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变速关节腔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变速关节腔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36例,加强持续灌洗及引流期间护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4-48 h体温明显下降,3-5 d恢复正常,患肢功能较早恢复,随访10-24个月,36例化脓性膝关节炎全部治愈,无复发,平均治疗时间7.5 d。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变速关节腔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损伤小、恢复快、治疗时间短,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变速关节腔灌洗及时有效的清除了关节腔内的碎屑及杂质,为其取得满意疗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的疗效.方法: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包括刨削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清理关节软骨剥脱区创面和软骨碎片,切除破裂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和磨削骨性阻挡.结果: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的关节清理术,创伤轻,痛苦小,并发症少而轻,关节功能恢复快,术后优良率达94.6%.结论: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治疗中老年膝关节性关节炎可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观察局麻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9—2010—02月采用局麻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36例,42个膝关节的短期临床治疗结果。男11例,女25例;年龄42-68岁,平均52.5岁。局麻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包括清理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修整退变剥脱的软骨,切除或修整损伤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和磨削骨性阻挡。36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平均9个月,随访内容包括Lyshoml功能评分以及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结果:Lyshoml功能评分由手术前38分增加到术后79分。患者主观评定优40.50%,良33.3%,可19.1%,差7.1%,优良率达73.8%。结论:局麻关节镜下有限关节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创伤小,可有效解除临床症状,改善功能,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7,(21):93-94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本院行关节镜治疗的1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设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在经过各自康复治疗后的VAS、肌力测试(MMT)评分、HSS、Barthel评分等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护理后,研究组HSS评分的优良率、MMT恢复级数、VAS评分、Barthel评分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配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恢复患肢平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损伤的1.05%,大部分由直接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1]。髌骨骨折可造成伸膝结构的连续性丧失及潜在的髌股关节失配,如髌骨关节面不平整程度超过1mm,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就会增加约20%[2]。因此,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目标为重建伸膝结构连续性,恢复髌骨关节面平整,进行有效的内固定并开始早期康复治疗[3]。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可取得比传统改良张力带具有更好的早期恢复效果[4],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相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对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关节镜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100),观察组(Ⅱ组,n=100)。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术后1~4周按照康复训练计划锻炼并进行相应的分期护理和完善的心理疏导。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较快恢复关节功能,明显缩短康复周期和住院时间。结论: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及心理疏导能加快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骨隧道定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关节镜下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的骨隧道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8例膝关节标本上,标出前交叉韧带的附着点、重建点的位置,测量重建点的距离。结果:胫骨隧道重建点位于胫骨髁间棘前内侧缘前交叉韧带后方7mm处,股骨隧道重建点位于髁间窝外侧壁从前到后7mm,右膝为11点,左膝为1点处。关节内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长度为22.5±0.9mm。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选择合适的重建点,获取标准的股骨、胫骨隧道对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关节镜微创治疗腘窝囊肿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例为2016年05月至2017年06月通过膝关节MRI平扫确诊是腘窝囊肿31例本院患者,在腰硬联合或全麻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探查清理及腘窝囊肿摘除手术,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28~65岁,平均43.6岁;右膝15例,左膝16例.术前及术后随访均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标准进行分级,31例腘窝囊肿患者术前分级:0级0例,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23例.结果: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达8~15个月(平均10.8月).末次随访时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标准:0级22例,Ⅰ级7例,Ⅱ级2例,Ⅲ级0例,较术前改善(Z=-6.881,P=0.000)术后MRI显示26例囊肿彻底消失,5例囊肿明显缩小,无复发.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探查清理及腘窝囊肿摘除手术的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短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分型为5.6型)。方法:于05-08年采用膝膝前外侧切口和后内侧切口,内侧应用上肢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或1/3半管钢板,外侧应用胫骨外侧支撑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例,术后早期CPM机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拍片显示均恢复了下肢的力线。根据Rasmussen评分,优良9例,占81.8%,一般2例,占18.1%。结论:通过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明显减少,恢复了膝关节的力线,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固定,减少了单外侧固定再移位的发生,通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72例各种有移位髌骨骨折用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内固定,随访后按骨折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和行走功能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采用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治疗的各种移位髌骨骨折,具有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快,膝关节活动功能好的优点.结论: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治疗髌骨骨折,操作方便,固定牢固,术后不用外固定,术后可及早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关节粘连,促进功能恢复,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