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任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深山古寺里的一个小和尚突然动了凡心,从此他穿梭于灯红酒绿之间,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想起自己半生荒唐,他翻然悔悟,披衣而起,快马加鞭回到了寺里。他跪在佛堂前,请求方丈原谅,让他再次皈依佛门。方丈看着这个浪子,冷冷地说:“要让我重新收下你也可以,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桌子也会开花!”供桌怎么能开花呢?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2.
故事一:庙里的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从此花街柳巷,数年后的一个深夜,陡然惊醒,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3.
郭旭东 《辅导员》2013,(20):42-42
<正>故事一:庙里的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从此花街柳巷,数年后的一个深夜,陡然惊醒,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4.
佛桌上开花     
朝阳升起之前,庙前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他是某城的风流浪子。20年前曾是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悉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目,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夜夜都是春,却夜夜不是春。20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  相似文献   

5.
朝阳还未升起之前,庙前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他是城中最风流的浪子,20年前,却是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浮了他的眼目,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夜夜都是春,却夜夜不是春。20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自忏悔,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师父,你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方丈痛恨他的辜负,也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  相似文献   

6.
叶倾城 《成长》2007,(1):54-54
朝阳升起之前,庙前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他是某城风流的浪子,20年前曾是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喜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目,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相似文献   

7.
认清自己     
<正>人生第一要事: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懂得人生的意义。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  相似文献   

8.
认清自己     
<正>人生第一要事: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懂得人生的意义。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  相似文献   

9.
认清自己     
<正>人生第一要事: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懂得人生的意义。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相似文献   

10.
认清自己     
人生第一要事: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懂得人生的意义。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去干些  相似文献   

11.
正—、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头的机会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  相似文献   

12.
信任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深山古寺里的一个小和尚突然动了凡心,从此他穿梭于灯红酒绿之间,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想起自己半生荒唐,他翻然悔悟,披衣而起,快马加鞭回到了寺里。他跪在佛堂前,请求方丈原谅,让他  相似文献   

13.
先要洗好碗     
张桦 《吉林教育》2005,(1):69-69
古代有个小和尚.他急于修成正果。一天.他去拜见一个有名的方丈。方丈让小和尚跟他一块吃粥,吃完粥.方丈站起来把饭钵洗洗,小和尚继续吃。末了.小和尚问方丈:“修道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方丈说:“就像我。”小和尚又问:“大师也要修行吗?“方丈微微一笑,反问小和尚:“你吃好没有?”小和尚答吃好了。方丈就说:“那么,你去把自己的钵子洗一洗。“  相似文献   

14.
茶道人生     
一个饱经俗世沧桑的人在少林寺向住持叩拜,说世间其他地方再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明净方丈并没有答应他,而是让他在这寺院里静居些时日。一段日子过后,这个人又找到方丈,再次诉说自己想出家的愿望。明净大师让他讲讲这些日子里他的心得。“我在这里生活,可以无牵无挂,可以整日以粗茶淡饭为食,以鸟语花香为伴,只有这样我才能安下心来。大师,我是个注定不能在那些庸人群中生活的人。”方丈把他让进了屋里,命小和尚上茶,随即又让他讲讲自己以前的生活。那人便开始向方丈诉苦。他是个从穷乡僻壤里走出来的人,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后,看到什么都觉得…  相似文献   

15.
天庭把华夏的地下、华夏的天上和西方的天上统一了起来。在华夏成立了一个国度,也就是中国。在中国,佛教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宗教。佛教中,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圣僧,有谦虚谨慎、无所不知的长老,也有野心勃勃、不学无术的恶僧。婪财和尚便是恶僧,听说天上的宝贝数不清,便起了贪念,想去天庭偷宝物,但又想:如果让如来佛知道那还了得。于是,他想了个坏主意。这几天,他成心干错事,好让方丈注意他。过了几天,方丈因他犯错太多而召见他。方丈对婪财和尚说:“最近你犯错太多了,要是这么下去,我们会被其他寺庙比下去的,所以我只好将你逐出寺…  相似文献   

16.
在我家乡,“老方丈”可是个妇孺皆知的名人.其实“老方丈”只是一个村小的校长,但他校长的“长龄”几乎相当于我的年龄.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天,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老方丈“突然造访.更让我感到突然的是,“老方丈”居然衣着光鲜,脸色红润,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与多年前那个身材瘦小、穿戴邋遢、头发凌乱的模样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17.
灯下,我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份《扬子晚报》看了起来。不知不觉,B15版《美文拔萃》中的几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身为教师的那份敏感,让我不禁由此想到了自己的工作,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的学生,心头也涌起了些许想法,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尽管夜己深,但我还是急切地打开电脑,在键盘上快乐地敲击着。一、佛桌开花故事是这样的:20年前曾极得方丈宠爱、令方丈悉数教授的小沙弥,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从此花街柳巷,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快马加鞭返回寺里,请求师父饶恕。方丈深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  相似文献   

18.
<正>上晚自习,同桌给我看手相,说:"哎呀,你这手不好啊!漏财!跟我一样,我也漏财!"这时,突然一阵阴风袭来,只见班主任厉声说道:"你俩不学习在这里嘀咕什么呢?每个人罚十块钱!"同桌你算得真准!班里一个同学因为生病剃了光头,但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有一天,我逗趣地问他:"方丈可否为我解答此题?"他双掌合十,淡然说道:"施主莫怪,老衲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9.
潘新教授说:"学生言语生命的生长,是一个自为到自觉的过程。在向着‘自觉’的途中,往往需要适时的唤醒和点化。"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六年级课文《生命的林子》中,玄奘在方丈的悉心点化下放弃离念、潜心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在慨叹方丈的智者风范和良苦用心时,我不禁陷入沉思: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也正是学生们生命的林子吗?他们在"林子"里思考、成长,不也正需要我们在他们向着"自觉"的途中给予方丈般适时的唤醒和点化吗?  相似文献   

20.
天下无敌     
<正>他是少林寺百年不遇的奇才,三十岁便技压各院首座,武功仅次于方丈,成为全寺第二高手。长老们多次提议,立他为下任主持,可方丈每回都说为时尚早。他的心思的确也不在这里。这晚,他来找师父,祈求指点迷津,如何才能超越师父,做到天下无敌。他尊敬师父,也同样痴迷武学。"天下无敌,天下……"方丈低吟了几遍,"那你告诉我,‘天下无敌’作何解?""天下第一,无人是敌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