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痕教育     
我班有个学生小H,上课爱乱说乱动,课下好打架,甚至与老师对着干,而且软硬不吃.但他也有优点.怎么教育他,把他转化成一个好孩子呢?我想起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话:"当教师教育幼儿时,如果幼儿知道你是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于是我尝试无痕鼓励法,在双周四的一个课间,把H叫到办公室,把预先写好的一个纸条双手交给他,告诉他下周一返校时再带给我,并叮嘱他带去带回不得拆看.你想,孩子能不看吗?下周一到校时,就见他正乐着和同学打招呼,然后把纸条交给了我.后来,我发现他和过去不一样了,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能完成了,也再没听到学生来告他的状了.自此,我便对学生的各种不良表现行为以传纸条的方式教育他们,促使他们自省,点燃他们的自信,激励他们进步.他们听到老师的"唠叨"不再心烦,做错了事也不再因怕老师批评与责罚而惶恐不安;他们虽然可能并未感到老师在教育他,但却自觉地改正了缺点,取得了进步.  相似文献   

2.
不要漏掉学生的名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了好几年的老师,我也积累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一位“前辈”曾向我面授机宜:先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被漏掉的学生站起来问时,就故意说:“你叫什么名字呀,我怎么会没看到?”如此这般,既巧妙地知道了学生的名字,又避免了在学生面前露怯。这个方法,几乎已成了教师们的“真实谎言”,可能很多教师都知道并沿用。但不久前我却读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新学期开学,一个老师在点名时,被“赵志枨”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这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想凭感觉读一个音,又怕读错…  相似文献   

3.
镜头一:吴老师,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把‘给’字组词成‘给力’行吗?这个嘛……我们再探讨一下。吴老师的心里也没底,只能搪塞过去。镜头二:一位女生哭着走进了办公室,向班主任告状:老师,他们叫我‘恐龙’。班  相似文献   

4.
今天又是班队课,我刚走进教室,许多学生就大声叫道:“老师,你该罚,你说话不算数。”我大吃一惊:“怎么了,我犯了什么错误?”值日班长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上个星期我们举行手抄报比赛,你说星期三班队课的时候,公布并奖励获奖学生。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你还没公布,所以,我们大家认为你犯了错误,违犯了班规。”我拍了一下头,恍然大悟:“是呀,我怎么给忘了……老师违犯班规,甘愿受罚。同学们,请你们处罚老师。”第一次处罚老师,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他们三个一群四个一组地商量着。讨论结束了,学生纷纷发表他…  相似文献   

5.
感谢他俩     
读了李镇西老师有关管理班级的作后,我也效仿他发动全体学生制定了一个《班规》。我将签名的《班规》收上来一看,上面只有60名学生的签名,涂俊伟、朱倜龙两人没有签。我不禁思索起来。  相似文献   

6.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的学生顽劣异常。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站在学生们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要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坐在后面一排的有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此时,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我已经很优秀了!”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  相似文献   

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见几位小学生在评论他们的老师,一位小女孩说:“我喜欢听小刘老师讲课,她说话的声音很甜,有点像王雪纯。”另一个小女孩说:“我喜欢李老师,她总是面带微笑,连批评人时都那样。”另一个小男孩说:“我喜欢张老师,他讲的故事真好听,他好像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听后,感慨颇多。碰巧,这时二年级学生马上要下乡实习,我灵机一动,何不把这个问题作为他们的实习作业,让每人写份关于《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形象》的调查报告?一个多月的实习很快结束了,我急不可待地打开了来自各乡镇36所小学的53份调查报告。学生有的采用了谈…  相似文献   

8.
无痕教育     
我班有个学生小H,上课爱乱说乱动,课下好打架,甚至与老师对着干,而且软硬不吃。但他也有优点。怎么教育他,把他转化成一个好孩子呢?我想起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话":当教师教育幼儿时,如果幼儿知道你是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于是我尝试无痕鼓励法,在双周四的一个课间,把H叫到办公室,把预先写好的一个纸条双手交给他,告诉他下周一返校时再带给我,并叮嘱他带去带回不得拆看。你想,孩子能不看吗?下周一到校时,就见他正乐着和同学打招呼,然后把纸条交给了我。后来,我发现他和过去不一样了,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能完成了,也再没听到学生来告他的状了。  相似文献   

9.
我在三尺讲台耕耘了18个春秋,最值得欣慰的,莫过于用自己的爱心成功地转化了一批所谓的“后进”学生。如今,这些学生有的早已从名牌大学毕业,且事业有成;有的还在重点大学深造,正在满怀信心地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时间虽已过去多年,但当年与他们促膝交谈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倘若把他们转变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如实地记录下来,足以写上几大本,然而,我宁愿把它们尘封在自己的记忆里。我这样做,并不是保守,而是怕自己一不小心,伤害了那些曾经受过太多伤害的学生。我想,我之所以能成功转化一个个学生,关键在于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只有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会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让你知道他们的问题所在,使你有机会对症下药;只有赢得学生的信赖,他们才会乐意接受你的意见,沿着你给他们指示的方向往前走。没有这个先决条件,你就是神仙下凡,华佗再世,也挽救不了他们。而当他们转变之后,往往会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甚至觉得很不光彩。过去的那段历史就成了他们的隐私,成了他们心头永远的痛,多半不愿意被人提起。这时候,你作为他们信赖的老师,应该自觉地为他们保守这段秘密,不应该将那些往事公之于众。遗憾的是,我们有些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顾学生的日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两年前,同一办公室的黄老师喜滋滋地向我们介绍说:"我今年的运气真好,接到了一个好班。班上学生的素质都非常好,尤其有一个学生,将来可是当领袖的料!"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生,让黄老师如此欣喜,如此看好呢?原来开学初,当别的学生还沉浸在暑期的回忆中时,黄老师班上这个叫"朱槿"的学生竟然在班上发动全班同学制订班规,组织学习小组,午休  相似文献   

