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兴报复刊六年多来,发行份数逐年上升,现在已达四万二千多份。在当前报纸林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宜兴报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发展?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经常调查,研究读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县报的优势,就在于同广大读者最接近。为了充分利用、发挥这种优势,每年结合发行工作,我们总要派人对读者进行调查,认真听取他们对报纸的意见。今年4月上旬,我们还专门派人作了一次读者抽样调查。记得宜兴报在1980年3月初复刊时,主要  相似文献   

2.
从1986年下半年《农家信使》报公开发行起,就开展了读者评报,迄今两年半,坚持不断。读者评报,评出了我们办报的方向,评出了编辑、记者的责任制,密切了我们和读者的关系,加深了感情,扩大了我报的发行量。所以,读者夸我们这是办好报的一个“高招”。读者评报是怎么搞起来的? 1986年7月,刚把报纸交到邮局发行时,订户只有六千,虽说这在新办的报纸中,发行数量不算少,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宜兴报》连续刊登了“温州纪行”、“三明归来话三明”的系列报道,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是我们进行新闻改革,办开放型县报的有益尝试。县报如何办成开放型的报纸,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访问了江苏省宜兴县报社,从所见所闻中感到,这张县报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可称是全国70多份县报中的佼佼者。《宜兴报》是一张八开小报,每期四版,每周三期,发行四万份,在全国名列前茅。全县平均每25人一份,每平方公里24份。而且,百分之七十是自费订报。甚至出现了订《宜兴报》要搭订其他报纸的情况——把它当成了一种“紧俏物资”。我向一位原不相识的张泽乡读者方伯寅问及对《宜兴报》的评价,他脱口而出:“我们欢迎,四个  相似文献   

5.
《石首报》自1988年复刊后,起初是交邮局发行,1991年和1992年,我们自办发行过两年,1993年再次交邮局发行.后来,报社党委集中广大读者意见,并通过前后几次比较和问卷调查,大家一致认为石首报自办发行比邮发的情况要好,于是,1994年又恢复自办发行.两年来,每当报纸征订工作一开始,从社长、总编到普通的勤杂人员,全体出动,共分五个发行小组,由领导班子成员出任组长,采取“协商分线,指标到组,整体作战,结帐到人”的办法,使得我们石首报1995年度和1996年度的发行工作都较顺利地完成.纵观我们石首报自办发行的情况,我认为县市报自办发行有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扩大报纸发行量.编辑、记者走出报社上门订报,工作比专职发行员好做,会做.我们一靠“党性”(正面宣传),二靠感情(服务读者),三靠腿勤(多跑路多上门),1996年度城区发行量首次超过了3000份.石首报1995年度发行量在1万份以上,比起邮发时增加20%.1996年度的征订,在报纸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据1995年12月中旬统计,征订数仍  相似文献   

6.
宜兴报是一张县报。复刊两年来,报纸发行量不断增加,现在已发行22,860份,其中个人订阅数占一半以上。对发行工作,我们没有采取行政摊派方式,而是在改进报纸内容的同时,努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由于报社的人手少,故确定由群工组分管发行工作。他们平时主动与邮局联系商量,认真工作,特别是集中力量抓好年终的宣传发动和收订工作,使报纸的发行量年年增加。报社还主动配合县邮局多次召开邮电支局  相似文献   

7.
一张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县报,经常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是责无旁贷的。我们《铜山报》一复刊就设置了《科学天地》专版,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并逐步扩大科技门类的报道,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给他们及时送上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深受广大农村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由复刊初期的8000多份,逐步增加到年发行量4万多份。回顾我们科技宣传的实践,坚持以下“四性”是行之有效的,并收到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竞人择”的这一法则愈来愈使报界感觉到一种紧迫感,这是无法回避的选择。报纸决定读者,读者决定发行,发行推动广告,广告又直接维系着报纸的生存与发展。新世纪即将来临,工人报如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适应市场挑战,已成为地方工人报同仁们共同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报刊如林、报竞人择的情况下,省级工人报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并能独树一帜?这是我们江苏工人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两年多来,我们边学习,边实践,努力把报纸办得接近职工、接近实际、接近生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欢迎。我们主要从四个  相似文献   

10.
地区报由于处在省报和部分县市报的夹缝中,因而给办好地区报,尤其办出特色,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要让这张报既和省报不同,又和县报相异,使更多的读者喜爱它,突出地方特点,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否则,众多的读者谁买你的帐? 我们《渭南报》从1984年9月复刊至今,订数由当初的1万余份发展到1990年的7万多份,读者群增加的原因,如果认真总结的话,抓地方特色把报纸办得新鲜活泼生动,是主要原因之一。地区报怎样才能办出地方特色,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办报实践,可总结出这样几条: 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本地区的地方特点。每个  相似文献   

11.
坚持读者评报十七年沈重远党报要靠全党同志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如何实践这一方针?开展读者评报是个有效方法。宁波日报于1980年6月1日复刊不久,即开展了读者评报工作,17年来,坚持不辍,已成为报纸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领导重视建立制度读者评报工作是...  相似文献   

