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风 《初中生》2008,(7):59-60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经常表现的题材。然而,在古今诗坛上也有一些诗,表面看来是抒写男女爱情的情诗,但若认真考察一番,就知道作者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类以爱情为外表,内涵却另有所指的诗作被称为“伪情诗”。如中唐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相似文献   

2.
《诗经》婚恋悲剧的主题和审美特征袁定坤关键词《诗经》婚恋悲剧主题审美特征作者袁定坤,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诗》三百”,约占三分之一的篇目是表现男女婚恋生活的情诗。这些情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爱情文学。从情感基调着眼,《诗经》情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反映先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历史和人类情感历程的宝库。而《诗经·国风》中描写的男女恋情诗,反映了先民的爱情生活。不难发现,在描写相思之苦,表示忠贞爱情,对待无望之爱上男女双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此外,还有从女性角度描写的特色情诗,这对我们从源头上了解男女心理的差异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陆机说过“诗缘情而绮靡”,即诗因情而美。情是诗的本位,诗美因情而有,而情中最生动、最具生命力的莫过于“爱情”了。《诗经》中占篇目四分之一者为情诗,这些情诗蜕尽了原始形式,充满浪漫爱的底蕴,似一颗颗明珠,装点着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体验那经历千年之久的质朴纯真的浪漫爱。  相似文献   

5.
作为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诗经》中的爱情主要集中在《国风》里,小雅里也有些,以《郑诗》、《卫风》里的情诗最为有名。这些诗主要是民歌,主人公基本上是对爱情强烈追求的青年男女。这些诗篇毫不掩饰地歌唱了人们心中的爱情及渴望。从《诗经》中看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古人的爱情观,未尝不是一件趣事。  相似文献   

6.
亲情、爱情、友情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家歌颂的永恒主题。然而,这种颂“情”传统在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却遭到了彻底的颠覆。《金瓶梅》刻意表现的是“亲情”之淡、“友情”之伪、“爱情”之假。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对作品的创作意图给予了诠释。  相似文献   

7.
汪静之是“湖畔诗社”的著名诗人,他的《蕙的风》又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力作,本文从《蕙的风》一书两种观念抗衡的写作背景,真诚直率的爱情内容,自由活泼的诗体形式以及在当时社会尤其是文学界产生的巨大反响等几个方面,客观地评价了《蕙的风》在中国情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西汉时《诗经》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后人对此作了很多诠释和演绎。《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诗篇大多是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关雎》就出自《诗经·国风》中。有好事者评选出“中国古代十大经典爱情诗词”.其中就有《关雎》。可以这样说,这首传说中中国最古老的情诗表达爱情直接而朴实,没有矫情的掩藏.没有夸张的煽情.真实地反应了男子追求美女不得而辗转反侧的焦虑心态。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的《秦风·蒹葭》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朦胧诗.对其主题,古往今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蒹葭》一诗,既不是一般的怀人之作,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诗,更不是所谓的“刺襄公” 之作.它所写的实际上就是一段心理活动,即诗人的一个有关爱情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我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教版第五册((范进中举》节选了其中一个精彩章节中的一部分。对于“士林”中的代表人物范进,各类辅导资料给他贴上“伪”“丑”的标签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桧风·隰有苌楚》的主旨历来备受争议.令人更倾向于认为《隰有苌楚》是一首情诗,但这种说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即把《诗经》表现出来的整体规律化模式强加到具体的诗歌阐释中,比如对于“山有……隰有……”“苌楚”“乐”等的解释就明显在生搬硬套. 《诗经》表现出来的整体规律虽具有普遍性,但并非是万能的,每一首诗都有其特殊性. 《隰有苌楚》不是情诗,而是一首观草木而羡无忧之作.  相似文献   

12.
爱情与死亡是文学作品的两大永恒主题,而爱情更是长盛不衰的话题。因为无论是甜蜜还是忧伤,爱情都会被人当作美来欣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描绘了诸多关于爱情的故事,从《关雎》到《桃天》,从《蒹葭》到《静女》,不仅写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择偶标准,也描绘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丽新娘,更有令人向往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海誓山盟……  相似文献   

