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管理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跨学科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有效组织与管理高校跨学科科研项目,是高校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对A中心案例研究表明,该中心的快速发展有几条基本经验:因地制宜,在资金缺乏、不改变成员原有隶属关系前提下,迅速组建矩阵式跨学科研究中心模式;松散型的组织运作方式,管理上既不过"实",也不过"虚",各学科不脱离原来的"根";引进高水平的项目负责人;跨学科项目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该案例研究还表明,科研项目经费争取的问题、组织体系如何根据新环境加强建设的问题、如何培养跨学科带头人等,是当前中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生产机制的转型,面对日益复杂的问题世界,如何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机制创新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共同战略议题。研究基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智能+”的案例考察,分析了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创新举措和特征逻辑。总体来看,问题导向的项目驱动和灵活多元的学位设置构成了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机制创新的突出特征。在此背景下,卡内基梅隆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教育优势,形成了三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智能+”跨学科机制创新路径:一是以校内院系间深度协作为突出特征的专业融通机制;二是以加强不同学段间关联为突出特征的学段贯通机制;三是以跨机构多元协同参与为突出特征的校际联动机制。基于美国的案例经验和启示,研究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机制构建应促进面向“问题”与“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学位项目设置创新;贯通校内与校外、不同学段之间的协同参与和合作;深化跨越“国别”与“区域”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3.
高校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现阶段,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面临高校定位缺失与师生认知片面的认知困境、跨学科组织发展不充分不成熟的组织困境和跨学科课程设置碎片化的实施困境。高校应通过优化学校定位,强化师生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认知,建设科研项目与科研平台等多类型跨学科组织,完善课程设置与课程考核等课程体系,改进和提升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我国各大高校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同时还存在着颇多的难题,在这种现实的驱使下,纷纷有研究者研究这些难题,并努力发展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笔者充分调查牡丹江医学院跨院系科研项目管理现状并根据一些专家的推荐,选取牡丹江医学院的各跨学科科研机构做深入的案例研究,试图探讨跨学科创新型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一些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德国博士研究生实施集群化的培养模式。柏林自由大学达勒姆研究院通过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跨学科组织,开展博士生培养和科研工作。在跨学科的科研组织中,科学的战略规划和创新的组织文化体现出"学习共同体"的特质,展现出融合多元文化、汇聚各家思想、讲求科研效率的教育特色。严格的博士生培养和科研项目审查机制为高效公正地开展研究提供了平台。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博士生教育改革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美国公立大学的典型代表之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理念宗旨、运行模式、支撑机制3个维度对其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行动路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在理念宗旨方面,形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未来跨学科领导者”的教育理念;在运行模式方面,主要采用课程的跨学科组合、专业的跨学科组合、学位的跨学科组合3种培养模式;在支撑机制方面,推行“共同资助、联合聘任”的跨学科教师聘任制度、“独立建制式+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和“面向全体”的跨学科项目服务。文章进一步指出未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7.
