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 《班主任》2003,(10):27-27
几年前,我在四川念完大专后,来到上海松江浦南地区的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开始了教书生涯。初为人师,接连遭遇着不顺。我教语文,同时担任班主任。开学第一周,区教研员来听课,我把课上得杂乱无章,令教研员摇头皱眉。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课堂教学始终没有大的起色,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相似文献   

2.
做一辈子教师,是我的志向中的职业理想。而一辈子学做教师,则是做一辈子教师的生命活力。因为时代在发展,教育科学在发展,需要自已学习的东西太多,需要在学习中反思探索,重新塑造自己的方面也太多太多。我是一个小学教师,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二十多年。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人才观和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机制的影响,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就像电视剧《命运的承诺》中的唐老师和房老师一样,就是紧紧围绕着升学率这个中心来展开,一切就是为升学服务、为考试服务、为分数服务,总害怕自己的学生学不好,升不了学,影响升学率,在教学中总是面面…  相似文献   

3.
人们说中国先贤最喜欢"照镜子",勇于自我反省。相传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孔子在卫国时曾住在他家。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对一生的思想行为作了深刻的反省。也有人日日反省的,《论语》第一章中就讲到:"曾子曰:‘吾目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反省了自己的待人接物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佚名 《教师博览》2011,(4):43-45
教育部日前评选出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其中一位来自上海,她就是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于漪。把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三尺讲台、奉献给教育事业,于漪一生的理想是当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她不仅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还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  相似文献   

5.
于漪 《上海教育》2007,(10A):26-26
人们说中国先贤最喜欢“照镜子”,勇于自我反省。相传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孔子在卫国时曾住在他家。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对一生的思想行为作了深刻的反省。也有人日日反省的,《论语》第一章中就讲到:“曾子曰:‘吾目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反省了自己的待人接物和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于漪 《教师》2010,(6):1-1
…… 我一向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成就卓著,切不可妄自菲薄。就教育目的、教育本质说,教育是教人做人,偏偏这个人人皆知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忘记。我小时候就有类似状况。房间里挂着一幅画,天天出出进进都看到。有一次有人跟我谈起这幅画,我竞一时想不起来。后来我发现一个道理,日日在眼前的东西反而熟视无睹,想当然的事反而不然,白以为已经做过的事反而未做。对教育目的应坚定不移地实现,不少人认识往往置之脑后,有的醉心于技能技巧、功利、政绩。  相似文献   

8.
数易学科教学,最后落户教初、高中语文.边教边学边思,用“洪荒之力”重塑自己,学做语文教师.追求教文育人的担当,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多功能、立体化施教,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成才之路》2011,(13):2-F0002
于漪语录⊙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相似文献   

10.
《今日教育》2010,(9):58-59
十年前,她怀揣梦想,成为重庆市开县和通村校的一名代课教师;十年后,她迎来人生转机.圆了公办教师之梦。她就是刘兆奎,重庆市“代转公”教师的普通一员。十年付出和等待.从代课教师到骨干教师,她的坚守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反映了重庆市“代转公”教师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1.
<正>于漪老师有句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回眸我的“一路走来”,广义说来,也算是“一辈子做老师”。初为人师时,我对“教育家精神”的了解甚少,“初心”就是“做一名不误人子弟的教师”,但教育之旅多有良师伴行,我就步入了“一辈子学做良师”之境。一、求学路上遇良师1962年,我就进了幼儿园。幼儿园办得很规范,每周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的活动内容也一目了然。早操啦、唱歌啦、游戏啦、剪纸啦、泥工啦、体育活动啦,讲故事、学拼音、  相似文献   

12.
丁焕长 《文教资料》2006,(19):55-56
21世纪是知识更新比较快的时代,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自身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理解学习的概念。终身教育的名言是:教育——从摇篮到坟墓。终身学习的警言是:在变化无穷的时代,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就将永远休息——认识不能片刻停顿,学习通过一生进行。  相似文献   

14.
于漪 《师道》2005,(6):6-8
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但一辈子学做教师!汉代的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讲: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形可以为表仪”。“智如泉涌”,就是你的智慧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形可以为表仪”,就是你思想言行能够做别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15.
情景再现去年6月,我校请于漪老师作了一场报告。与其说是报告,不如说是于漪老师与我们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75岁高龄的于漪老师神采奕奕,激情满怀。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她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结束的时间到了,仍然意犹未尽。光是这种人格力量,就使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折服。即便这样,于漪老师还反复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相似文献   

16.
李焕然 《上海教育》2005,(5A):52-52
去年6月,我校请于漪老师作了一场报告。与其说是报告,不如说是于漪老师与我们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75岁高龄的于漪老师神采奕奕,激情满怀。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她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结束的时间到了,仍然意犹未尽。光是这种人格力量,就使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折服。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望着讲台上神采飞扬的老师,我就有一种想成为老师的冲动。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将所有的志愿栏里全填上“师范”两个字。而今,当我在讲坛上耕耘了近十个春秋,我依旧想说:说句心里话,我真地喜欢做教师。我喜欢教师一辈子可以与书做伴,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我喜欢教师可以一辈子与学生相处,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灵;我喜欢教师独特的工作对象,可以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喜欢教师特有的工作环境,孩子世界的洁净无争。但是,面对现实,我却没有勇气说出我的心声:当你想多读一些书来充盈自己的头脑,却因为有太多的作业和教科书要看而无缘涉猎…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六二年,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鋒同志学习。在雷鋒同志英雄事迹的感召下。我坚持了經常学习毛主席著作,特別注意了学习《为人民服务》《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以文章中的精神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学习毛主席著作培养革命人生观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前,我对“活着为了什么”这个問題沒有得到解决。平常想的是如何使自己吃好点,穿好点,工作少一点,休息多一点。后  相似文献   

19.
7月25日是陶行知先生逝世73周年纪念日。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让我们跟随陶行知曾孙、宝山区政协常委陶侃的文字,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我的心目中,曾祖父陶行知先生是一个令我自豪和敬爱的伟大人物。他的人格是崇高而富于魅力的,他的思想是科学而富于前瞻性的,他的创造实践是多元而卓越的,他的为人是平凡而伟大的。他就像信仰一样引领着我。  相似文献   

20.
王毅 《上海教育》2009,(15):88-89
【主要贡献和实践】 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善于正确处理教书和育人的辩证关系。她认为,如果离开了对人的培养,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她主张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