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对话过程,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不可能沿着预设的轨道行进的。它必然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从一个观课者的眼光来看,生成内容越丰富,课堂就越精彩。因为丰富的生成必然来自开放的教学设计,必然来自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来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然而从执教者的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2.
最近上了一堂研究课,课题为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领导们给予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回顾这节课的预设和生成过程,课堂中出乎意料的点滴片段,感触颇深。现择其一二,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3.
杨健 《语文天地》2015,(11):3-5
《幽径悲剧》是文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这篇文章本身犹如一条幽径,语言通俗而又雅致,内涵丰富而又深邃,体现了一个智者的思想光芒。所以,要求初二学生对这样一篇意蕴深刻的文章进行深度解读,确有难度,超越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如何将学生带领到这条“幽径”上,一方面需要老师课前对课堂教学有所“预设”,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要极富教学机智,掌控课堂“生成”。笔者借助《幽径悲剧》的课例,来反思教学过程中如何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预设与生成使课堂教学闪烁出智慧之光,更富有灵性与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够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我们认为预设不是教师为一堂课的教学事先设计的“教学地图”,生成不是教师为了完成预设,而牵着学生的鼻子沿着这张“地图”行走,预设与生成应如鸟之双翼,有效协作,巧妙运用,使课堂教学翱翔于知识的天空,和谐共生,相映成辉。那么,如何才能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还应独具慧[,及时将动态生成资源捕捉并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预设范畴之中,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从而真正让课堂呈现出不曾预约的精彩——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一节教研公开课上,我让学生回答三角形、长方形面积公式后,给学生提供很多相同或不同的梯形硬纸片,探究梯…  相似文献   

6.
陈建英 《考试周刊》2014,(32):186-187
如果说课堂预设是一种教育领域的计划的话,那么课堂生成就是教育领域的市场经济;如果说预设是教师的思考的话,那么课堂生成资源便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学习和思考的结果。学生的这种思考不是一种放纵的胡思乱想,而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实时生成的,它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开展创新。教师将两者有机结合,在教学预设时,深思熟虑,课堂上抓住生成,深入浅出,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生动活泼、师生互惠的。本文阐述如何让预设和生成碰撞出火花,为《科学》课堂教学赋予生命活力,打造精彩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杨易成 《课外阅读》2011,(8):285-285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活动,这是新课标下老师们期望达到的美好境界。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才能提高学率。  相似文献   

8.
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然而“预设”仅仅是“预设”,“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的预设必须放在动态的课堂中,随着学生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反映出新的问题来。教师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调整预设,在预设中实践生成,在生成中优化预设.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陈莉 《学语文》2014,(3):15-16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时的课、真实的课。其中“丰实的课”,指的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吴丽丹 《教师》2011,(32):30-30
很多老师都说,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磨炼的过程。这次我真正感受到了这种磨炼。我选择的课题是《绘制自选图形——美化电子小报》,看似简单,准备时才知道要上好它并不容易。这节课主要通过绘制自选图形对低碳小报的美化,达到熟练应用“绘制自选图形”编辑、排版技能的目的,并在实际制作小报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这幅图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乡村。你们最喜欢这个乡村的哪个景点?它的周围有些什么?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2.
刘丽屏 《教师》2011,(4):23-23
问题探讨:学生对"鲜花有多少盆"没有兴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课本提供的学习情境是学生熟悉的"鲜花"。当教师提出:你能一眼看清楚每种花有几盆吗?许多学生张口就是"我知道""红花  相似文献   

13.
吴伟 《考试周刊》2010,(18):65-65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长期以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取得教学成功是教师的不懈追求,我们总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但是,事实往往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总有预设之外的意外发生,即“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我试就小学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矛盾产生的几种情况作一些具体分析,旨在追求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相融合的完美境界,提出看法,以求在痛苦的矛盾中反思、探究,终能如凤凰般获得涅磐。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师生对话的生命场,这里有激情的闪烁,有美的陶醉,有理性的沉思,灵动的飞扬,静穆的升华,沉醉的超拔,思维的碰撞,汇成涓涓的细流,润物无声,有时像惊涛拍岸,雪浪千重。喜欢那个词:生成。生成是产生是生长是长成。充满了生生之  相似文献   

15.
梁晶 《湖南教育》2008,(5):24-25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语文学习的主导。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许多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语文课堂教学较之过去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部分教师认为,语文课堂的预设是教师的工作,而语文课堂的生成则是由学生完成的,因此,生成必须加强,预设则必须弱化。但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能单方面地强调生成,而忽视预设。  相似文献   

16.
裴红波 《考试周刊》2011,(66):79-79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混乱无序的盲动。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袁昌仁 《云南教育》2004,(31):28-29
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我是这样预设的:1.从课题入手,让学生从词典中查出“壮士”的意思;2.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五位战士的“豪壮”和“勇敢”;3.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相互交流,背诵积累。我满以为这样预设不错,谁知在第一节课上就出了岔子.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壮”除了表示“壮士”的意思之外,还有“壮丽、壮心、壮志、壮举、壮怀、壮烈”等许多意思,简直滔滔不绝.大有江河决堤之势。面对学生不按教学“预设”路子走的情况,我先是一惊,随之修订原“预设”,决定把学生冒出的与“预设”不符的思路生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问题探讨:学生对鲜花有多少盆没有兴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课本提供的学习情境是学生熟悉的鲜花。当教师提出:你能一眼看清楚每种花有几盆吗?许多学生张口就是我知道红花  相似文献   

19.
教学具有预设与生成的双重特性。预设体现了对教材文本的尊重,使教学有备而来,而非信马由缰;生成体现了对教学主体的尊重,使教学顺势而行,而非刻板灌输。尤其是新课程下的政治课教学,更应强调两者兼顾、相得益彰。恰逢"常州市八所高中校‘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之机,此次活动主题就是研究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问题。政治课规定课题为《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明确研究主题和课题后,笔者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与教学有关的素材,经过反复推敲,设计了本框教学,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小学《品德与生活》优质课的评选活动,执教了四年级《服饰变化看社会》一课。课的准备到执教的过程,也是我困惑、感悟、收获的过程。我想把这点滴的感受及微小的收获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