跨学科工程人才培养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文章以美国旗舰型公立高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为研究案例,探索其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路径,具体包括培养组织与平台、专业设置与选择、课程设计与选择、学位制度与安排、创新与创业教育、实践教育与科研、支撑与保障服务等方面,不仅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跨学科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参考,而且揭示了伯克利工程学院跨学科人才培养具有协同性、创新性、灵活性、多样化、服务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方向。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人类发展跨学科研究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已形成包括明确创新性跨学科学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开设丰富的跨学科课程、多样性的科研实践活动与多学科学习经历的师资、由研究生院主导的跨学科教育组织形式以及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机制等在内的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该项目对我国高校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启示是:应更新培养理念,明晰培养目标;优化培养过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保障机制,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的有效管理——多案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绩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大学学术组织的特征,本文提出跨学科科研组织绩效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12个跨学科科研组织进行多案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合适的组织结构是高绩效的重要前提;在运行机制方面,自觉和人情、合作伙伴、精神激励、混合交流方式、传统道德等因素对组织绩效效果明显;学术带头人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更要有相关的管理素质和经验;跨学科科研项目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跨学科人才培养,甚至于新学科的产生;学校的支持和政策也很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大量科技与社会问题的出现是催生跨学科产生、推动跨学科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以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为例对如何通过培养跨学科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予以了探讨。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主要有:个体化设计项目、跨学科学位项目、跨学科经验补充项目和非学位跨学科项目四种类型。虽然它们的组织规范程度略有差异,但都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应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发展说明:在单一学科仍居高校统治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建立新的机构或以项目制来推动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比调整现有的学术组织、学术人员更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研究平台科研育人已成为国外一流大学跨学科教育的普遍实践。跨学科研究平台科研育人可以分解为“育人理念和目标”“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方式”等4个方面。通过分析美国斯坦福大学Bio-X研究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伯克利新媒体中心、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计算高级工程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土著研究中心、日本京都大学综合生存学馆等国外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的科研育人模式,可以发现,其共性特征表现为科研育人理念和目标具有导向性和引领性,施教主体具有多元性和协同性,育人内容包括综合化的问题意识、结构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多元化的跨学科科研项目,育人方式包括以开放式研究合作促进科研育人、以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科研育人、以创新的运行管理服务科研育人。鉴此,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科研育人,应从学术前沿和重大现实需求出发明确科研育人理念与目标,从加强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出发夯实科研育人主体,从健全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出发丰富科研育人内容,从优化跨学科平台运行管理出发变革科研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交叉学科组织模式及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组织形态的交叉学科是指围绕知识形态交叉学科而构建的组织体系。交叉学科的组织模式种类繁多,在高校中表现为跨学科学院、跨学科研究(所)与研究中心、学科群、跨学科计划、跨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多种模式。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系统特征,即:持续发展性、前沿创新性、开放流动性和灵活多样性。交叉学科的组织模式在学术创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6,16(2):F0002-F0002
欧盟亚洲链项目组是一个致力于加强欧盟成员国和亚洲交互协作的组织由中、德、奥、泰4国4所高校共同申报的教育课题——“可持续资源管理技术和学科建设“项目,是欧盟在亚洲的第一个环保科研项目。合肥学院作为中方高校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这也是安徽省承担的第一个欧盟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4.
没钱如何办好学校,这也许是绝大多数中国高校校长最关心的问题。对A学院的案例研究表明,该校1997年至2003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可概括为以下三条:(1)以规模效益为核心的学校发展战略;(2)在全校范围内强调经营意识与成本意识;(3)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良性共生关系。该案例研究还表明,从组织管理理论的角度看,变化的社会环境与高校应变能力之间的不对称性问题,规模发展与质量控制问题,组织发展的阶段性与相应组织管理改革问题,建立适合创新型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治理环境问题等,是当前中国地方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是高校智库的重要功能,由于创新型人才紧缺是我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校智库建设的同时,依托高校智库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智库是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聚集地,为此,本研究以跨学科培养为切入点,在分析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现状与人才培养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基于高校智库平台,从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引入跨学科研究项目以及创新跨学科指导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迫切需要.通过梳理我国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发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中美两国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明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归纳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国内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和输出高契合度的高瑞人才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组建的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的典型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项目为案例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案例分析表明: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建立的融通创新模式主要包括“项目衔接型”、“平台共建型”和“产业技术联盟型”,且分别适用于高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高校与企业基于产权长期合作和共创共享紧密合作的情况;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融通创新体系中通过培养人才和产出创新成果,不仅对政府、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显性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还具有传播创新文化与塑造创新需求理念的隐性作用。基于此,“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推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建立中应继续推进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设,加强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完善和拓展融通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当前高校商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全球运营中心"为典型案例的跨学科、团队化的互动式综合模拟实验系统的设想,并以实例阐述"全球运营中心"实验系统的建设过程,分析了该系统在创新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中起到的作用,并分析系统建设过程中尚存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数量逐年增长,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是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两头、轻中间"等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抓住科研项目执行的各个关键节点,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做好项目的指导和监管工作,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墨尔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作为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的杰出代表,以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卓越的推进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发展模式。借鉴墨尔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上凝结的宝贵经验,我国高校可以从人才培养、组织管理、交互协作等方面,来不断提高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