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少儿广播节目已经成为现代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伙伴,青少年在少儿节目中获得快乐、获得知识、开阔眼界。本文以大连市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其心理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小学生的优势心理需要是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少儿广播节目在内容上涉及大量的关于安全知识的内容,谈心类节目丰富,并且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少儿广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学要提高实效性,除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准备充足的实验仪器之外,还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作为教师,如果能够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被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就能形成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充满竞争的社会之中,侵扰人的心理令人不安的因素多得数不胜数,任何人尤其是中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是十分正常的。如何正确地认识、对待和调节各种心理问题,使他们进入一种心理的舒适区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该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唯动机是由多种不同  相似文献   

4.
孙丽花  黄冬冬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229+231-229,231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进行,本文以学生心理需要为出发点,阐述了如何从满足小学生交往的需要、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角度来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心理匹配策略,是教师要从感情角度上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匹配策略,迎合其心理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2,(15):48-49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快、振奋等;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痛苦、失望等,如果人的合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忧郁感和压抑感,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幼儿的心理需要,并要努力满足他们合理的心理需要。一、热爱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要在我们的一项相…  相似文献   

7.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实施行为的动力源泉来自于其心理需要,即人对某种事物或精神的渴望和追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且认为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然而,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无视学生心理需要的现象却长期存在。为了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有必要通过满足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需要,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自觉地将相关的德育目标内化为个体价值目标,从而获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贺喜秀 《广西教育》2008,(13):33-33
“老师,他也错,你扣他2分,凭什么扣我3分?”学生说完,眼泪在眼眶打转,一副又气又委屈的样子。看这学生的情形不管我怎么道歉,他也不会原谅我了,怎么办?片刻后,我摸摸他的头,然后把手放在他的肩上,说:“你跟老师过来。”到了办公室,我用一种欣赏的眼神,故作轻松地对他说:“因为老师最喜欢你,所以对你就严格一些,多扣了你的分。”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慢慢地擦去眼泪:“老师你真的喜欢我?”“那当然啦。”我没有给他一点怀疑的余地。学生的脸上没有了气,没有了委屈,一蹦一跳地出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9.
课堂不仅是一个教育活动场所,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基本情感需求放在首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发展,从而创建积极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以人为本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手机功能的普及,很多学生和家长开始沉迷于手机,并逐渐变成手机控,久而久之,不仅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少了,学生的心理及生理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改变学生及其家长对智能手机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定期开展主题家长会,让学生不再受到手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刘雅 《家教世界》2013,(9X):44-44
少儿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种对舞蹈美的向往,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对舞蹈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每个人在人类社会的生命旅途中都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人类集体文明诞生和发展的历史的必然之路,一条是人的个体心灵开启和遨游的梦幻之路。前者是现实的、外在的,是推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后者是理想的、内在的,是建立我们人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根基。"舞蹈是人类情感最直接、最纯粹的自然流露。本文将通过对舞蹈艺术的了解,针对少儿对舞蹈的爱好及表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要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应认真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重视儿童心理研究,积极探求解决心理问题的策略,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幸福感紧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考察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这一积极干预对其学校幸福感的影响.将来自一所中学的917名学生随机分配到四种积极干预组(自主需要满足干预、关系需要满足干预、能力需要满足干预、三种需要满足联合干预)、安慰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并对四种积极干预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的被试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干预.被试在干预前、即刻干预后、干预效果追踪时均完成了《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研究结果如下:(1)干预六周后的即刻测量结果显示,自主需要满足干预组、关系需要满足干预组、三种需要满足联合干预组被试的学校幸福感均得到显著提高,三种需要满足联合干预组被试的学校幸福感提升量显著高于其他干预组.(2)干预结束2周后的追踪测量结果显示,自主需要满足干预组、关系需要满足干预组、三种需要满足联合干预组被试的学校幸福感提升的干预效果均得以维持.研究初步验证了可以采用促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这一积极干预手段来提高其学校幸福感的假设,为提升学生学校幸福感的实践干预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上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可以明显提高少儿田径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这对田径运动的推动与普及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少儿趣味田径"学习,学生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跳跃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7.
成就需要,是人们精神需要的一个重要内容。成就需要的满足可使人实现人生价值,从而自我满足、自我愉悦,昂扬向上。这在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人身上表现得相当突出。青年教师化层次较高,知识较广较新,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由于其心理和职业的特点,成就的欲望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8.
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需要,而需要满足情况如何将对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基本需要的被剥夺或过分给予将导致人格发展出现停滞、倒退;执迷单一需要将引发神经症人格;只有需要的适当满足才能促进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秦丽荣 《考试周刊》2012,(80):191+168-191,168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人都有七情六欲。所谓的“欲”,就是欲望,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需要。那么,人都有哪些需要。各种各样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此曾有很精辟的见解(见下图),他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吴维泰纪念小学跆拳道队的队员们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资料文献法,根据研究对象在学习跆拳道前后心理行为变化的比较,分析跆拳道的学习对少儿心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