渐形成了"普爱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德育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误区进行分析,探讨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能落到实处,教育学生树立"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维模式;打破传统单纯的理论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湖北省教育厅实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我中心校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从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宗旨出发,以优化高效、均衡发展为原则,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配置,统筹城乡教育科学发展,逐步探索出"联校走教"、"资源整合"、"挂职交流"、"以强扶弱"等管理模式,扎实地推进了我学区义务教育的科学、均衡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质量,保障了每个学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谭丽萍 《生活教育》2014,(8):117-118
每个人都有梦,每样事物都有追求。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是我的个人梦;我所在的城市想创建成为教育强市,这是一个城市的教育梦;中国想成为世界强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强国梦。"个人梦"与"中国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就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建立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中承担了重要责任,但其在履行相应责任时却还面临诸多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各级政府间责任配置的不明确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缺乏适当权力等.因此,需要明确"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各项责任的执行主体,在分工协作的前提下,扩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责权范围.  相似文献   

7.
一、贫困大学生问题的由来 财产和利益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教育是非盈利行业,由于财产和利益的多元化,教育投入必然呈现多元化格局,特别是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政府无力负担大学教育的全部成本.1996年大学教育开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大学免费教育,开始向大学生收取学费,而"高等教育个人缴费制"迫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或家庭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个人缴费制的实施使学生上大学的私人成本增加,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家庭负担,从而引发了"高校贫困生"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党的"一大"至"六大"确定的教育纲领,并追溯了纲领指导下的教育实践的轨迹.文章认为, "一大"至"六大"确定的教育纲领是我党教育方针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为党和国家现行教育方针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社会关于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强调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关注缩小教育差距,倡导提供"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国际社会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与实践主要包括:借助立法与执法手段保障教育公平;确保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与高效管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农村人口的教育;对于特殊需求群体教育施行保障性倾斜,兼顾公平与效率;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结合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制定政策及教育公平评估框架和指标;应用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政策与实践建议有:以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持续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实践有利于学生学业进步的评价制度;均衡配置师资资源,提高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开展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育探索,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人民教育》杂志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有着不解之缘,2008年第21期《人民教育》发表了一个长篇通讯,通讯的题目叫作《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用一位资深教育人士的话说,那是在全国刮起了一场"生本教育的旋风"。时隔半年多,我们在2009年  相似文献   

11.
何颖 《中国教师》2011,(23):14-16
<正>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个别父母将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子女带回家自行教育,或将子女送到由"志同道合"的家长所组织的未获办学许可的全日制"私塾"里教育的"在家上学"现象。这一现象虽不普遍,但却因其特殊性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其论争焦点之一是这类行为是否有违我国法律关于义务教育的规定。本文即梳理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教育权利、义务保障等方面,对当前"在家上学"现象的合法性及相关法律规定的欠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实现青少年民族文化自信,造就秉承中国优秀文明并具有世界视野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迸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教育存在样态,基于此信息化背景,文章分析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意蕴与实践路径.文章从教育特征、教育挑战和教育价值三个方面探讨信息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意蕴.首先,文章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场域上更为开放,叙事更为微观化,主客体互动性得以增强和媒介融合化,继而文章剖析在信息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主要挑战,并迸一步挖掘基于应对信息化挑战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价值,其对于青少年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与锻造青少年的理想骨气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力量,增加信息化故事内容,加强主客体互动,学校、家庭与社会联合起来共同推动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3.
许友超 《班主任》2011,(3):11-13
说到"教育行者",常令我想起李开复先生。1998年,李开复先生建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多年来,一直虔诚地行进在支持中国教育的道路上,从《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开始,他不间断地通过与中国学生对话、帮助他们解答人生的困惑等方式来实现他对中国教育独特的关注和投  相似文献   

14.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9,(21):1-1
<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离,在教育发展中作为一种事实状态存在已久。就中国教育的现状而言,对于这一事实,或许还需要研究,但更需要采取行动去改变。让人欣慰的是,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正在努力地相互"靠近"。这种"靠近",不仅体现在教育实践者对于教育理论的触摸、领会、运用、创新上,也体现在教育理论工作者对于教育实践的关注、理解、感悟、参与上。这种"靠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及时地反映了我们国家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是从量到质的飞跃.20年前,我们立法的时候,追求的是量的东西,是让孩子们有学上;今天,新《义务教育法》把素质教育写了进去,目的是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从"有学上"到"有好学上",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张剑桃 《辅导员》2013,(2):39-40,46
<正>开展"公民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于学生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必须有效加强教育资源与力量的高度整合。鉴于此.我们以"全面育人素质化.发展个性特色化"为办学理念,依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公民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基本方法.整合各方教育资源,逐步建构本校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整合现行学科,营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7.
劳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实践手段,劳动教育在培育高尚人格、全面发展的学习者方面有着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劳动教育开展范围小、内容单一的现状,国际教育领域结合"讲好中国故事"思想内涵丰富劳动教育的创新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茂德 《江苏教育》2014,(19):11-12
<正>跌跌撞撞,在校长的岗位上已近20年了,面对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似乎有了越来越多的深思;面对日益扩大的学校规模,总有"广难杂变"的压力;面对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偏差,似乎有了更多的苦恼;面对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我经常反省,我们正在着力的方向正确吗?当冷静审视我们的教育现状时,我们会感慨,中国教育很伟大,因为我们达成了普及义务教育,实现了高中优质化,走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但我们也会悚然,  相似文献   

19.
秦琴 《教育学报》2008,(1):76-82
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收费上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是政府积极采取治理和修正措施,三令五申禁止教育乱收费,为学生减负为老百姓减压;另一方面是家长口头上高呼"严厉整治教育乱收费"与实际行动上助长乱收费相背离.作为教育收费的直接体--学校,在社会的声讨背后也存在隐情.就学校的收费动机来看,一则是制度性的,二则是逐利性的.前者如政府摊派,或者学校为正常运作与发展而收取的费用,后者如学校不规范的收费行为,用以解决结构性工资的补贴部分.而就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来看,家长在情绪上抵制学校各类教育收费.却在行动上为子女缴纳各种培训班费用,当发现校外的培训费用远高于校内时又转而要求学校重新开办各类辅导班,使学校无所适从.加上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而对教育乱收费采取的各种治理措施,更使学校有苦难言.通过梳理198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治理义务教育乱收费问题上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其采取的相应治理措施,剖析政府、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收费问题上的矛盾,会对我国的"义务教育乱收费"有更客观、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教育系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