12.
1991年《黑龙江林业报》复刊时,正是森工企业最困难时期,同时也正是治危兴林宏大工程的启动阶段。所谓复刊只是仅仅沿用了过去的报纸的名字而已,其基础已荡然无存。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好这张企业报?一、坚持制度建设,在实践中提高报纸的总体水平。如何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以便聚精会神办报纸,齐心协力抓质量?我们在报纸复刊之初就从  相似文献   

13.
科技版是各家农民报的当家版,因实用价值大、服务性强,很讨读者喜欢。因此,它在农民报所占份额较重,对开四版报纸一般占四分之一,四开八版报纸占八分之一强。但科技版几乎都存在一个“通病”——枯燥乏味,形式呆版,死气沉沉。进一步办好办活农民报的科技版,对于提高报纸质量,扩大发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究其原因,首先是“新”的、“抓”人的东西不多。翻开科技版,老气横秋,有些内容年年登,月月登,跳不出粮棉油的框框,传统农业的框框,这样登来登去,怎能不倒读者味口?其次是形式死板,没有波澜。概括为“三多”:数字多,专业名词多,平铺直叙多。加之缺乏参与性,整个版一潭死水,激不起浪花。  相似文献   

14.
湖北襄阳报从1976年至今,已形成了一支有三千多人组成的评报队伍。这支评报队伍绝大多数是报纸的热心读者和通讯员,他们结合实际,对报纸评头品足,提出了不少好意见。据统计,去年襄阳报共收到读者评报信稿四千多件。在新闻改革中,他们还配合报纸调查读者需要,开展读者“点菜”活动,对报纸改革,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引导评报员围绕报纸改革进一步搞好评报活动,报社帮助他们着重解决怎样抓住重点,据事论理地评报。通过参加报社的一些评  相似文献   

15.
新闻文摘     
报纸仍为“第一传媒”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同志在”《中国报刊月报》1995年第8期上公布了该所不久前作的一次全国报纸读者调查情况,总体分析表明,报纸仍是我国读者居第一位的主要信息来源,是绝大多数读者信任的“第一传媒”O尽管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巨大,但是在帮助读者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方面仍不如报纸。[q此,电视和书籍只能居于第二位。在现有的读报者中,约有一半的人自己不订阅报。个人自费订阅最多的是文摘类报纸、晚报、周末报或者娱乐性报纸。调查表明,人们接触年最高…  相似文献   

16.
劳改机关或各监狱、劳改队办的,以罪犯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统称为劳改专业报。《新疆新生报》便是一种劳改专业报。 劳改专业报是—张较为特殊的报纸。该报纸的读者主要是罪犯;其二,劳改专业报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喉舌。基于劳改专业报的这种特殊性,司法部劳改局为其制定了“为走向新生引路,为提高改造质量服务”的办报宗旨。 目前,全国共有27家省级劳改专业报,各报成立或复刊以来在宣传党的劳改工作方针,报道劳改工作成就,交流改造罪犯经验,引导罪犯弃旧图新,为提高改造质量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年来,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各报都增加了经济报道及对经济基础知识、市场基础知识、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安徽青年报自1979年复刊以来,一直强调把报纸办到青年读者的心坎上,使报纸办得有青年特点。报纸复刊后,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青年中有很多事情和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如果我们不闻不问,就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因此,我们在社内开展了学习邹韬奋、热心为读者服务的活动。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只要我们关心青年,积极为他们服务,他们就会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于是,我们在1980年8月成立了张婉卿(即皖青——安徽青年的谐音)顾问处,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4○年2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就曾指出:“一个报纸既已办起来,就要当作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看的人提出意见,写短信短文寄去,表示欢喜什么,不欢喜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这才能使报纸办得好。”事实确是如此,这样做既是党报同读者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好方法,又是依靠群众办好党报的一条有效途径。多少年来,我们的党报凡是这样坚持了的,就办得有生气,为群众喜闻乐见,反之,就不被群众所欢迎。前些年,有的报社曾建立了评报点,还有的专设评报员,编辑部的同志经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给读者发信等措施,诚恳征求读者对报纸的意见,热切欢迎读者对报纸的监督,并在报上辟设《读者评报》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对报纸的共性研究较多,如党报的“喉舌”作用、报纸的指导性等,而相比之下,对报纸的个性,即报纸的特色研究不够。这恐怕是导致今天“千报一面”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各种报纸竞相发行,广大读者的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在新闻战线上出现了“报竞人择”的新形势。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把报纸办得独具特色,不仅是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也是报纸事业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办报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媒体繁盛、信息爆炸的时代,把企业报办得人见人爱,是当前企业报同仁积极探索的课题之一。全国有企业报2000多家,仅煤炭系统的报纸就有近百家。企业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审视自己,研究同仁,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笔者就“职工喜爱什么内容的报道”。在部分读者中做了一番调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