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事教育多年来,我深知教育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割离的一部分,我感叹于它的深邃,更执着于它的伟大意义——启迪人的智慧,升华人的生命之美。行走在教育之路上,除了感受到教育让我的生命得以充实与完臻时,我更加明白教育赋予管理者的一担重任。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一种思想、一种远见、一种执着更是前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我作为"黑河市首批后备校长赴名校挂职培训"的成员之一,从祖国北疆南下燕赵大地,来到文化底蕴深厚的成语故乡邯郸市,挂职于丛台区曙光小学。三个月的学习生活,为我打开一扇窗,推开这扇窗,让我领略了曙光小学"我主动"教育的无限风光,让我透过曙光看到了邯郸教育的霞光万丈。我惊喜于"我主动"教育思想在曙光孩  相似文献   

3.
《教育漫话》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教育著作。洛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呈现。于我个人而言,它是一本"说明书",它给予我实践层面的细腻指导。于整个中国教育而言,它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反观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集学生(受教育者)、教师(从事教育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于一身的人。这注定了我这辈子与教育有缘。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学生。小学时我模仿过老师的板书,中学时我为老师的一次不经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温度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的晚上,当我写下这几个字——"教育的温度",突然,我仿佛感到浑身的暖意。然而,我不能确信,那突如其来的温暖究竟来自于真实世界,还是来自于我的想象之中,但我确信的是,不论是在现实世界里,还是在想象世界里,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是有温度的。我为什么如此坚信呢?我又凭什么如此坚信呢?难道只是因为我们是一群渴望温暖的生命吗?难道已经有无数的事实证明了有着温度的教育融化了人间的坚冰?  相似文献   

6.
“生活即教育”,我想课改的核心问题应该是“生活如何为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教学又如何满足于生活”的问题。因此,我努力通过教学  相似文献   

7.
妈妈非常重视对我怎样做人的教育。她说:人不奇于外表美,而奇于德,人的德行很重要。人不仅要有学问,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德行,德行好了长大才能为人民服务。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妈妈时时处处对我教育,发现问题就耐心教育。每天一睁眼就听见妈妈在给你下毛毛雨,许多话我都听腻了,但有一席话至今我还记得。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要有一种能力:用感性的方式表达理性思考。走向儿童心灵的教育,才会长久地滋养他们的成长。"这样的一种能力,我在山东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的李虹霞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她不但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我这个远道而来的旁观者——一个想成为她那样的老师的人。我感动于李老师追求教育的的完美,感动于她耕耘教育的执著,更感动于她对幸福教育的不懈追求。学生的高度——关注教育细节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记者:朱教授,请您介绍一下"新教育实验"好吗?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缘起于《我的教育理想》和《新教育之梦》这两部个人专著。其中,我试图对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40岁了,她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已经是享有盛名的、颇有影响的教育刊物。她诞生于50年代,我的教师生涯正好也开始于50年代,所以,我从当教师之初,就受到她的指导。40年来,《上海教育》一直是我的良师挚友。我在《上海教育》上认识了许多好领导、好老师,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优秀的教育经验,还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我的心目中,一本好的教育刊物,就是一所学校,是我们广大教师、校长学思想、学经验、学方法的学校;又是一片万紫千红的园地,让广大教师交流各自教育教学的成果,切磋教育改革的大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的《新教育尝试》实验报告发表在《连云港教育》2005年第五期上,并在2005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师陶杯”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不久,我又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高一(9)班。我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就是要精心打造一个班级品牌,为新教育造势,让更多的人了解新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我的教育。我把班级当成一个花园,要在其中精耕细作,悉心营造一个同学们快乐成长的地方。我的班级格言之一:人的生命脆弱如芦苇,但人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思考使人独立于天地宇宙之间。之二:尊重生命,感悟自然,明辨是非,注意细节,享受成长快乐,学会…  相似文献   

12.
倾听与感受     
《教育》2006,(9):30-30
倾听:“我感恩于农村教育,感恩于农村教育科研。代课教师,是我人生的起点,也是我成功的起点。” 感受:原来是“小人物”,现在是“公众人物”,丰满的人生履历里闪烁着“代课”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我跟<江西教育>结缘始于学生时代,从此便相知相伴至今.其间,我跟<江西教育>之间的关系虽然经历过几次角色的转换,但彼此之间的情缘却始终未变. 学生时代,我就是<江西教育>的读者. 我读中学时,对文科没有多大兴趣,分在理科班的我最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4.
一路从网络的穿梭中走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夜深人静时分,常常想:我为什么做教师?为什么我越来越热爱我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5.
廖仲敏 《新教师》2019,(11):78-79
第一次看到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我的教育故事》时,吸引我的是浅色牛皮纸封面上那一高大又模糊的人物倒影。继续看过去,写在书名右侧的一句"我自以为我的教育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顷刻间击中了我的心怀。  相似文献   

16.
"与书香为伴,与理想同行"这是我读完《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后定下的前进目标。其实早在2001年4月《,教师博览》就刊登了《我心中理想的教师》(现收录于《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文,不过那时刚参加工作,对教育教学没有什么切身体验,读后感受并不是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17.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我是一名小班幼儿教师,我有一个一直萦绕于心头的困惑,想请教于您。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集学生(受教育者)、教师(从事教育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于一身的人,这注定了我一辈子与教育有缘。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学生。小学时我模仿过教师的板书,中学时我为教师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而激动得彻夜未眠,大学时我也为教师的一次不公正的批评而愤懑不平过……但我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拷问自己:我能为我的学生再做些什么,我们的教育如何才能激发他们心中的力量,我们的教育是否让他们的人生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我们又如何适应于学生的需要,如何让我们的教育缔造他们人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我作为中国教育行政考察团成员,于2004年11月25日到12月9日,考察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中学教育。此次考察给我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