11.
我在湖南省某县乡中学任教时,曾听过一个初中英语教师的故事,他是刚从师专毕业的新教师,专业基础很扎实,平时很好学,也很追求上进。这个教师工作积极性高,上课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有一节课,他注意到有两个学生在窃笑,他悄悄地走过去,结果看到他们俩在看书上的一句话,写着:我X某老师的妈……他一看,不禁火冒三丈,立即给了一个学生一个耳光,并把他的头往墙上撞去,这个学生坐在靠柱子的地方,这一撞刚好碰在柱子的棱上,血从学生头上流了出来。这时,教师和学生都慌了,赶忙去医务室。幸好,只是一点皮外伤,但这一来,这节课就被这件事耽搁了。  相似文献   

12.
“老师,你再等两周到我家去家访好吗?”“为什么要这样?”我不解地问。“两周后,我的数学成绩会更好。我还要写一篇令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惊喜的文章。到那时,你向我爸爸、妈妈汇报我的成绩时,更有事实。”“好,太好了!我尊重你的意见,同意你的安排。”家访时,我不仅在时间上让学生说了算,而且在内容和事例方面,也与学生协商“定音”。实践证明,这种家访方式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由过去的厌恶、惧怕、推辞、躲避家访,转变为盼望、喜欢、恳求、陪伴老师家访。不言而喻,学生要让老师把他进步的事例、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向家长汇报;把他…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位老师性格内向,做事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善于复制过去,不善于超越自我和现状。他接手了一个新班级,就利用大量的时间了解班级状况、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前任老师的工作思路、管理风格。他掌握全盘信息以后,开始了对这个班级的教学与管理。他的管理思路,甚至授课风格几乎全部沿袭了上任老师,不曾越雷池一步,班干部也是原班人马,班规也没改变一条。这位老师以为这样做,是尊重了前任老师,也尊重了学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心愿     
商俊博 《班主任》2010,(5):53-53
不久前,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许诺:“谁能在期末考试时进步20个名次,我就帮他实现一个心愿。”结果,竞有6名学生怀着兴奋与骄傲的心情登上了讲台。而我既兴奋又紧张,不知道这些精灵古怪的孩子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心愿——让我带他们去大饭店吃饭?让我给他们买礼物或是带他们去游乐园玩一圈?让我把几条比较严厉的班规去掉?  相似文献   

15.
别来告状     
“老师,小宇又打我了。”“不是的,老师,是小志先用脚踢的我!”学生又来告状了,当班主任以来,最令我头疼的就是学生来告状。双方都有各自的理,很多时候根本分不清谁是谁非,经常把我这个当老师的也搞糊涂了。为了避免“告状”整天围着我转,我在班里郑重地宣布:别来告状!“别来告状”虽然已作为一条班规,但学生却做不到,“告状”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学生遇到一点儿小事都要来找老师呢?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告状”看上去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反映了学生的心理品质问题。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以“我”为中…  相似文献   

16.
上学期,我接手了初三的一个后进班。前任班主任告诉我,班里学生不但不爱读书,而且对各项规章制度也从不放在眼里。管理这样的班会非常棘手,因为学生惟一的需求就是“混”张文凭而已。尽管如此,我还是把这个班接了下来。为转化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制定了一系列班规和公约。我在暗地里得意地想:有了这些“法宝”,不信管不住你们!一段时间过去了,班里虽然没出什么大事,但那些琐碎的小事却屡屡发生。每当此时,我就拿起“法宝”对付他们,可收效却微乎其微。“唉,带这个班真是好辛苦啊!难道只能这样下去了吗?”有一次,班里一个顽皮的…  相似文献   

17.
学会倾听     
做老师久了,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总希望学生要绝对服从老师,一旦遇到敢于顶撞的学生,教师通常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冲撞而失去倾听学生的辩解的耐心,因此往往导致学生过激的行为。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是特别优秀。但是,几次征文活动中,他的表现非常出众。他的文笔细腻流畅,见解独到,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连我这个数学老师看了也不禁大加赞赏。尤其是军训期间,他给我提了一个很好的意见:做老师不要老是重复,只要在关键时刻强调一下就可以了,否则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我采纳了他的建议,至少后来据我了解,学生不再…  相似文献   

18.
一位新来的老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发现班上每个同学都举起了左手,老师点了一个男生,结果这个男生一个字儿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男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男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这位老师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男孩,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  相似文献   

19.
希望的台阶     
汪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篇题为《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她,在征求了这位同学的意见后,她便当做范文在班上读起来。“老师,这篇作文是抄来的!”汪老师刚读了一个开头,一个学生就举起手大声说。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议论纷纷,目光齐刷刷地扫向那个抄袭的同学,他满脸通红地低下了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汪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转过头来对大家说:“同学们,请听老师把这篇文章念完。”文章念完了,汪老师问:“这篇文章好不好?”“好!”大家异口同声。“那就请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大家七嘴八舌,高度…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在一份材料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天津市红桥区北马路小学正在举行“激励学生成功”的研讨活动,老师们正在汇报个案:一个淘气的男孩子挂着“鬼脸”站在讲台前手舞足蹈,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李老师生气地把他拉到办公室并把“鬼脸”扔到有水的地方。男孩子伤心地哭了,李老师也冷静下来。当李老师了解到这个学生挂“鬼脸”表演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画技”时,便主动向学生道歉,并将修好的“鬼脸”还给学生,还答应他,如果好好学画,将来要为他办画展。期末到了,李老师真的还了这个愿。小小的画展使这个学生简直变了一个人,学习成绩也像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