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例1星期天早晨,小涛正准备练习书法,刚刚把墨汁倒入盘中一半,小辉和小丽来找他,他们就一起出去了.晚上小涛回家后发现盘中的墨汁已经干了,而没盖盖儿的瓶里的墨汁却几乎没减少.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例:.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请你对上面的猜想进行验证,提供的器材如下:一杯水、两块玻璃片、酒精灯、扇子、滴管.(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2)实验步骤;(3)生活中的水蒸发现象处处可见,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永远留在空气中吗?其实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2.
知识梳理1.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通常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的折射的本质是光在不同介质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为基础,在化学课外小组活动中探究电解质溶液对铁生锈的作用及铁锈蚀的条件,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结合高中知识得出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形成电解质溶液加快铁的锈蚀,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通过此实验探究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参与了铁锈蚀的结论.整个实验探究复习并衔接了初高中的知识,并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说明: 本案例设计是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冰易拉罐饮料置于常温中,罐外有水珠这一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入一个相同的现象:在一空玻璃瓶中加入冰块,盖上瓶盖,用纸巾将瓶子外壁擦干,待会儿发现与易拉罐一样的现象出现:瓶外也有水珠,让孩子对此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证据,分析得出结论:水珠来源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发现并明确探究的问题——猜想与假设——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解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课题设计指导思想初中学生学习光的折射知识 ,仅限于对光在空气与其它透明体界面发生折射现象的了解 ,而不同的透明体对光的折射效果是否一样 ,对学生来说仍是一未知领域 .以此为出发点 ,设立研究课题——研究不同液体对光的折射规律 .让学生通过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总结结论 ,然后让学生自己得出不同液体对光的折射规律 ,使学生从中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布置课题 ,设计实验 ,确定研究方案1 .引入课题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 ,将一枚硬币放入碗中 ,人站在恰不能看见硬币的地方不动 .向碗里倒入一定量的水后便可看到经水折射后硬币的像 .对这一实验教师应做如下引导 :教师 :如果倒入碗里的不是水 ,而是别的透明液体 ,比如说煤油等 ,实验现象会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 :还会有折射现象 ,也能看到硬币 .不同的是倒入的量可能与水不同 .教师 :这里我们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 ,不同的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程度一样吗 ?请同学们先提出猜想 ,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你的猜想 .2 .分组讨论 ,确定研究方案将学生分成小组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作为提示 :(1 )你对所研究课题的结果有什么猜想 ?...  相似文献   

6.
演示实验是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猜想、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教学活动.物理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现象,经过猜想、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7.
陈毓华 《物理教师》2013,34(5):36-37
光的折射定律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是二级要求,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要掌握的14个实验之一.光的折射定律在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光的折射现象容易观察,实验容易做,但如果要学生通过探究去发现其规律,难度不小,因为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而是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角度容易测量,但是其正弦值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 1.通常认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米/秒,在阳光下立杆见影,这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沿____传播。 2.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各方,但每一条光线仍遵守光的____。 3.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10°,则入射角为____。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到4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 4.从物态变化看,秋天草叶上挂着的露珠是____,冬天早晨屋顶上的霜是____。 5.柴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2转/秒,在1秒内柴油机做功____次。在做功过程中____能转化成机械能。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井能流动,让学生初步经历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2.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存在,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学习“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大胆猜想、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等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190页中,介绍了光的全反射现象的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利用半圆形玻璃砖来演示的,从表面上看很容易演示成功,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易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而折射光线更难发现,其原因是在玻璃和空气中都不易观察到光线的传播路径.因而,就看不到:当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随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起来越强的现象.为此,我对本实验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1 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从日常生活中的摆钟 ,荡秋千等现象直接切入课题———“单摆” ,进而提出问题 :摆的振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单摆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 ?学生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作出猜想 ;讨论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探究 ,理解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处理观察、测量等进行收集证据 ,与猜想进行比较 ,作出解释 .最后提出新的课题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方法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教学设计2 .1 贴近生活 ,…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米/秒.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着_.  相似文献   

13.
1猜想与数学猜想是数学中的合理推理,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也是科学发明的一种重要方法.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  相似文献   

14.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这个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不复杂,实验关键是设法画出某细束光在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时,空气中的光线和玻璃中的对应光线,有了这两条光线,再结合界面和法线,找到相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即可按定义求出折射率.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大多数实验试题都是考查同学们对课本实验的创新设计,因此在进行实验复习时,必须在按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归类落实好每个实验的同时,能迁移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创新设计.下面谈谈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5.
薛峰 《物理教师》2011,(11):29-31
本文首先提出"池边的人看游泳池底是否水平"这一生活中的问题,并以模拟实验的方法得到了答案;接着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提出了视深度随光线入射角变化的猜想,然后在分析1中借助Excel软件作出函数图像,并证明了这一猜想;又在分析2中借助分析1中所得出的结论最终解释了"游泳池底"倾斜的成因;最后对模拟实验中的细节和分析中的简化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归纳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是根据具体事实和特殊现象,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概括出一般的原理和结论。猜想是一种直觉思维,它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验、观察和归纳、猜想它的规律和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猜想往往依据直觉来获得,而恰当的归纳可以使猜想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并能流动,让学生初步经历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2.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存在,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学“习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大胆猜想、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等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流程:一、引入:利用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纸的奇遇》师演示:把一张纸揉皱后,塞入玻璃杯的底部,把玻璃杯倒过来,直…  相似文献   

18.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假说的不同称谓,虽有所不同,其实质却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科学探究中的核心要素,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是思维发散最为活跃的阶段。所谓假设,就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和加工以后,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在一般的学习中,通过日常经验或已知的事实进行猜想与假设是十分常见的。其操作顺序为: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经验——作出猜想与假设。其中,已有的经验包括:大脑中的已有知识、日常现象实例、实验现象等。例如:伽利略在教堂中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现象提出假设:吊灯每次摆动的时间可能是一样的。又如:根据衣服在太阳下干得快,衣服在有风处干得快,衣服摊开晾干得快等现象,我们提出: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动速度等因素有关。再如:发现自行车车胎瘪  相似文献   

19.
巧记妙喻     
巧用歌诀记忆三角函数值30°、45°和6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有一定的规律,为便于记忆,可总结成下面的歌诀:1、2、3,3、2、1,3、9、27;“弦”比2,“切”比3,“帽子”(指根号)头上搬. (侯明辉) 折射中角的关系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里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光从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①中,入射角在空气中,入射角大;在②中,折射角在空气中,折射角大.总之一句话:空气里的角大. …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 :操作———猜想———证明题 ,它以操作实验为基础得出猜想性结论 ,而后再进行证明 .大家知道 ,由操作实验的结果作出猜想 ,其猜想可能正确 ,也可能错误 .但不管怎样 ,通过操作实验得出的猜想总能提供我们解题的思路 ,并减少盲目性 ,从而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 ,这类新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通过操作实验、猜想、证明得出结论这种科学思想方法 ,是一类好试题 .我们估计 ,在明年的中考题中出现更多的这类中考题 .现选几例与大家一起赏析 .1 平移操作例 1 (2 0 0 2年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