13.
浅谈《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关“凡例”的三个辩论点论及《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便使人想起有关“凡例”的三个逐次深入的辩论点。第一个辩论点:“凡例”是真是伪?1980年6月,冯其庸先生在美国举办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提交了《论(脂视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的论文,论证的中心意思为:《红楼梦》甲戌再评原本上并没有“凡例”,今存甲戌本上的这个“凡例”是后人伪造的。他的结论如下:“我认为甲戌本《石头记》的‘凡例’其前四条是后加的,其第五条是就脂现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的回前评改窜的。‘凡例’伪造时代,最早大致不能…  相似文献   

14.
蔡邕的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青衣赋》,是在东汉晚期情感潮流中写作的一篇爱情赋。从情感角度看,《青衣赋》不仅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而且还推动了时代潮流的发展,于缘情诗学发展颇有贡献。从艺术特征看,《青衣赋》的用典引经训讽喻之言,亦对诗学理论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情种画廊”是古代小说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巨变 ,人们的爱情观念也在发生着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进步的变化。《西厢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连成》 ,作为古代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链条中间的三个小小的环节 ,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中国封建社会爱情观念、道德发展的轨迹 ,织成了一道“情种”未必都懂情的“情种画廊”。  相似文献   

16.
王玉荣 《学周刊C版》2014,(8):231-231
最近所翻阅的书中.“爱情”成为一个无可避免的名词。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爱情潜伏于每个角落或是浅吟低唱,或是辗转别离。爱情之于女人,犹如缠绕蔓生的藤,生生将其束缚,而女人,却自甘且心安。  相似文献   

17.
解冻的情诗     
《荷塘月色》历来是高中语文教材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文中的一段情诗《采莲赋》 ,多少年来一直被中学教材删去 ,时至近两年才“解冻”。这首“解冻”的情诗在《荷塘月色》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章节。有了它文章才能完整地表达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有了它才能体现全文在艺术上的尽善尽美。而追求理想世界和艺术上的完美恰是《荷塘月色》的绝唱。你看那淡淡的月光下 ,像牛乳洗过一般的田田的荷叶 ,星星点点的荷花 ,四溢的荷香 ,微风吹过闪电般荷叶上的波痕 ,是那样的优美和恰到好处。但那毕竟只是恬静的自然世界 ,还不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  相似文献   

18.
周大山 《现代语文》2006,(8):40-40,3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首篇《关睢》到作为旧时代最后一人亦即新时代第一人的龚自珍的《浪淘沙》,爱情这根红线连缀起几千年的历史。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吟哦到“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叹,你又可充分体会到李清照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情愁。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爱情似涓涓细流,生生不息。凡它所经之地,留下的不仅是缠绵缱绻、刻骨铭心,还有那梦绕魂萦的相思之苦。但凡有旷夫就会有怨女,有游子就会有思妇,有魂牵梦绕的相思,就会有缠绵悱恻的诗篇。欣赏这些诗篇,令你感动的不仅仅是那份热烈、深沉的感情,更有那洋溢其中的绵绵相思,幽幽愁丝让你“沉醉不知归路”。  相似文献   

19.
法国著名作家莫里哀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她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含必修与选修)的课文中有不少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氓》《孔雀东南飞》《声声慢》《〈边城〉节选》《(雷雨)节选》《雨霖铃》《长恨歌》《一剪梅》《娜塔莎》《当你老了》《神女峰》等。  相似文献   

20.
《文赋》与《诗品》中的物感说主要立足于人本身,不同于前代物感理论将其落脚在社会层面。《文赋》把自然景物纳入“物感”的范畴,而《诗品》又补充了个人遭遇这一方面,丰富了“物”的内涵,并且更加强调“怨”情对诗人的感发作用。《诗品》之所以形成自身独特的物感说或源于南朝重情诗风的影响和钟嵘对三晋法家的学术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